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11-11-1 17:25 编辑
木木夕 发表于 2011-11-1 11:07 
谢谢军旗老师!
请 您 选 择 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此前,应读者朋友要求,菜鸟门诊栏目刚刚介绍完门球战术图的绘制方法,不料情况发生了变化,2011新规则规定了得分不封顶,每个单球得分可能高达10多分,绘制门球战术图时如何应对这种新的变化呢?我设计如下了两套方案,征求您的意见和建议。 1、您认为下列哪个方案更合理? 2、您能否设计出一个更完美的方案? 来信请寄《门球之苑》编辑部并注明“制图方案”。 谢谢您的参与! 方案之一: “贵宾室”显分法。 这种方案是在沿用原方法的基础上,在场地外专门开辟一个“贵宾室”,用来放置已经撞柱得分的球,其目的是显示得分。如图1。
这副门球战术图不同以往之处在于场地一线外有一个长方形方格,就是所谓的“贵宾室”,已经两次撞柱的①球、第一次撞柱的④、⑦两球,在方格内“贵宾”般地“坐享其成”(因为他们只是表示得分情况,并不参与比赛),我们在看图之前,先要看看“贵宾室”内的球,再结合场上各球的形态,便能知道每个球的得分和比赛的实况。 不难发现,除了增加一个“贵宾室”,绘制出的战术图和上次绘制出的图并无区别,绘制过程自然不会改变。 方案之二:表明“身份”法。 这一方案是标识出每一个参赛球的得分。 新规则实施前,场上参赛球有五种情况:未进场的球、通过一门的球、通过二门的球、通过三门的球和撞柱球。如图2。 因为有了得分不封顶,单球得分没有了限制,要把可能有的情况都估计在内,每个球除了上述5种不同的标识,还需要有多种不同的标识,即6分球、7分球、8分球、10分球、11分球、12分球、13分球、15分球…… 新增加的标识初步设计如图3 如果用新的标识标识上述战术图,则变为(见图4): 用方案二绘制出的战术图,各球得分情况清楚地显示在球号上,绘图的方法和效果也完全和过去相同。 我们共同分析这两种制图方案的利弊。 方案一的优点是绘图标识未做任何改变,无论是看图和绘图,其形式和效果没有任何改变。 方案一的不足是撞柱球的得分“单列”,从图中不能直接读出。 方案二的优点是能直接读出每个单球的得分情况。 方案二的不足是要增加不止8种的新标识,这样,每个单球的标识最少要达到13种。此前我们学习过电脑制图,知道制图需要模具,过去单球形状模具为5个,10个球共50个,现在单球变成了13个,10个球共需130个,这么多的标识给制图、看图带来很大的不便,你一定要记住各种不同标识的含义,才能使用它、读懂它。这是其一。其二,战术图的功能是反应比赛实况,即撞击、过门、撞柱等情形,这一过程的与各球此前的得分没有多大关系。比如图1中的④球,尽管它已经有过撞柱的经历,但是我们观看的依然只是它继续进一门和进二门等情形。 从这一角度分析,用方案二绘制的战术图看起来反而不方便。 世间所有事物,难有两全,哪种方案更适合读者,我们想听听您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您有更好的设计方案,也望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