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四 于 2014-3-23 09:01 编辑
3月13——19日,我带德阳门协七位同志外出学习。途径四川的达州市、宣汉县、开江县,最后在重庆的开县结束。一路走来,感触很深,收获多多。兴之所至,不吐不快,归为如下随想
随想一,中国门球是一个朝阳事业,门球的第二个春天来了。
把以老年群体为主的中国门球归入朝阳事业,看似有些突兀,但仔细分析,有如下根据: 1、中国在未富的情况下先进入了老年社会,几个县市门协同志都介绍,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4%。如此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正当需求能否满足,将是一个地方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更是这个地方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 开县的党政领导正是看到了门球在这方面的独到作用,对门球情有独钟,偏爱有加。门球在这里不缺钱,开展的红红火火。县城里六个连片人造草坪球场气势宏大,民间赞助160万元修建的四个室内人造草坪球场让人羡慕。目前,仅是县城里就有16片球场,这在全国少有。最近,政府还专门下文,带有指令性地要求乡镇开展门球活动,球场数和门球人口都有指标规定。目前全县门球人口已有500余人,而且每年都要新发展几十人。这对于一个三峡库区县城唯一全搬迁的国家贫困县来讲,很不容易,但他们做到了,并开始有了回报。去年9月在这里举办13省球员参加的网友赛,开县一举成名。今年10月继续举办,报名参赛相当踊跃,有点一票难求的味道。开县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门球则成了开县另一张响当当的社会名片,社会和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2、老年服务事业方兴未艾,前景看好 在毗邻的四川开江县城郊唐朝古迹金山寺下,占地60多亩的映月湖门球基地正在修建。用不了多久,八个连片(其中四个室内)的人造草坪球场和附属配套设施(运动员公寓等)将竣工,这里将成为可以举办西南乃至于全国大型门球比赛的重要基地。更为重要的是,映月湖基地周边独有的的湖光山色,天然氧吧,农家风味,是上海等门球基地无法相比的。我给它的评价:“国内第一,世界没有,前景看好”。 在映月湖施工现场,我从开江县体育局长那里得知,建设经费主要是社会资金。我求教施工老板,为何把资金投入这项工程.?他主要讲了社会效益。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对其经济效益他并不是不关心,而是有更长远和深层次的考量(除了打球,还有休闲度假、老年服务等)。 这使我联想起这几年不少地方民间资本开始大量向老年服务事业投资的社会现象,这些人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中国门球上个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恰逢我国开始实行退休制,大批老干部离开工作岗位,门球活动非常适合他们退休生活的需要,发展迅猛。但随着这批老同志年事渐高,影响渐小,门球开始走入低谷。随着这些年中国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特别是国家对老年事业的重视,民生的关心,门球的作用越来越被各级领导重视和社会认可。有人讲,门球的第二个春天要来了。我同意这个预料。而且我把它定位为朝阳事业,尽管门球人主要以老年为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