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88|回复: 4

再谈呼号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9 08: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3-10-29 14:46 编辑

规则没有“及时呼号”的提法,
规则没有在球停下来的之前呼号的任何暗示。
规则的“三无” 后呼号,是球停才知道,球未停一切都是未知。规则没有要求裁判员在球停前作“三无”的判断。
两个裁判员的设置是为了全面观察,一个处理球另一个呼下一号是错误的。此时就要“稍等”。

裁判法里提到:
裁判员要努力减少裁判用时,做到及时宣判、及时处理和及时呼号。
请注意,球在滚动不是裁判员用时,及时呼号,也只有在场上球停之后,否则成了提前呼号。

门球的慢是规则规定的,要提速,就要改规则,不能依靠裁判员。裁判员的提速效果是有限的,提速不均,引起争议就难免。

裁判员如果可以在球停前呼号,那么,就要允许并鼓励击球员在判断“三无”时拾球或续击,或者在裁判判断“三无”时宣布下一阶段计时开始。好执行吗?

发表于 2013-10-29 08: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慢是发明门球的人制定的规则规定的,这是根。
随着发展,尤其是参与门球主体的变化,是需要修改规则,这是方向。
目前状态下依靠裁判员提速,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场比赛,依靠临场裁判员的提速,是有效果的,可惜,这样优秀的裁判人才不是很多。
现实中由于提速不均和控场能力,引起的争议很多。

点评

狂人说: 门球的慢是发明门球的人制定的规则规定的,这是根。 同意! 随着发展,尤其是参与门球主体的变化,是需要修改规则,这是方向。 我不认同参与门球主体的变化的提法,门球永远要为中老年人的健身和康乐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30 08:56
发表于 2013-10-29 09: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比赛,依靠临场裁判员的提速,是有效果的,可惜,这样优秀的裁判人才不是很多。”
这句话说的实在。由于裁判员的努力,使比赛速度快一些,可以办到,但是规则应赋予裁判员这个权利,或者明确规定才行。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3-10-29 08:32
门球的慢是发明门球的人制定的规则规定的,这是根。
随着发展,尤其是参与门球主体的变化,是需要修改规则 ...

狂人说:
门球的慢是发明门球的人制定的规则规定的,这是根
同意!
随着发展,尤其是参与门球主体的变化,是需要修改规则,这是方向。
我不认同参与门球主体的变化的提法,门球永远要为中老年人的健身和康乐服务。这也是根,无论门球场上,门球网上关心参与门球活动的95%以上是中老年人,这是事实,所以门球的发展首先应当在普及上下功夫,要吸引更多的中老年人参加。
由于参与者的年龄跨度大,对70以下的中老年门球人,现规则下打门球,感到运动不够,所以修改规则,提高门球的运动量是有意义的。修规的另外一目标是要使得比赛赛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我不反对搞一套激烈的,只有年轻人有可能能参加的,所谓“竞技”门球。任何人有权搞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年来我看到所有竞技门球的倡导者,谁也没有提出过自己的“竞技门球”规则雏形,都没有想过改变目前的场上只有一人打球的想法。所以路还很长。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我认为那样的门球即使有了,除了和中老年人争夺场地等资源外,和现有的多数门球人无关。所以我不认为“这是(门球的)方向”

目前状态下依靠裁判员提速,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场比赛,依靠临场裁判员的提速,是有效果的,可惜,这样优秀的裁判人才不是很多。 现实中由于提速不均和控场能力,引起的争议很多。
裁判的任务是以第三方身份根据规则对场上情况做出判断,使比赛可以完成,“提速”不是裁判的任务,不改规则又要裁判来提速当然就会引起争议。狂人认识到这一点,还要要求裁判来提速,我不能理解。

点评

赞成!  发表于 2013-10-30 18:33
发表于 2013-10-30 10: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永远要为中老年人的健身和康乐服务。这也是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