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 20: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8 11:25 编辑
468、阳姓
阳姓——来源: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国被齐国灭掉,齐人迁入其都,原阳国君主的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阳姓。2、源于姬姓,出自东周时期。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今河南济源),史称其为“阳樊”。后来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为篡夺王位,于周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发动了叛乱。阳樊为避王室之乱而奔居燕国。燕惠公接纳了阳樊,将自己的别邑唐(游猎玩耍之园区,今山西冀城)赐予他,此后燕国的别唐又改称为阳邑。秦始皇灭燕国。阳樊在此期间又不得不转迁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后以自己原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3、源于鲜卑族,出自代北鲜卑莫胡卢氏部落,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莫胡卢氏改为汉姓阳氏。阳氏名人有:阳尼——字景文,北魏无终人,少好学,博通群籍,征拜秘书著作郎。尼一生著书数千卷,所造《字释》数十篇。阳介——阳尼从孙,字景德,粗通经史,历官宁远将军。阳城——字亢宗,唐代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唐德宗时,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县)。阳孝本——宋代大学者,学问深而博,品德高贵,隐居在山中读书讲学,朝廷再三叫他做官都不去。当时的学问人都敬重他,苏东坡也佩服他,后来还是被朝廷请去给太子讲学。阳子叔——明代成化年间进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