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3-1-27 10:03 编辑
很多朋友一听球没停稳就可捡球、击球,立马吓出一身冷汗:那还了得?还不全场大乱?其实,您仔细分析,哪有那么邪乎?规则的创始人,把停稳后才能操作,当成规范场上秩序的“法宝”,只能说明他的无能和僵化。据说日本执行此规定,可比我们“认真”多了,就是出界球,裁判员摆放“没停稳”,尽管该球与击球员击球无任何关系,裁判员也要制止击球员击球,并在规则中专门设置了“稍等”的手势,可见经常用之(国内少见用)。
停稳才能操作的危害:
1、乱规之源,就拿网上讨论了达(至少)六年之久的,撞击两个球,闪击第一个后,没停稳就捡了第二个,这个问题,犯不犯规,犯什么规,至今虽有专家解释,但理由不足,很多朋友并不认可。这绝不是专家的无能,的确是咋定都有问题。还有很多例子,不累述。
2、驱赶观众的催泪弹,它是“慢源”,比赛慢节奏,不是美女的脸蛋儿,多看会是享受,慢 ,是令人厌烦的,是“没观众”的主要原因。
3、黑哨的沃土,停稳了硬说没停稳,没处讲理。
我们应该跟着自己的影子走:背“日”而行。改掉它吧,没啥可惜的,也不会出乱子的。实现规则国产化,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