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3272|回复: 11

向黄海“夫妻哨"敬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1 12: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夫妻俩结伴巡逻。

夫妻俩结伴巡逻。
在离连云港燕尾港12海里的黄海海面上,有一座弹丸小岛开山岛,面积仅有130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1939年,侵华日军从灌河口登陆,首先就是占领了开山岛。岛虽然小,却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
岛上除去几排空荡荡的营房,只剩下满山的野草和呼啸的海风。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独守这个孤岛整整25年。来的时候,他27岁,她25岁,如今两人都已长出白发,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开山岛上的夫妻哨”。
上岛 不顾家人反对,他从打工仔变成守岛人
1986年7月,王继才经群众推荐,组织考察,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此前四任呆的时间都不长,最长的13天,最短的3天。
王继才说,上岛前,家里人以及亲邻,几乎没有一个支持他的。村里的老人说,开山岛,那么远,在海上那么孤零零的一个小岛,坐船要一个多小时,那荒岛上什么都没有,而且海上经常刮台风,船只根本都靠不上去。去了那里就等于去坐“水牢”了。
“当时,我是自愿要去守岛的,组织已经考察过了,领导说,岛上必须得有人去守,我也答应了领导,答应了就要做到。”王继才毅然带着食物、衣服以及必需品上了岛。
据了解,夫妻俩在岛上每年工资3700元,1995年建了灯塔,又增加了2000元守护费。上有老母亲,下有3个子女,凭这点钱,很难维持全家的最低开销。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衣服,每件都得穿上个十年八载。为了节省,夏天,王继才在岛上很少穿鞋子,大多时候穿个大裤衩,光脚赤膊干活。喝酒时,要求也很低,妻子炒一盘咸黄豆,他都觉得“奢侈”。
1986年,在上岛之前,王继才已在苏南一带打工几年,夫妻俩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如今,一起打工的伙伴们,个个家里富富裕裕,风风光光,而王继才的日子却捉襟见肘。他说:“当年,我可以不上岛,就是说不出口。”
别人家里有存款单,王继才家里有欠账单。大女儿结婚时没买一件像样的嫁妆,儿子考大学贷款3万元还没还清,修建房屋的6万元钱是姐姐垫付,唯独的一台老式电视机,还得陆上和岛上两头用。
“两个人忙活一年,就那么点钱,还不如人家一个月打工挣得多呢!”在上海浦东跑运输的大姐这样劝他,并为他在浦东找了一个岗位,一年能赚好几万。可王继才“一根筋”:“我走了,谁来看护开山岛啊?”大姐气得骂了一句“犟驴”,走了。
为了生计,夫妻俩干起了最苦的活。每年春夏秋三季,双腿泡在海水中,捕鱼摸虾,捡贝类,铲海蛎,放蟹笼,大点的托渔船捎回港口去卖,小点的才自己解解馋,这样一年也有个三五千元的“外快”,补贴家用。
王继才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现在社会,钱很重要,但来路一定要正。”开山岛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几年却成了“风水宝地”:有走私的,有偷渡的,有打着旅游公司幌子想开色情场所的。面对不法分子送上门的一沓沓钱,王继才断然拒绝。王继才多次荣获省市县“国防工程先进管护员”、“五一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殊荣。今年八一前夕,王继才又受到了南京战区的通报嘉奖。
守岛 “没有妻子的支撑,我坚持不到现在”
  就王继才的条件,找到王仕花这样的妻子,可以说是“高攀”。他兄弟多,家庭贫困,她家生活比较殷实。可第一次相亲,她就看中了他。王仕花说:“当时就觉得他老实可靠。”风风雨雨大半辈子,王继才说:“要不是我,她早就转为正式教师了。”王仕花说,一次带女儿上岛探夫被台风困住,看到丈夫没人照顾,而且十分危险。王仕花想,开山岛不能没有丈夫,而丈夫不能没有她。她毅然决定辞掉镇小学教师的工作,把1岁多女儿托付给婆婆,与丈夫在开山岛风雨同舟。
  经过组织同意,王仕花上了岛。丈夫是哨所所长,她是哨员。就这样,夫唱妇随。两个人像一支队伍,一起劳动,一起巡逻。王仕花娇小又胆小。开始听着呼啸的海风、拍打的海浪,心里就打颤,整夜不能睡。现在,王仕花的能耐可大了,即使王继才有事出岛三五天,她也能把小岛看守得好好的。钻坑道,察海情,辨船只,记日志,王仕花干得一点不比王继才逊色。
  最让王继才觉得对不起的,是妻子1987年生儿子。他太大意,没有提前送妻子去医院。等到想起已晚,大风连刮3天,渔船靠不上岸。王仕花在岛上临产前,王继才捶胸顿足,王仕花忍住巨大的疼痛,叫丈夫烧开水,煮剪刀。儿子出生时,刚露出了头,叫丈夫一把托住;儿子刚落地,又叫丈夫果断地剪断脐带。听到儿子第一声啼哭,王继才坐在地上也哭了。通讯员 许思文 刘利涛 胡积权 记者 张凌飞 文/摄

开山岛。

开山岛。

升起国旗,表达对祖国一片赤诚之情

升起国旗,表达对祖国一片赤诚之情

点评

守岛光荣  发表于 2011-7-31 13:22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门球狂人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31 12: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2348060716649637585_4:}好样的,令人敬佩!
发表于 2011-7-31 13: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兵,老兵向你敬礼!
发表于 2011-7-31 14: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总书记说不让老实人吃亏 。长点工资呀
发表于 2011-7-31 15: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这对夫妻,这对夫妻您们辛苦了!{:soso_e163:}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6: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山岛上夫妻哨,
坚守25载真不少,
不惧艰苦与孤独,
祖国人民是依靠。
发表于 2011-7-31 1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妻二人坚守孤岛25年。开山岛上夫妻哨的事迹很感人!
发表于 2011-7-31 2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夫妻兵敬礼!致敬!
发表于 2011-7-31 22: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容易…我想如果不是他老婆的支持·能坚守25年吗?向夫人敬个礼…
发表于 2011-8-1 20: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2421462696264720435_2:}向夫妻哨致敬
发表于 2011-8-1 2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2314407929509284931_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守空岛20余年“夫妻哨”:守到身体不能动为
122115632_11n.jpg
连云港灌云县开山岛民兵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孤岛25年的事迹经报道后(本报2011年7月31日A12版),受到各方关注。昨晚,这对“守岛夫妇”作为央视庆祝新中国成立62周年文艺晚会邀请的嘉宾,在北京与董卿面对面交流他们25年的守岛故事。
  担心守岛夫妇不认识
  董卿先做自我介绍
  “我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老王夫妇上台,董卿第一句话就是向他们自我介绍,因为开山岛上没有电,25年来老王夫妇二人几乎没看过电视,直到今年1月份江苏省军区为他们安装了风力发电机和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赠送了电视,他们在兔年除夕之夜,第一次看上了春节联欢晚会,与儿女过了一个团圆年。
  董卿问老王什么时候上的岛,老王记得清清楚楚,1986年7月14日8点45分27岁的他第一次上岛,这一守就是25年。在现场老王也向董卿敞开心扉,当时他一到岛上,看到满山的荒草,不到一个小时就想走了,但是想到自己给过的承诺,就坚持了下来。前三个晚上没敢睡,听到海浪哗啦啦的声音就害怕,一个人在岛上转,靠喝酒抽烟解闷。上岛时武装部送来的60斤白酒,不到一个月就全喝完了,6条香烟也变成了烟屁股。而上岛之前,他是不喝酒不吸烟的。
  老王瞒着妻子一个人上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上岛看他。“一上岛看到他头发长,胡子长,又黑又瘦,我就心疼地只掉眼泪。”王仕花告诉董卿,她当时就劝老王,别人守不住,咱也不守了。但是禁不住老王的“一根筋”,为了照顾老王,她辞掉了小学老师的工作,也上了岛。岛上没有电,两人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收音机,25年听坏了19台收音机。
  25年每天升国旗
  国旗班长教老王升旗
  “升了国旗,新的一天才算开始。”从1986年上岛,9000多个日子过去了,不论刮风下雨,升国旗是夫妇俩每天必做的事情。老王说,岛再小也是中国国土。
  在晚会后台,老王夫妇巧遇前来参加节目的前几任天安门国旗班班长。国旗班第一任班长董立敢询问老王在条件艰苦的岛上如何升旗,老王说,岛上升旗很简单,有一个一米多高的水泥栏杆,把国旗绑在一个5米长的空竹竿上,然后插在地上即可。
  老王说他在电视上看到升国旗用绳索很羡慕,向董立敢请教升国旗的动作和技巧。董立敢随即表示,可以发动国旗热爱者为他们捐赠一个手动旗杆,到时候他到开山岛参加第一次升旗仪式,再教给老王规范的升旗动作。
  同是“国旗手”,两人的话题也离不开升国旗。老王说他升国旗没有固定的时间点,看到太阳快要出来时就升旗,如果碰到第二天阴天,就按照前一天的升旗时间升。董立敢担任国旗班班长时曾制定了我国第一张《国旗升降时间表》,他立马告诉老王一个简单的升旗方法。
  “每天太阳快出来了,就拿出一个本子,记上几点几分,一年四季365天记下来,总结出一个升旗时间。”董立敢告诉老王,每个地方升旗时间都不一样,一年四季也不一样,升旗时间就是每天太阳刚离开地平线,肉眼看到太阳露红的时候。
  “小岛就是我们的家”
  守到身体不能动为止
  在北京的几日,两人忙于录制节目、游览景点,虽然身体疲惫,但心满意足。王仕花说她做梦都没想到来北京,见到这么多景,老王抽一口烟,顿了一会儿,告诉记者,“守了这么多年,党和国家真的没忘记我们。”
  开山岛上老王夫妇住的房间,没有门窗,窗户是用三合板钉起来的,不通风,到了夏天夫妇俩就到屋顶睡,虽然蚊虫多,但比在屋里闷着舒服。省军区领导知道他们的情况后,答应为他们修补房屋,从码头到操场都修缮一遍。
  8月份,南京军区联勤部针对岛上无电、无淡水、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现状,专门为老王配发了发电机、除湿机、便携式海水淡化净水设备、X射线治疗仪、消毒柜、军医背囊等价值十余万元的物资器材,省军区安排人员第一时间送上岛,教会他们使用。
  3700元是老王夫妇俩一年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如村里人一个月的打工工资多,8月初,灌云县委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任命王继才为燕尾港镇开山岛村党支部书记,这样每月又多了700元的收入。“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等我们俩老了,下岛了,能有个生活保障。”已经守了25年,还会继续守下去吗?“小岛就是我们的家了,”王仕花说守这么多年了,岛上虽然艰苦,但对小岛已经有了感情,回想过往的艰辛和不易,老王夫妇只有一句:都习惯了。长年在岛上,村里的年轻人甚至都没见过老王,大家不知道有人叫王继才,但知道有个“王开山”。老王说要守到身体守不动为止,妻子则说,“只要老王身体好,我会一直陪他守下去。”(王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4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