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战制 与 多战制
二十多年来,在门球小组单循环赛与淘汰赛中,两队(人)只对战一次,胜、败的偶然性很大,一战胜、败的结果,也不能完全反映双方的技战术水平。这一机制,制约了门球运动积极科学发展。
有人欢呼:2008年“中国门协杯”中国门球冠军赛总决赛在春城昆明举行,又杀出一批黑马,这也是门球的魅力!黑马成批腾空出世 !是喜是忧?任人评述;事实是:冠军、明星、高手淘汰在基层,纯属一战偶然;败者无扳回的机会,实在无公平可言。
2008年第四届“中国门协杯”冠军赛中,前三届有四个冠军队( 2005年的冠军 中国石油体育协会门球队, 2006年的冠军 重庆大足门球队, 2007年的冠军 河南南阳门球队、齐鲁石化门球队),只有一个河南南阳门球队参加了2008年中冠赛,但第一阶段小组循环赛比赛未出线,被拒之复赛门外,最终排在39名。
哈尔滨长寿队是名将组合队,由两届女球王混双冠军得主白建华、刘贤夫妇;西北狼刘长春;打败师傅焦兰贵的李兰贵及铁队女将陈淑萍组成。他们以不败的纪录杀入八强,但也在进入四强时被挡在门外,最终排在5名。
老牌劲旅胜利油田队以六战五胜的战绩进入八强,但在四分之一决赛时被射落马下,最终排在8名。
在第一届中国门球王争霸赛中,有:徒弟李兰贵 一战打败师傅 焦兰贵,李兰贵夺取临时擂主,坚守了一场后,被单打冠军徐卫国一战打败的,门球王在一战中产生。真正是,一战定乾坤。
有门球专家评论“黑马成批腾空出世 ”所造成的后果是:没有名队、没有名人,也就是没有观赏目标、没有偶像,总之,没有球迷。这样的比赛,不会有多少人去看,谈发展是空的。特别对竞技型门球,一场决定胜负,是致命的缺陷。(hgliuzhen)
改革一场一战机制,要从基层开始,要从初赛开始。非官方的门球王争霸赛的决赛,从第二届开始改为“五战三胜”制,第三届又改为“三战两胜”制。第二届复赛阶段曾试行上、下半场赛制,很可惜第三届时又没有了。笫三届还有一些小改革,这些将会大大推动门球运动积极地科学发展。
希望在第五届中冠赛与第四届门球王争霸赛中,从初赛阶段开始试行一场上、下两战制,减少胜败的偶然性、增加公平性。时间需要增加一些,可以将原来的一战30分钟可以改为20分钟;球的数量可改为每方四个。
人是活的,时间30分钟是死的,球数5个是死的,为什么活人要做死东西的奴隶?为什么活人不可以要死的东西变一变,要它们为活人服务。
有人说:“球类比赛和其它比赛是不一样的,因为球是圆的,什么结果都会发生,那种‘ 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的事例比比皆是(2006年王强枣庄讲稿)”。遗憾得很,足球、蓝球、排球也都是圆的,他们的比赛,早已都不是一场一战制了,门球大大落后其它球类了!怎么办??
冠军队、明星队、高手的光辉,似昙花一现人间。怎样使昙花的生命延长些,是值得门球协会的领导、专家、教练员、裁判员、门球器材企业家、门球爱好者、等等共同研究的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