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孟凡银

高分单球绘图标识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6 2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82:}
发表于 2011-10-27 09: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创意,在实践中完善吧!
发表于 2011-10-27 1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看就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8: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网友支持,这个问题虽小,但要统一解决才行,不能各行其事,只有耐心等待。
发表于 2011-10-31 20: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82:}
发表于 2011-11-1 0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1-11-1 0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1-11-1 07:55 编辑
木木夕 发表于 2011-10-31 20:09


第6期《门球之苑》的“贵宾席”法,就很好,根本不必改变或增加模具。就是撞柱球(原模具)一个放界外,另一个也是用原模具标注,放到该放的位置。很清楚,也简便。
发表于 2011-11-1 0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林静风闲老师的看法:
“战术图中没有标注某号球撞柱数的必要,这会使战术图变得更为凌乱“;“另外,表示杆次(例如<12>)的数字两边的尖括号应该去掉”。

       表示撞柱次数可另找方法。我赞成胡杨老师在2011《门球之苑》第6期“请您选择”一文中方案之一。
发表于 2011-11-1 1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 发表于 2011-11-1 07:54
第6期《门球之苑》的“贵宾席”法,就很好,根本不必改变或增加模具。就是撞柱球(原模具)一个放界外, ...

谢谢军旗老师!
发表于 2011-11-1 17: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11-11-1 17:25 编辑
木木夕 发表于 2011-11-1 11:07
谢谢军旗老师!


                                    
        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此前,应读者朋友要求,菜鸟门诊栏目刚刚介绍完门球战术图的绘制方法,不料情况发生了变化,2011新规则规定了得分不封顶,每个单球得分可能高达10多分,绘制门球战术图时如何应对这种新的变化呢?我设计如下了两套方案,征求您的意见和建议。
        1、您认为下列哪个方案更合理?
        2、您能否设计出一个更完美的方案?
      来信请寄《门球之苑》编辑部并注明“制图方案”。
      谢谢您的参与!
      方案之一: “贵宾室”显分法。
      这种方案是在沿用原方法的基础上,在场地外专门开辟一个“贵宾室”,用来放置已经撞柱得分的球,其目的是显示得分。如图1
如何应对图1.jpg

        这副门球战术图不同以往之处在于场地一线外有一个长方形方格,就是所谓的“贵宾室”,已经两次撞柱的①球、第一次撞柱的④、⑦两球,在方格内“贵宾”般地“坐享其成”(因为他们只是表示得分情况,并不参与比赛),我们在看图之前,先要看看“贵宾室”内的球,再结合场上各球的形态,便能知道每个球的得分和比赛的实况。
       不难发现,除了增加一个“贵宾室”,绘制出的战术图和上次绘制出的图并无区别,绘制过程自然不会改变。
       方案之二:表明“身份”法。
       这一方案是标识出每一个参赛球的得分。
       新规则实施前,场上参赛球有五种情况:未进场的球、通过一门的球、通过二门的球、通过三门的球和撞柱球。如图2
             如何应对图2.jpg
       因为有了得分不封顶,单球得分没有了限制,要把可能有的情况都估计在内,每个球除了上述5种不同的标识,还需要有多种不同的标识,即6分球、7分球、8分球、10分球、11分球、12分球、13分球、15分球……
       新增加的标识初步设计如图3
       如何应对绘图3.jpg
       如果用新的标识标识上述战术图,则变为(见图4):
       如何应对图4vsd.jpg
       用方案二绘制出的战术图,各球得分情况清楚地显示在球号上,绘图的方法和效果也完全和过去相同。
       我们共同分析这两种制图方案的利弊。
       方案一的优点是绘图标识未做任何改变,无论是看图和绘图,其形式和效果没有任何改变。
       方案一的不足是撞柱球的得分“单列”,从图中不能直接读出。
       方案二的优点是能直接读出每个单球的得分情况。
       方案二的不足是要增加不止8种的新标识,这样,每个单球的标识最少要达到13种。此前我们学习过电脑制图,知道制图需要模具,过去单球形状模具为5个,10个球共50个,现在单球变成了13个,10个球共需130个,这么多的标识给制图、看图带来很大的不便,你一定要记住各种不同标识的含义,才能使用它、读懂它。这是其一。其二,战术图的功能是反应比赛实况,即撞击、过门、撞柱等情形,这一过程的与各球此前的得分没有多大关系。比如图1中的④球,尽管它已经有过撞柱的经历,但是我们观看的依然只是它继续进一门和进二门等情形。 从这一角度分析,用方案二绘制的战术图看起来反而不方便。
       世间所有事物,难有两全,哪种方案更适合读者,我们想听听您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您有更好的设计方案,也望不吝赐教。
发表于 2011-11-1 18: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胡杨老师探讨:
我看好方案一,因为看场上形势图以清晰明了为好。方案一这一点做得好,优于方案二和方案三。但是对方案一,我提一点建议,即对“场地一线外有一个长方形方格,就是所谓的“贵宾室”,已经两次撞柱的①球、第一次撞柱的④、⑦两球,在方格内“贵宾”般地“坐享其成”。”文中“贵宾室”的提法
我以为有不妥之处,因为既然叫“贵宾室”,即意味着①球坐在“贵宾室”里,而实际上①球是在场上并没坐在贵宾室。如果将“贵宾室”改为“光荣榜”我以为会更贴切些,因为场上①球有他的位置,但他的身份与众不同,他上光荣榜了。小小的建议不知妥否,谨供参考。
发表于 2011-11-1 18: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制作战术图,但根据胡杨老师的描述,我认为第一种方案读起来方便。
发表于 2011-11-1 18: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1-10-26 22:33
  我觉得战术图中没有标注某号球撞柱数的必要,这会使战术图变得更为凌乱。球体上标注过一门、二门、三门 ...

顶,王老师的设想更醒目。
发表于 2011-11-1 19: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1-11-1 17:19
请 您 选 择         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此前,应读 ...

方案1很好;方案2很好,切不可用方案2,太麻烦了。
发表于 2011-11-1 19: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胡杨老师提出方案“请您选择”!
我选择方案一。在战术图内标撞柱数只会添乱。放在图框外面,有利心算得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