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门球狂人

(连载 门球故事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1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姚 见老先生说的好“知其妙者得其乐,得其乐者持其久,持其久者益其寿”我斗胆在前边给加上了一句:“入其门者知其妙”。
      这几句话讲得多么经典呀!!!讲到精髓里边了!!! 12af9624194g215备用帖子.jpg
发表于 2012-1-18 11: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的文章,实在好啊!耐人寻味,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有意思。我收藏了。谢谢狂人老师的连载呀! 12ad8c516f2g214beiyongtiezi.jpg 我会一篇一篇的细读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4: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其门者知其妙,知其妙者得其乐,得其乐者持其久,持其久者益其寿。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2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篇      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

                                            (之九    练,要重意识)

            老李:老张啊,上次咱们聊的关于球场各种陋习的问题,这几天我和一些老同志随便扯了扯,发现大部分人都反对、讨厌这些不正的球风,主张按《规则》好好地打。但是往往碍于面子,见有人搞小动作都不愿意说、不愿意管。

            老张:这就叫正不压邪。各种陋习已形成了一种风气,久而久之大家都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了。再按正规的一套来反而觉得别扭、不适应了!所以说,革除陋习任重道远。必须上下一齐抓,每个人都要自觉地从我做起,从每一杆球做起,从一击一闪做起才行!

            老李:我还有个问题,比如有一个人一杆球没打好,旁边有的老同志总是说:“你都打好几年球了,怎么连一点儿球意识都没有哇?!”。这个“球意识”指的是什么?

            老张:球意识,是大家习惯使用的一种通俗说法。其实就是指的——门球战术意识。既然你说到这儿了,那咱们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它也是训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练,要重意识。就是在练习基础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战术意识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养成。

              门球的技术和战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比赛中没有单纯的技术,也不会有单纯的战术,它们两个总是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你平时练球,从二门擦向三门,或由三门擦向二门,这叫什么?这叫擦边技术。但我再问你一句:为什么要练擦边?

            老李:那是因为对方在二(三)门前有球,我要擦过去把他吃掉!

            老张:对!关键就在于你所说的“要过去”、“要吃掉”。这不就是擦边奔袭战术吗?比赛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一杆“唰!”——擦过去了,打掉了对方的关键球,甚至把他清场了,不就为最终获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吗!

            老李:噢——我明白了。你是说在练习基本功的时侯,不能就技术练技术,要带着战术背景,要想到这项技术在赛场上怎么用,能起到什么作用。

            老张:对,就是这个意思。俗话说:走一步看三步。有的人更形象地说:吃着碗儿里的,看着盆儿里的,惦记着锅里的!凡是上场参赛的队员,如果他只看见、只盯着眼前的一个球,教练说一句他打一杆,自己不动脑子,不能根据教练员的指令,结合场上情况、自身技能,机动灵活,扬长避短地创造最佳战绩,这样的队员充其量只能说他是一个“机器人”。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战术意识。做为一名竞技型的门球队员,必须有着非常强烈鲜明、非常坚实牢固的门球战术意识。这是竞技球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球队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李:那究竟什么叫战术意识?你给下个定义吧。

            老张:下定义咱不敢说,也没那个资格。根据我个人的体验应该说:战术意识,是指参赛队员遵循教练员的总体指挥意图,依据赛场双方态势、自身素质,主观能动进行并贯穿于比赛全程的一种实时、准确、缜密、周全的思维活动。你要注意其中的三点:一是要遵循教练员的总体指挥意图;二是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三是这种思维活动是主观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

             讲的通俗一点儿就是:击球员在参加比赛时,要全身心地投入;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和分析场上双方态势;根据教练的指令正确领会指挥意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应变,扬长避短,力争在杆球时创造最佳战绩,取得最佳战果。说它是一种贯穿于比赛全程的思维活动,意思是说:比赛的自始至终,你的脑子都不能闲着。随时随地都在观察、分析、判断、抉择并依此支配着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击一闪。当别人上场击球时,你为待杆队员,同样不能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总之一句话,30分钟里,你是一直在看、在想、在琢磨、在预测、在判断、在验证……。

             战术意识是一种存在于击球员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思维过程。表面上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却直接支配并具体体现在击球员所有行为中,是一种思维的指导、引领,是一种无形的机制、命令。对于技战术手段的选择、组合、运用及最终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李:看来这是个累活儿。一场球从头到尾脑瓜子一刻也不能闲着。就跟咱们这些老同志帮儿女带孙子似的,你说有什么累活儿?可一天下来总觉得比干重体力活儿还要累!什么原因?你老得把心提到嗓子眼儿,看着这个,想着那个,防着另一个,就怕万一有个闪失……。老是这么紧绷着一根弦儿,你说能不累吗?!照你这么说,当一名竞技型的门球队员也不太容易啊!

            老张:这和你说的带孙辈有些相似之处,但不完全是一码事。门球战术意识是在训练、比赛的实践中逐步培养树立起来的。有一个灌输、引导、学习探讨、实践检验、由浅入深、由淡到浓、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过程。

            老李:我看,要是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和概括门球战术意识,那就是——操心!人人操心,全程操心!比赛时怎么打,不是教练一个人的事,大伙儿都要想,都要操这个心才行。当然不能七嘴八舌、多头指挥。我是说比赛中每一杆球应不应该打、怎么打、打哪个、打好了如何、打坏了怎么办?大家都要关心、都要用心琢磨。只有这样全队才能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得最理想的成绩。

            老张:老李你说的对,大伙儿都要操这个心。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比赛实践,长期相互磨合,大家就能逐步达成战术意识趣同。也就是遇到一个情况,大家能有相似、比较接近的分析判断。到了那个时候、那个阶段,一个眼色,一个手势,不用多说,相互之间就心知肚明、心领神会、承前启后、默契配合。那才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处无声胜有声!

             什么叫“训练有素”?前提条件是长期认真、刻苦、正规、严格的训练。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提高了,球队的整体素质、综合实力自然就上来了。无论技术、战术,心理状态,战术意识,团队精神……样样过硬,这样的球队才称得上训练有素。

            老李:你给我具体说说,门球战术意识都包括哪些内容。

            老张:门球战术意识内容繁多,涵概宽泛。比如:攻防兼备,连号结组,据隘扼要,接应造势,整体运作,多杆争优,重点打击,依托边角,夺门抢分,严盯主力,巧用时间,王牌控局,顺逆兼顾,熟悉场地……等等,都是门球队员应该树立的战术意识。

             今天咱们不说每一个具体的题目。因为内容太多太庞杂,有的相互之间还有些交叉重复。为了便于大家记忆和掌握,我已经把门球战术意识的有关内容做了综合归纳,主要是以下这五种——术位意识,边角意识,王球意识,时分意识和自助意识。以后有机会咱们专门再谈。今天咱俩谈的主要是强调在练球的过程中要注重战术意识的培养。防止就技术练技术,形成技术战术脱节、两张皮。

            老李:行,我等着你具体讲这五种战术意识。那你给我先说说到底在练球时怎么注重战术意识的培养吧。

            老张:要在训练中注重战术意识的培养,首先就是要求你心里始终惦记着、想着这件事,要琢磨这件事。要把它做为一项训练任务,一项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贯穿到你练球的全过程。前边咱们说过,练,要用脑子,那是就技术层面而言。现在是要在它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项任务、一项内容、一个要求:不仅要考虑纯技术的问题,同时还要把技术和战术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同时同步进行训练,同时同步得到提高。这才叫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具体地说,个人在练球时应当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   是什么?你所练习的是一项什么技术?比如:擦边,闪带,制位,轻粘,造双,远攻……等,先弄清定义。应该怎么操作?它的动作要领、技术要求是什么?影响这项技术质量的关键在哪儿?要注意防止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把类似的问题先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要琢磨透了再打,不要轻易起杆!决不能拿起杆来随随便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梆!”的就是一家伙!

               第二、   为什么?我为什么要练这项技术?这就涉及到了战术,联系到了实战和比赛。也就是说,你要琢磨这项技术在实战中的地位、作用、威力、重要性。就象前边咱们说的,练擦边球,你必须想到目的是要——擦过去、打掉对方的球!用部队训练中的语言就是要“带着敌情练兵”!这样做,练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这叫有备而练。

               第三、   怎么样?这项技术运用到赛场上,应当如何择时、择势、择机、择地、择人;运用得当、成功了是一种什么局面;接下来应当怎么做?运用失当、受挫或失误了又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应当如何补救?怎么做才能提高效率,确保成功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这些问题都揉和、穿插到训练中去,就叫做练为实战。

             只有按照这样一种基本思路去想、去练、去反复实践,才能做到技能技巧和战术意识同步增长、同步提高。

             如果是做为一个球队的集体训练,教练员在培养提高队员的战术意识上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十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象咱们刚才说的,每名队员都要做到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学习锻炼,实践提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观察、分析、判断、预测、实践、检验、归纳总结,相互切磋、探讨……。另一方面,教练员要通过正面灌输、讲解、传授、示范,启发队员思维,大胆实践,反复摸索,还要有意识地设置各种情况,利用研练场景,诱导启发队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简后繁地积极探索,各抒己见,开展争鸣,并适时做好深入阐述,扼要点拨,画龙点睛,总结提高。让大家从理论层面上获得收益,得到提升。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结合,一互动,球队的训练定会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好了,关于门球战术意识的问题咱们说的不少了。但是能不能把它交代清楚,让你听明白,我可不敢保证。门球运动中有许多东西是很难用语言做出清晰准确地表达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心领神会。而心领神会的前提条件是摸杆、上场、打门球,长期实践,用心体会,深入悟道,领会真谛!

             总之,门球战术意识是一种自然萌发、主观能动的思维活动。其整个过程是一种触景生情,循序应变的自然的、理性的运作,绝不是在人为外力——旁敲侧击、现场定制、生硬强调、临机灌注、逐项指引、一一点拨等作用下的一种被动应付、机械模仿或格式化的履行程序。一句话,门球战术意识是一种自发、自觉、自主、自动的思维活动,是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潜在意识、潜在能量,是一种有着巨大威力的无形的战斗力!

发表于 2012-4-10 2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7: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篇    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
                               (之十   练,要善创新)
         

           老李:老张,今天咱们该聊一聊练球的最后一个问题了吧?
           老张:对。前边咱们谈了有关练球的9个问题,分别是——⑴、练,要用脑子;⑵、练,要肯吃苦;⑶、练,要经常化;⑷、练,要抓弱项;⑸、练,要有计划;⑹、练,要有检验;⑺、练,要破常规;⑻、练,要弃陋习;⑼、练,要重意识。今天咱们就谈最后一个问题:练,要善创新。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门球的技战术不会、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回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门球运动刚刚传入我们国家的时候,开始大家都不怎么会打,也谈不上什么战术。一、两米的球能打上就不错了。当时的二门占位球很难到位,就是形成“二虎把门”一边一个,甚至门前堆上几个球,后续的球既打不上也过不了门。因为那是初期,大家都还不熟悉、不适应。
            后来随着老同志们打球热情的提高,加上认真练习,很快技术水平就上来了,战术方面的名堂也逐渐多起来了。你看,现在的角度分球,擦、越顶球,上下旋球,自助餐球,以及各种高难度的技巧球,不都是在最初简单的直接撞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
           老李:象我们这些新手,基本功还没掌握好,还谈什么创新呀?!
           老张:话不能这么说。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心”和“用心”。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努力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用心人”。这个问题不分新老,无论是谁,只要你的功夫真正下到了,在训练、比赛中真正用了脑子,勤思考、多琢磨,不管事情大小,你真的钻进去,走出来,摸到了规律,抓住了特点,充分发挥、施展了你的悟性,就能在一些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关键问题上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你的不懈努力、反复实践,把它解决了,就是一种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尊重科学,勇于实践,敢想敢干。不能总是走别人走过的路,总是在那嚼别人嚼过的谟。
           老李:你的意思是说:头脑里不能有太多的框框,要勇于突破,敢于打破常规。
           老张:说的对!老李你看,现在咱们使用的斜面槌头,以前见过吗?不要说你,连我们这些老手也没想到。这就是门球器材装备方面的发展和创新。许多高难度的技巧球,使用我们常用的圆柱型平面槌头根本不可能打出来,可使用斜面槌头就行。比如缩杆球,这是台球中的一种打法。用斜面槌头瞄准自球的中下部位,采用“顿打”的手法,自球虽然向前滚动,但实际产生的确是一种顺时针的、与前进方向截然相反的逆向旋转。所以碰撞他球后自球会沿原路返回,这就是“回缩”——缩杆球。利用这个原理、这个独特的功能,就能把位于门后的他球“掏打”到门前来,再闪送过门得分。也可以从门后“掏打”门前的他球,然后自球再沿原路返回到门后,形成一种特殊的双杆球。使用“缩杆球”的打法,原来许多不好打、不能打,不好过门,不能过门的球就都可以先通过“缩杆”调位,变成好打、能打、好过门、能过门了。
            以前顶撞对方靠近边线的球,大多是“梆!”的一杆同归于尽。现在使用斜面槌头,哪怕你的球正好压边线,我也能轻易把你顶出界,让我的球停在原地、留在界内。
            再就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双杆球,打靠近边线的双杆球,过去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现在都可以打出来。这就是门球器材装备发展、创新,带动和促进了技术、技能、技法、技巧、技艺的发展创新。当然,这些创新都是经过千百万次的反复实践、总结提高而得来的。门球技战术以及装备器材的创新一点也离不开实践,她的最终成果只能产生在球场上。
            门球战术也是一样,原来就是简单的一门留球,二门占位,后来人们远射攻击的技能提高了,二门占位的球往往被对方“拔钉子”,所以就逐渐有了二层占位,三门阻击和四角战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既是发展变化的,又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技战术,无论哪一项都有其突出的优点,也有其比较明显的不足。如果你能把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分析透彻,认识清楚,并努力扩大和彰显其长,降低和缩小其短,做到扬长避短,那就是一种创新。
            要记住:门球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她的奥妙无穷!也就是咱们第一次所谈的:门球虽小,奥妙不少;学无止境,全凭自觉!门球运动就是越琢磨名堂越多,越是深钻越感到奥妙无穷。所以我们这些小学生,一定要老老实实地认真学习,解放思想地大胆创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