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093|回复: 9

用哲学理论指导门球改革 学习<辩证法规律与门球运动改革>心得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4 2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哲学理论指导门球改革
            学习<辩证法规律与门球运动改革>心得笔记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戈壁梭梭2老师写的<辩证法规律与门球运动改革>这篇经典隹作,很有启发.原来我只欣赏门球运动的康乐性,对其竞技性门球的改革目标缺乏认识.作为中国门球人,应为中国竞技性门球的发展作贡献,那就要像戈壁梭梭2老师学习,积极投身改革,为门球走向国运甚至奧运而大呼大叫!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静止不变的,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这样。门球运动也必然是这样。
       对立统一规律,乃是事物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因。门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能从原始状态,发展成现代门球,原因也是内在的矛盾运动。门球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含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器悈、场地的改进)是这一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因。与其规则之间的关系是,即相排斥,又相依存,即相对立,又相统一。两者比较,技术因素起着最终决定作用。技术因素的提高,促进规则的改进,而改进了的规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技术因素的进一步提高,这就是这一运动发展的原动力。
      量变质变规律认为事物总是由渐进的量变到质的突变。 以门球运动为例:截至目前,它发生过两次质变。开始是法式槌球,处于原始状态,内在的技术因素发展很慢,从事的人很少,大约经历了五六百年。但因内在技术因素在发展,这种渐进的量变,终于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极限。质变发生了,法式槌球便更替为英式槌球,标志就是英国第一部“槌球运动规则”。由于有了规则,便有了规范的场地、器械和打法,一般的戏耍变成了体育竞赛,于是这一运动便迅速在很多国家开展起来。并在不少国家进入国运会,于1900年进入第二届现代奥运会、1904年进入第三届现代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仅从这个角度看,英式槌球,使得这一运动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期。但到了20世纪初,由于足球出现了世界性狂热,篮球也在欧美国家狂热起来,当时作为竞技体育的槌球同上述几种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因此,便开始衰落,内在技术因素的发展,也发生了趋向性的变化——从凸显竞技,转向凸显康乐,这一内在因素的变化,通过渐进的量变,再度发生了质变, 标志就是现代门球。现代门球,它显著的特征是凸显娱乐性、趣味性,并融入了棋类的精华,极大地丰富了技术打法和战术运用的内容,因此,使得这一运动又在不少国家迅猛地发展起来。仅仅几十年,中国的门球人近500万,历经70多年.  但从目前我国的状况看,衰退的趋势已经显露出来.节奏慢、运动量小、缺乏竞争性,它很适于老年人,但对于青壮年人没有多大吸引力,后继乏人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战术的凸显,使得这一运动复杂化、神秘化,一般的观众看不懂,看不懂就没人看,没有观众,对于这一运动今后的发展来说,是个要命的问题;“棋类化”使这一运动具有了棋类的特征——“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用门球的术语来说,就是“一竿子定乾坤”,因此,比赛往往都是半场球,有时甚至半场都不到,就大局已定,剩下的比赛都是“垃圾时间”。所有这些问题说明现行的这一运动的相关规定已经不太适应这一运动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发展的需要了,该进行彻底的改革了。因此,我们中国的门球运动,必须要沿着自己已经开始改革的路子走下去。我们要横下一条心,倾力打造带有本国特色的“中式槌球” ,为世界门球运动,再次实现质的突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特点。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曲线运动,是破浪式发展,螺旋形上升。辩证的否定,是扬弃,不是抛弃,是继承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因此,辩证的否定本身就是事物的发展。法式槌球持续了数百年,由于内在的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促使它自身遭到否定,于是它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原始形态变成了现代门球,只是少数人参与的休闲门球,变成了众人参加的即是社会群众门球,成为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但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门球又朝着自身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原来是凸显技术,现在是凸显战术;原来是各个群体都参与,现在主要是中老年人;原来是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现在实际上就是一种休闲性的体育。那么,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进步,不是退步,因为,它不再是法国时代的那种休闲体育,它的技术水平,甚至要比英国时代高得多。它的发展是不是到头了?不可能,它总有一天还会被更能促进这一运动技术因素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所代替,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它也必然会再次走向自身的反面——重新回到竞技体育的行列。所以,这一运动要向竞技的方向发展,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      
          从哲学理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看,现行的门球运动规则,已不太适应这一运动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发展的需要了。现在这一运动技术因素的发展水平,不论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还是器悈、场地的改进,都和几十年前大不一样了,运动的技术因素大发展,而运动的相关规定还是保持大体上的不动,这不符合这一运动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要求,也不符合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必须要对门球运动进行彻底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更能促进运动技术因素的提高。打造成各个群体都愿参加的人数众多的社会群众体育  ,能进国运、亚运甚至重返奥运的 竞技体育 ,当然这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近年来,球王争霸赛就一直在试行新的打法;去年开始的全国门球联赛,今年
第二届北戴河版主门球联谊赛双人决赛即将举办的黄山版主培训班的单打和双打竞赛,都是试图探寻竞技性门球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但愿能坚持下去,闯出一条新的改革发展的路子来。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导,学习拜读啦!  发表于 2016-6-14 20:54
发表于 2016-6-14 2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导,学习拜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2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弄点实在的东西。: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23: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5: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哲学理论指导门球改革 学习<辩证法规律与门球运动改革>心得笔记   感谢夏益民老师的长篇心得笔记报道!学习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5: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是内因,即:个人的技战术;外因:球槌、场地、规则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2: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导。祝老师天天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7: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赛场上的辩证法
           
         无论什么事物都是诸多矛盾的统一体。这些矛盾的双方,即相排斥,又相依存,即相斗争,又相统一,正是这些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相互作用,推动着这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就是辩证法原理.门球运动也遵循这一原理.事实上门球赛场上处处充满了辩证法
               门球技战术和门球规则是门球赛场上的一对矛盾.门球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含运动员教练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器悈、场地的改进)是门球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因。与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即相排斥,又相依存,即相对立,又相统一。两者相较,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技术因素的提高,促进规则的改进,而改进了的规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技术因素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这种不间断的促进和反促进的相互作用,就是门球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比如门球赛场上的得分和得势这对矛盾,也是对立的统一体,规则规定,比赛的胜负由得分多少决定,赛场上所采用的一切手段、措施都是为得分这一目的服务的,得势是为得分服务的一种手段。得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得势是次要方面。从比赛的角度看, 对方得分,就是己方失分,减少对方得分就等于增加己方得分。得势方可以选择得分或压制对方,失势方则要根据得势方的场上布局选择扭转局势的方案。这是比赛双方争夺的焦点。从赛场形势发展看,由于已方失误造成失势又失分时,应寻找机会夺势。当己力得分但不得势时,不要一味追求得分,宁可失分但不失势,因失势后就可能被对方压制,己方难得分,这样也就给对方多得分的机会。当己方得势但不得分,一味追求压制对方,该得分时也不得,往往给对方造成机会,甚至导致最后失败。只有既得分又得势,才是门球人追求的好态势。当你面临得分和得势的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得分又得势,要估计态势的发展,以最终多得分为原则,决定采用的方案,不能只顾眼前,不计后果。
         再比如门球比赛中优势与劣势的转化,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劣势方往往场内球少,对方的威胁一目了然。教练在面对被动局面时,要思维敏捷,仔细观察赛场态势的发展,耐心寻找战机。先把进场的己方球尽量置于对方难以攻击的边角位置,再谋划为下一轮强势进攻创造条件。利用对方布阵的丝毫疏漏和技术发挥的失误,不失时机的组织反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把握好攻防转换时机,把有效的战术运用抢在对手之前。 擦边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一杆成功的擦边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术功效。 在现实比赛中,有不少采用远射战术成功地打击对方,从而摆脱被动局面的战例。危机中掩藏着机遇。而优势方有时由于场内己方球过于集中,教练反而无所适从,容易产生错误布局。假如队员击球发生失误就给劣势方造成翻盘机会。优势方可能因此导致前功尽弃。优势中隐藏着隐患。比赛中这种优势劣势瞬间逆转的案例不胜枚举(未举例)。
                 门球技术与战术也是赛场上的一对对立统一体.一个高水平的球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技术好,战术精,两者缺一不可。击球员是技术的载体,教练员是战术的载体。心态好,技术精,对一个好的运动员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技术好是基础,心态好是保证。战术精是通过教练员的指挥水平体现出来的,一个好的教练员既要有很好的智慧,才能,也要有虚怀若谷,肚大如佛的心怀。二者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好的技术要有好的战术去组织,指挥,好的战术同样要有好的技术去实现。
                 门球运动的康乐性与竞技性,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双方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转化。当康乐性占主导地位时,可谓之康乐性运动;当竞技性占主导地位时,即谓之竞技性运动。门球运动量小,很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通过打门球,与球友交流,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享受快乐。对于老年人来说,门球运动应以康乐性为主。如门球运动只停留在康乐性运动上,其发展前景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任何事物没有竞技,就没有发展。门球运动丢掉竞技性,走向国运、奥运便是一句空话。可喜的是现在不少青少年都加入到门球运动行列中来了。要创造条件,制定规则,加快体制改革,让竞技性在门球运动中占主导地位。让中国门球走向辉瑝!
        学习运用辩证法,正确看待输与赢,是门球人保持良好心态的最根本途径.  至于赛场上的辩证法我想还有很多很多的案例或表现,例如进攻与防守;强队与弱队;得势与失势;抢时与抢分等等;望球友网友们发表高见,我只是抛砖引玉,空洞说教,沒有实在内容,望网友们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15: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界外球的一点设想


              门球现规则规定:击球员撞击或过门成功后可以获得续击权,撞击对方球后可以将其闪击出界。 一旦球出了界,下一轮进场便被剥夺了进攻和得分的权利。这样,优势方可以乘胜追击,不断扩大战果,而劣势方界外球多, 毫无还手之力, 只能被动挨打,致使比赛的竞技性降低,经常出现“一边倒”局面。
       要改变这种因界外球多造成“一边倒”的现状,就要对现规则中撞击对方球后闪击出界、出界球没有任何权利的规定进行修改。我想如果现规则修改为:撞击对方球后,不得将对方球闪出界外,否则为闪击犯规,停杆,将他球放在出界处边线,视为界内球。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界外球的数量了。还建议提高界外球的地位,规定界外球进场撞击他球不算犯规,自球、他球移动都有效,但对被撞击的球无闪击权、续击权。这一修改既少了犯规的可能,也获得了极为有限的进攻权利。因为撞击他球后,自球、他球的移动有效,界外球可利用这一权利,破坏、阻止对方的结组和得分,使本方他球获得得分的可能。还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 对界外球进场和闪送对方球技术有了更高要求,因为界外球进场不到位或闪送对方球不到位,会对己方造成威胁,若闪送出界还会因犯规而停杆。
       规则修改后的比赛过程, “一边倒”现象可能会得到有效遏制。因为一方只能将对方驱逐出优势地域,但不能闪出界, 但对方用远攻又能“杀”回来。因主动进攻的风险减少,偶然性对胜负的影响减少,  故球员比赛的心理压力降低,心情更愉快,有利于技术发挥,比赛更轻松。战术也变得浅显易懂。战术设计由控势为主转为以得分为主。现有的各项基本功都还照样用得上,其中,远撞、远过门、远闪送在实践中显得更重要,技术因素会得到大幅增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