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9-5 10: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狂人 于 2013-9-5 10:14 编辑
“门球世界高峰论坛”参赛论文
试论竞技与康乐
广大门球人都关心着门球的走向与发展,普遍有认为门球节奏慢,等候时间长,得分少,这不是竞技性门球,只是玩玩而尔的康乐性门球,为向竞技性发展,所以就出现得分不封顶,无角度双杆,限双杆,双十五制,三人制等多种赛制来,这无疑是件好事,值得探讨。但我们在发展竞技上,必须明白什么是竞技,理解竞技的真正内涵,才能向着竞技方向路标前进。
竞技,按字义解释,“竞”是“比”的意思,如竞赛,即比赛。竞技,即比技术,我们在技术比赛中,也包含着比战略战术、比体力意志、比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体育运动比赛中,它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竞技型”与“康乐型”。根据<<体育世界手册>>一书对竞技型与康乐型(娱乐型)的定义是这样的。
康乐型,是在业余时间或特定的时间 所进行的一种以娱乐身心为目的的体育运动,具有业余性,文娱性,逍遥性。
竞技型,是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集体在体能、心理运动等方面的潜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的、係统的竞赛和训练。
根据竞技与康乐定义所表述,本人认为:衡量一种运动是否属竞技性与康乐性,理解如下:
一: 不是由体育项目名称来决定的,因为任何的体育项目都存在有竞技性和康乐性 。
二:不是由规则来决定的,因为任何规则都可以进行竞技性比赛与康乐性比赛。现奥运项目都少有竞技与康乐两种规则之分。
三:不是由比赛时间长短,紧凑程度来决定的,例如竞走和长跑,时间长,差距大,短跑和跳马,时间短,在一眨间。
四:不是由得分多少来决定的,例如蓝球得分很多,经常超100分,足球得分很少,经常无得分。
五:不是由体力大小、激烈情度来决定的,例如拳击和自由搏击,囲棋和桥牌。
综合以上所述,区分竞技与康乐,应是以举办方,特别是以参赛方的目的和训练目的来决定的,就如打蓝球为例,如果单位内部比赛,或邀请一两个关系单位友谊赛,或朋友之间进行比赛,虽然也要比技术,分胜负,或有奖金,但他们的比赛目的,参赛目的不在于名次奖金,而在于交流,友谊与康乐。但蓝球比赛在全运会、奥运会就不同性质了。所以,同样的项目,有着不同的性质。康乐中有竞技成份,竞技中有康乐成份,这好比赌博与娱乐有相似,现在很多退休老人为消磨时间,和好友一起打麻将、玩扑克,也有少量钱交易,但他们是以打发时间,娱乐为主,而对赌博的定性是以营利为目的来定性一样。赌博中也含有娱乐,娱乐中也有钱交易;也难以用一个数额来区分,主要是看参与人的目的。体育比赛也是这样,竞技中含有康乐,康乐干含有竞技,也难以用奖金多少来区分,主要是看举办方的目的,特别是参赛方的目的来定性的。
只要我们理解和明白竞技与康乐的定义后,就会根据其定位展开工作,本人的体会有下。
一: 首先对球队有个定位,如果是对老人,或已打球很多年,技术和形态已定型,提升空间不大的,以康乐为主,不需要花过多时间与大力气进行培训,只给他们各人提点要注意的东西则可。
二:对有意培训竞技队伍的,要当好伯乐,花时间有目的地去寻访挖掘人才,特别是学校和有财力的单位去宣传发动,取得领导同意支持,一经同意,即挑选人才组队培训。
三:培训前要订出计划与可行措施,最好还要有目标,本人在培训郑二小学球员时就有这样的目标;一年半全市第一;二年进入全省前三名;三年进入全国少年前三名;争取进入全国前三名;有机会出国或参加世界锦标赛,这个目标并不是现在讲的,而是在2007年广东省电视台来郑二小学专访我时所说,并有录像向全省播出。
四:在培训竞技型队伍时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既有严格性又要亲和性。
五:经常检查总结,学员要做笔记,写心得交作业,加深理论与实践认识。
六:训练与比赛相结合,采用引进来走出去方法,检验队伍的实践能力与心理素质。
七:技术成熟后,争取社会资金赞助,才有经费出外参赛。
以上是本人对发展竞技,培训竞技队伍的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广东省中山市门球协会 吴汉明(中山明)
(此征文请大会委托人 代讲) 2013年9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