|
本帖最后由 门球狂人A 于 2011-11-5 18:19 编辑
海南体育旅游研究 作者 清清<门球>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并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海南拥有丰富的各种体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大众体育的开展及海南体育旅游的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凸现,即时的调整开发策略和原则是必要的,对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和体育旅游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意见.
关键词:体育旅游;海南;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生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市场与需求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突出个性的各种“特色旅游”逐渐兴起.体育旅游便是其中发展最迅速、总体前景也较好的一种,它在世界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1.体育旅游的概述
体育旅游的概念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空前的发展,人类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增多了闲暇时间,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大大改善.同时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与营养过剩,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危险,各种“现代文明病”逐渐产生.因此,人们越来越看重健康,于是回归自然的体育旅游应运而生.目前,关于体育旅游的定义众说不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说法.综合各家之说,笔者认为: “体育旅游,可广义地概括为旅游者在旅游中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韩鲁安等《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是旅游科学与体育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领域.
2 体育旅游的内容.体育旅游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从体育旅游资源角度分析,可把体育旅游分为4种类型
度假型:包括从事丰富多彩的水上体育活动项目,如门球、海水浴、划船、滑水、游泳、垂钓、潜水、帆板、冲浪、跳水、摩托艇等;在山岳地区进行的登山、攀岩、狩猎、滑雪、滑冰、滑草等;在一些自然条件差的地方,通过人工建造体育设施,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馆)、封闭式体育馆、体育运动学校等进行的体育活动.娱
游乐休闲型:主要指观赏而不直接参与的内容,如大批国内外旅游者前往观赏奥运会、世界杯、地区性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
观光型:指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探访观光其多种相关的表现形式,如建筑、雕塑、摄影、绘画等艺术展览和表演活动.希腊奥林匹亚的宙斯庙,意大利科洛塞奥竞技场,德国墨尼黑体育中心,米龙两千多年前创造的《掷铁饼者》,北京亚运村等现代宏大的体育建筑,以及每届奥运会都举办的各类艺术展览和表演活动都吸引许多旅游者前去探访、观光.
民俗型:指了解地方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观赏或参加特色体育活动,如赛龙舟、赛马、斗牛、叼羊、射箭、摔跤、拔河、姑娘追、风筝节、火把节、古尔邦节、那达慕等,都能给旅游者独特的体验与享受.
3体育旅游的特点
第一,享受性.体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的消遣,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手段,这种活动是现代人的文化消费,也是在追求精神和物质享受.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大众体育蓬勃开展,不仅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第二,健康性.现代社会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以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精神压力过大、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为诱因产生的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和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严峻的现实改变不了人们的健康观念,积极预防代替了有病求医的传统观念.一场全新概念的健康促进运动,体育旅游渐渐成为时尚.第三,剌激性.所谓剌激,指体育旅游者从未见过、听过或经历过,即标新立异又使人特别兴奋或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如登山、滑雪、大江大河漂流、火山口探险、观赏猛兽的出没、狩猎等.这些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旅游者能够在这种风险中寻求富有剌激性的欢乐.
4海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第一,连好的地理环境. 地处热带,位于东经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纬18度10分,-20度10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25°C,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长夏无冬。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全岛面积约为3.4万平方公里. 海南岛海岸线长达1617.8千米,沿岸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18个。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65万平方千米,水温适中,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和各种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旅游的观光美景.
第二,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探险和潜水体育旅游资源.
包括有惊时穿激流越险滩的激情澎湃万泉河漂流系列,五指山攀岩, 温暖的气候、优质的海水、多姿多彩的珊瑚、各种热带鱼和其他海底动植物,使海南三亚大东海,亚龙湾,蜘五洲岛潜水活动的最佳之处。海南中部为山岭地带,是热带雨林、季雨林组成的原始森林区。海南的五大热带森林区分别是五指山林区、坝王岭林区、尖峰岭林区、吊罗山林区和黎母山林区。海南热带天然林面积广大,达58.73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7.3%,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因地理条件而垂直分布,至上而下有山顶矮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针叶林、红树林等。热带天然林的主要特征是林木高大,茂密常绿,物种繁多,树龄差异大,林分结构复杂,为定向运动和野外生存,悬崖速降等极限运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海滨体育旅游资源
.海南岛海岸线长达1617.8千米.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海岸6.65万平方千米,水温常年适中.以三亚大东海,亚龙湾,海口假日海滩,文场东胶清栏等很多海边浴场. 以海水浴、海上运动、沙滩运动、海岸滑沙等为主,形成系列化的项目.
高尔夫体育旅游资源
海南省各地市已建有多处不同规模的高尔夫球场或度假区,吸引着一大批旅游者. 亚龙湾高尔夫球场, 南丽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博鳌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等九家高尔夫球会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软硬件服务吸引着全国及全世界尤其是亚洲高尔夫爱好者.
体育训练基地及场馆体育旅游资源.
海南以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和越来越完善的服务逐渐成为中国足球的训练基地,中国国家男子和女子足球队多次在海南集训,甲A及亚洲周遍国家的职业队的训练基地不少都进驻海南海口桂林洋,琼海博鏊,三亚亚龙湾等足球基地.由此产生了强劲的旅游吸引物,成为媒体和足球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鳌海城国际体育旅游区的修建,将以高规格足球训练基地为起点,建起集体育训练、体育教育、体育休闲、体育观光、生态度假、生态房地产为一体的综合国际体育城。建成后的国际体育城,将为国内足球、网球、篮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俱乐部提供全天候训练基地;还将为群众参与性的休闲体育提供培训机会、运动场所,包括陆上的越野车、山地车、射击、射箭,海上的潜水、拖伞、水上飞机、帆板、帆船,还有民间竞技体育等,并与已经渐成规模的琼海万泉河漂流、探险、高尔夫等项目互动,令海南旅游资源与体育休闲完美结合。
第三, 具有显著区位优势,利于体育旅游市场的开拓.海南地处中国南海,北部是中国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香港和澳门,广东,东部是经济发达的台湾和国家日本和韩国.海南海口和三亚航权的开放,更多国际航线将开放.越海大桥的建成将大大方便了大陆内地游客的涌入.
5.中国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和特点.
(1)在余暇时间选择主要活动内容选择体育娱乐、旅游的人数比率均超过50%。这说明2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小康的我国居民已不再满足于家用电器、美食这样的物质消费,而文化娱乐、运动健身、体育旅游等已上升为人们新的消费需求。
(2) 体育旅游消费人口的年龄特征:表现为两头窄,中的现象。体育旅游消费人口文化程度特点表现为:近九成集中在高中、大学文化程度上。体育旅游消费人口的职业特点:工薪阶层和学生所占的人口数比重最大,二者合计占84.84%。体育旅游消费人口家庭结构特点:三口之家的人数居多,占53%;其次是两口之家,占32%。四口以上的家庭参加体育旅游的人数较少。
(3)结论:我国体育旅游方兴未艾; 外出参加体育旅游的人数最多;经济收入与参加体育旅游消费成正比; 我国居民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观赏各类体育比赛和表演,以及旅游期间参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我国居民体育旅游花费的总体水平不高,尤其体育专门性消费较低;影响我国居民未能参加体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不足及缺乏余暇时间。
5针对以上论述:海南体育旅游开发原则研究.
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原则-------达到健身,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是从体育旅游的最基本属性出发的.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片面追求奇,怪,挑战,或者违背社会道德的开发都是不可行的.(…….)
体育旅游市场评价原则------体育旅游开发是把体育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业的技术过程,根本上是要获得经济利益.所以体育旅游开发应遵循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不能脱离现实市场. 旅游体育市场调研———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体育旅游产品设计———项目建设———体育旅游设施配套———体育旅游产品形成.任何脱离这一过程盲目开发(尽管可能开发条件很好)都是危险的不科学的. 体育旅游开发必须进行产业投资机会分析、体育旅游市场调研与策略研究、体育旅游供给与需求研究及体育旅游效益评价.
体育旅游开发的区位论原则------体育旅游开发,其实质是体育旅游及其各产业部门在一定地域的布局、配置过程,本身就是区位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体育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地域进行,有哪些区位优势,面向怎样的客源地,开发地(接待地)与客源地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开发地可达性如何.其目的是为了体育旅游活动确定最有利的场所.不应该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脱离本地实际. 譬如:在海滨地带建立“海洋公园”,游人能在较小的范围、较短的时间内,观赏到海洋中各种鱼类,到大海中去“探险”,参加各种水中体育和游乐项目;在森林中建立森林旅游城,可徒步野营在一定范围内看到典型的森林植物和动物,在湖泊中游泳和划船,或登高远望,万般胜景,尽收眼底.根据海南各地体育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我们可以对各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开发,如下表:
资源和区位条件 相应的市场行为结构 发展类型 代表地
体育旅游资源丰富 区位条件优良发展一定的为专项服务,提高服务级别,分档次安排以交通,住宿,饮食,门票,为主的有限体育消费,并以勾物和娱乐旅游为主的旅游弹性消费比例提高观光型体育旅游体育旅游 休闲游乐体育旅游 三亚万宁
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丰富 区位条件不佳改善旅游接待服务措施,提高娱乐,购物旅游比例加强宣传 改善交通民俗型体育旅游 五指山文昌
体育旅游资源欠缺 区位条件优良 增建相应人工景点丰富旅游活动行为结构 增加旅游吸引力 观光型体育旅游 度假型 海口
体育旅游资源欠缺 区位条件不佳 改善风景资源 增加娱乐旅游内容改善交通状况 增加旅游策划的创意. 休闲游乐体育旅游 为主 那大乐东
6.开发海南旅游的几点策略.
(1)加强宣传,推广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是一种专项旅游。由于我国发展体育旅游较晚,体育旅游还没有深入人心,对这一产品比较陌生。因此,旅游界必须加强宣传,通过舆论导向来促使人们逐步认识这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将人们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从目前潜意识状态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使其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独立的旅游产品来对待。例如,海南旅游局从2001年开始推出了“海南欢乐节”的主题活动,这是推广体育旅游的重要举措。
(2)打好生态健康岛牌.
海南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之一,生态环境保护的很好,自然风光美丽,海口和三亚均被列为世界上最适宜人生活的城市.在去年SARS横行的时候,海南擦肩而过的“非典”疫情,虽令岛内上述支柱产业一时遭到重创,却又使这个风景秀丽的“生态健康岛”声名鹊起。健康正是体育旅游消费者所追求的.所以,我们在保护好健康岛的同时也要打好健康岛这张牌.
(4)发掘体育旅游资源,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海南省一直是薄弱环节,许多旅游区面临着经营的困惑,光靠“椰风海韵”和“新鲜空气”已不能将旅游产品更好地“卖出去”。而另一方面,海南旅游区又具有先天的一些优势,一般依山傍海,风景优美,规模和配套设施比较健全,非常适合体育运动的开展的体育赛事的举行。发展体育旅游应该成为旅游区发展的新思路,做好“体育旅游”这块蛋糕,既是旅游者的需要,也是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发体育旅游要立足地方特色,充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创造新的体育项目来吸引游客,推出与体育相关的专项旅游。例如,推出攀岩、潜水、森林探险、自行车旅游、漂流等项目,吸引海外青年客源层和专项旅游爱好者;针对老年人则可推出老年长跑、太极拳表演等以健身为目的的项目。同时,可以举办体育旅游节庆活动,以充分发挥吸引或招徕旅游者的作用。如泰山国际登山节、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黑龙江滑雪节等传统的体育旅游项目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
(5)加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指导有关部门应紧密配合,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做出可行性的发展规划,使之既能满足体育旅游发展的需求,又不会造成社会巨大浪费。例如,高尔夫球运动是“贵族运动”,在我国,尽管有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前往打高尔夫球的还是少数人。因此,对建高尔夫球场必须进行规划,严格控制。否则,将会造成土地资源和资金的浪费。现在海南的高尔夫求的密度已经居全国前列.
(6) 提高竞技水平,承办高水平体育比赛承办高水平体育比赛不但可以提高竞技水平,从旅游经济角度考虑,更可以形成一个以竞赛观赏旅游为核心,外延至各项旅游服务的庞大竞赛体系,从而获得巨大经济收益。虽然我们承办了横渡琼洲海峡大赛,但其影响力量里太小.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入境旅游者为30万人,旅游收入达30多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旅游收入达到36亿美元。另据高盛亚洲公司预测:奥运期间,中国的旅游收入将达到50亿美元,由于奥运会直接增加的旅游收入为1500亿人民币。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为例,据NIER(澳大利亚国家经济和工业研究院)统计:所有旅客中有47%是朝着澳网来的,外国游客中31%表示,如果没有澳网就不会去维多利亚州,其中21.4%的游客是每年来专门观看澳网的,而澳网为澳大利亚带来2亿美元的收入。由于高水平体育比赛对体育旅游的巨大促进作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田径锦标赛、汽车拉力赛等国际大赛也成为各个国家争相举办的对象。因此,在开发体育旅游的同时,增强大众的体育意识,提高竞技水平,承办高水平体育比赛,使体育旅游与体育竞赛完美结合,达到促进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7)结合其他旅游,形成复式开发随着旅游者体育意识增强,对其他旅游的附属体育设施提出要求。因此,结合其他旅游目的地,加强其体育设施建设,规范体育服务市场,扩大体育健身市场,使旅游者在度假休闲中,身心得到满足。可结合其他旅游节、博览会、洽淡会等形式,如青岛啤酒节的沙滩足球赛,钱塘江观潮节的高尔夫邀请赛,黑龙江冰雪节的滑雪比赛等,使体育与旅游密切结合,做到节中有体,游中有健,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7.海南体育旅游发展中特别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问题. 体育旅游本身是旅游者以参加或观赏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主要目的的,除了观赏性,参与性也是体育生态游、竞技游、健身游等体育旅游形式的主要特征,因而体育旅游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更强,体育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是体育旅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水体污染.据统计,一个高尔夫球场每天的用水量可满足大约1000人需要,而且每年要用2吨的化学制品.这些化学制品中,有10%~20%会被草木吸收,30%~40%会进入空气,然而另有50%~60%更可怕,它们不仅会进入河流污染其它水资源,又会造成饮用水污染.同样一些水上旅游项目如摩托艇、水上飞机的排泄物及游泳池中的化学制品等都会对水资源产生污染,破坏整个水态平衡.大量游客在海边浴场使用防晒化学物品,以及体育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不容忽视.这些污染已经是一些沙滩的档次降低.
第二,体育旅游对地质、地貌的污染和破坏. 据统计,一个高尔夫球通常需用地约100公顷球场总面积的50%~60%需保持原有自然状态,并且使临近球洞和开球区域相互间保持至少30米的距离,这两个因素使一个高尔夫球场实际占用的面积达到150公顷.而一个高尔夫球场通常建在山脚下或高原上,修建过程中,当地的林木必定受到部分或全部破坏.另外一些体育旅游的辅助设施的修建(旅馆、道路、娱乐设施等),使得简单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代替复杂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体育旅游资源难以承受体育旅游者所带来的污水、垃圾等环境污染.
第三,人为.缺少体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政策导向在制定体育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发展政策时,没有充分考虑体育旅游资源的生态问题,过分相信“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是非耗竭性资源,不必考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类观点指导下,各地体育旅游资源在加大开发时却缺乏资源生态的配套保护措施,在旅游核算时只考虑投入成本而忽视生态环境退化的保护成本.
安全问题: 体育旅游是一种紧张、刺激、参与性较强的休闲活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在成熟的体育旅游市场,从业人员、基础设施基本齐备,相关管理条例较为全面,能够对安全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一些颇受体育旅游者欢迎的、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参与型、探险型等特殊体育旅游项目(如蹦极、漂流、空中运动、潜水运动等)迅速兴起,但由于目前管理法规、措施相对经营的滞后(虽已出台类似《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但尚无完整、系统的管理办法)和部分地方和企业的急功近利行为,导致一些新兴体育旅游项目尚未及时纳入安全管理范畴,体育旅游事故时有发生.而且, 蹦极、漂流、空中运动、潜水运动等市场没有实行准入制度.专业水平不够.不完全统计,三亚春节黄金周7天,因为水上运动和空中运动发生事故多达14起,其中死亡1人,受伤6人.
问题对策:
安全问题:必须对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标准,保证交通工具、体育旅游的参与用具的安全,对体育旅游的导游员及相关人员提出更高要求,确保旅游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体育旅游安全的有效监督与控制,避免体育旅游事故发生。蹦极、漂流、空中运动、潜水运动等领域进行市场准入制度,工作人员实行资格持证上岗.
保持体育旅游生态的对策,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相统一,把体育旅游的生态环境问题纳入社会经济政策、规划、管理之中,使体育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与体育旅游经济的一体化在综合决策中得以体现. 合理规划、开发,保护体育资源的价值有序地对体育旅游功能区域进行规划,按功能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合理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不盲目一哄而起,不在生态资源脆弱区域或重点保护区域进行开发加强体育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法律、法规建设同步进行,. 进行依法治理.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提高体育旅游生态的科技含量实施科技保护,科技振兴的体育旅游战略,使体育旅游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化,提高体育旅游的科技含金量.培养体育旅游专门人才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精环保的体育旅游专门人才是关键.体育旅游的生态应自始至终得到良性发展,保持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预防先发展、后治理、再保护的尴尬境界.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体育生态、文明旅游提高体育旅游环保意识,规范游人的旅游行为,提倡生态旅游.加强当地居民、服务人员的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体育旅游资源的自觉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