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赛场上的辩证法 无论什么事物都是诸多矛盾的统一体。这些矛盾的双方,即相排斥,又相依存,即相斗争,又相统一,正是这些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相互作用,推动着这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就是辩证法原理.门球运动也遵循这一原理.事实上门球赛场上处处充满了辩证法。 门球技战术和门球规则是门球赛场上的一对矛盾.门球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含运动员教练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器悈、场地的改进)是门球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因。与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即相排斥,又相依存,即相对立,又相统一。两者相较,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技术因素的提高,促进规则的改进,而改进了的规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技术因素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这种不间断的促进和反促进的相互作用,就是门球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比如门球赛场上的得分和得势这对矛盾,也是对立的统一体,规则规定,比赛的胜负由得分多少决定,赛场上所采用的一切手段、措施都是为得分这一目的服务的,得势是为得分服务的一种手段。得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得势是次要方面。从比赛的角度看, 对方得分,就是己方失分,减少对方得分就等于增加己方得分。得势方可以选择得分或压制对方,失势方则要根据得势方的场上布局选择扭转局势的方案。这是比赛双方争夺的焦点。从赛场形势发展看,由于已方失误造成失势又失分时,应寻找机会夺势。当己力得分但不得势时,不要一味追求得分,宁可失分但不失势,因失势后就可能被对方压制,己方难得分,这样也就给对方多得分的机会。当己方得势但不得分,一味追求压制对方,该得分时也不得,往往给对方造成机会,甚至导致最后失败。只有既得分又得势,才是门球人追求的好态势。当你面临得分和得势的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得分又得势,要估计态势的发展,以最终多得分为原则,决定采用的方案,不能只顾眼前,不计后果。 再比如门球比赛中优势与劣势的转化,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劣势方往往场内球少,对方的威胁一目了然。教练在面对被动局面时,要思维敏捷,仔细观察赛场态势的发展,耐心寻找战机。先把进场的己方球尽量置于对方难以攻击的边角位置,再谋划为下一轮强势进攻创造条件。利用对方布阵的丝毫疏漏和技术发挥的失误,不失时机的组织反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把握好攻防转换时机,把有效的战术运用抢在对手之前。 擦边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一杆成功的擦边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术功效。 在现实比赛中,有不少采用远射战术成功地打击对方,从而摆脱被动局面的战例。危机中掩藏着机遇。而优势方有时由于场内己方球过于集中,教练反而无所适从,容易产生错误布局。假如队员击球发生失误就给劣势方造成翻盘机会。优势方可能因此导致前功尽弃。优势中隐藏着隐患。比赛中这种优势劣势瞬间逆转的案例不胜枚举(未举例)。 门球技术与战术也是赛场上的一对对立统一体.一个高水平的球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技术好,战术精,两者缺一不可。击球员是技术的载体,教练员是战术的载体。心态好,技术精,对一个好的运动员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技术好是基础,心态好是保证。战术精是通过教练员的指挥水平体现出来的,一个好的教练员既要有很好的智慧,才能,也要有虚怀若谷,肚大如佛的心怀。二者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好的技术要有好的战术去组织,指挥,好的战术同样要有好的技术去实现。 门球运动的康乐性与竞技性,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双方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转化。当康乐性占主导地位时,可谓之康乐性运动;当竞技性占主导地位时,即谓之竞技性运动。门球运动量小,很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通过打门球,与球友交流,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享受快乐。对于老年人来说,门球运动应以康乐性为主。如门球运动只停留在康乐性运动上,其发展前景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任何事物没有竞技,就没有发展。门球运动丢掉竞技性,走向国运、奥运便是一句空话。可喜的是现在不少青少年都加入到门球运动行列中来了。要创造条件,制定规则,加快体制改革,让竞技性在门球运动中占主导地位。让中国门球走向辉瑝! 学习运用辩证法,正确看待输与赢,是门球人保持良好心态的最根本途径. 至于赛场上的辩证法我想还有很多很多的案例或表现,例如进攻与防守;强队与弱队;得势与失势;抢时与抢分等等;望球友网友们发表高见,我只是抛砖引玉,空洞说教,沒有实在内容,望网友们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