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3405|回复: 6

“垂面瞄准法”一种瞄准的理论和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7 22: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daoan 于 2013-8-7 23:19 编辑

“垂面瞄准法”一种瞄准的理论和方法
——学习撞击心得之二:瞄准和靠
      我个人认为 内蒙余辅忠老师提出的“降维瞄准法”,从理论上和方法上很好地解决了门球的瞄准问题。如许多网友所言,这是一项理论的创新。降维瞄准法,也可以通俗点把它叫着“垂面瞄准法”。在理论上,相对于之前在地面上的四点一线瞄准法;降维瞄准法运用了数学立体几何方法来解决门球撞击的三维立体瞄准问题。这就使门球的瞄准理论更严谨和科学了。此外,一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思路下形成的“降维瞄准法”,带给大家的会是怎样的富有特色的方法。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试图对这一理论和方法作一介绍:
      一、名词解释
      方向线:地面上,从目标到自球的连线,包括向两端的延长线。如果目标是他球,方向线是过他球和自球球心的直线在地面上的正投影线。
      瞄准线:地面上,从槌尾向前指向目标的射线。球槌中心线的方向,就是瞄准线的方向。
      瞄准面:是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垂面,方向线是它们的交线。该垂面的作法是,先过方向线上的一点(即垂点)作垂直于地面的垂线。由这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所决定的平面,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瞄准面。在瞄准中,我们可以借重力的铅垂现象,让球杆垂直于地面(铅垂线),再把球槌落在方向线上(垂点),当我们的双目会聚到球杆、槌球和方向线上时,看到的就是这个瞄准面。
      击点弧:瞄准面与自球表面相交形成的交线。你能看到的是半个圆。
      击球点:槌头与击点弧的接触点。
      二、建立瞄准面
      建立瞄准面是运用垂面瞄准法的关键。从瞄准面的定义我们已经知道,建立瞄准面时,应该把球杆垂直地放在方向线上,球杆和方向线形成一个瞄准面;但是我们知道,在瞄准中,我们会前后摆动来试挥球杆。球杆在前后摆动中,又如何才能使瞄准面稳定下来?这是在建立瞄准面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我们知道一个平面也可以由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来确定。在实践中,我们让球杆尾,作为一个点并稳定下来,即在我们站定身体后,把杆尾对着肚脐并稳定下来,这样瞄准面也就随之稳定下来了。
      瞄准时,两眼应分开位于瞄准面两侧,向瞄准面上聚焦,进行从上到下、从后向前的扫描。为了使双目能在瞄准面上准确地定焦扫描,头部应该稳定保持在中正位置,让两眼成以瞄准面的对称。为此我们可以在两眼间正中位置取一点,如鼻尖,使鼻尖落在瞄准面上。在瞄准面正确建立后,我们的两眼,可以观测到,不论球杆、球槌还是自球、目标都落在瞄准面内。
      三、球槌的瞄准和靠脚
      球槌前端面在触及自球时,形成球面与一个平面的相切,触点就是切点。当槌身中心线即瞄准线,与方向线不平行,球槌前端面发生左右偏侧时,切点就不落在击点弧上。这时,在过球心的水平面上,产生一个从切点指向球心的分力,这个分力使自球偏离方向线运动。所以,要重视将槌尾放正,即让瞄准线对正自球击点弧,对准目标方向。在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槌身稳定,不容易发生左右的偏转。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借鉴台球推杆时,用左手指作轨道的方法,让球槌轻靠脚边形成球槌运动的轨道。
      四、击点弧和击点
      前面说过,在击打时,触点一定要在击点弧上。我们在瞄准时,槌尾的微调,是在以自球为轴心的转动中完成的。击点弧是一个半圆,瞄准一个半圆要比瞄自球的后点更为方便和准确些,这就是我们把击点弧当作瞄准“准星”的理由。瞄准击点弧就是注意瞄准半圆弧的前点,这是要强调的。
      如果说建立击点弧是为了进行瞄准,哪么强调击球点就是为了准确击打。击球点是在瞄准结束,形成了动作记忆和目标记忆后,在开始挥杆击打前,两眼盯住的地方。击球点在击点弧上的高低位置,也要根据杆法的不同要求来决定。
      五、瞄准的步骤和方法
      归纳上述理论,就形成了以下瞄准的步骤和方法:
      1、正确走位,看清“方向线”。即要求用目光在地面上扫描出一条自球运动的假想轨迹。
      2、放槌。左手松腕,提球杆杆尾,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铅垂线;杆尾对准脐眼,转腰将球槌放在方向线上。
      3、左脚靠槌,形成“轨道”;右脚向右向后跨出一步,站定身体;右手扶稳球杆,与左膝相对;左膝微向左摆,让身体重心落在方向线上。
      4、摆正头部,让鼻尖对齐瞄准面,使两眼对称置于瞄准面两侧。两眼向下向前,聚焦球杆、球槌、自球和目标,建立“瞄准面”。
      5、调整球槌,先瞄准“击点弧”,再反复观测“瞄准线”是否对准目标。
      6、击球时,先试挥球杆,确定轨道顺滑、方向准确后,不要再看目标,盯紧“击球点”击打。

点评

如何才是“桘正”。这是让瞄准线重合方向线的过程。在瞄准中,要微调槌尾,以击点弧为准星,精确对准目标。为了防止槌身在挥动中发生偏转,要求槌边轻靠脚,建立球槌运动的轨道。  发表于 2013-10-10 01:43
如何才是”身正“。这是在看清方向线的基础上,让两脚跨线站立,身体重心落在线上。要求两眼向方向线聚焦,让鼻尖脐眼投射在线上,而两耳两肩以线相对称。  发表于 2013-10-9 00:42
瞄准要做到“四正”。一是“身正”,身体对正目标;二是“槌正”,槌身对正目标;三是”击正“,槌头击正自球正确的击球点;四是”挥正“,挥杆时要保持球杆和槌身在瞄准面内运动,收杆时要指正目标。  发表于 2013-10-8 02:15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新疆.红柳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8-8 03: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云保 于 2013-8-8 10:41 编辑

        {:soso_e179:}好方法!学习了{:soso_e181:}
IMAG0202.JPG
发表于 2013-8-8 1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击球时,先试挥球杆,确定轨道顺滑、方向准确后,不要再看目标,盯紧“击球点”击打。
发表于 2013-11-20 12: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方法,学习了,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4-1-28 17: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水平很高写得很好。以点线面确定瞄准,理论上很科学,很多人注重了点线而忽略了面,其实这个手柄铅垂形成的面很重要,把身体上处在中间的点(肚脐眼、鼻尖等)对准线,把处在两则对称的点(两肩、两眼等)对准面的两边,这样不仅使瞄准更精确,而且还增加了击球准确度的感觉(以自己身上的点作参考作相对运动,其感觉是明显的)。(其实人体的中间点和两侧的对称点还很多,如:脊柱、两踝骨,两膝等等,都可以纳入瞄准和运动的统一体中)。

点评

目的是,追求人与杆、槌和球的合一,使动作更稳定。  发表于 2014-1-28 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18: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瞄准面:是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垂面,方向线是它们的交线。?我觉得这里应是瞄准线

点评

有道理  发表于 2014-1-29 22:30
谢谢老师的指正。  发表于 2014-1-28 2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07: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0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7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