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楼主: 山水长流

转老赤马老师有关门球技术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3: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68度斜面槌头击打缩杆技法效果比较好。我认为长寿牌斜面槌头就很好,它的击球面有横竖条纹,增加了摩擦力。效果更好。
                         ——老赤马
发表于 2013-4-18 06: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大姐的转帖,您辛苦了!

点评

感谢高老师来到我的空间,请多指导!  发表于 2013-4-18 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3: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长流 于 2013-4-18 13:31 编辑
老赤马 发表于 2013-4-18 06:33
谢谢杨大姐的转帖,您辛苦了!


    感谢高老师来到我的空间,请多指导!
      新图像.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5: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长流 于 2013-4-18 15:52 编辑

         
           斜面槌头的功能与使用 (三)
                  
老赤马
       利用斜面槌头还能完成下述功效:
   一、如①球在二门二号位,⑨球接应又没有成角,要想打掉一号位的②球,双球还要过二门得分。
   二、如①球在三门二号位,要想打掉三门一号位的②球,双球过三门得分,且①球撞柱得分,那么斜面槌头就发挥了作用。见图:

发表于 2013-4-18 1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晚上好!我刚注册成功!

点评

祝贺您注册成功!谢谢光临!欢迎参与!  发表于 2013-4-18 21:39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妮 发表于 2013-4-18 19:48
大家晚上好!我刚注册成功!

          祝贺您注册成功!谢谢光临!欢迎参与!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3: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斜面槌头,利用缩杆技法。击打门前门后双杆球时正击正缩(前面帖子已介绍)横拉擦打是偏击偏缩。自球撞在他球中心点左侧1厘米处(向左横拉)手法是顿击。击打前槌头翘起0.8厘米,槌尾着地。用爆发力击打自球便达到图中效果。动作要领非常简单,一学就会。
                          ——老赤马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3: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长流 于 2013-4-18 23:32 编辑

         
    如未过二门的③球在二门后10厘米,未过二门的①球在二门前40-60厘米;用斜面槌头,槌头翘起0.5—0.8厘米(千万不要超过1厘米)击打时运用顿击手法,使①球过二门撞击到③球回缩至二门前约20厘米成双杆球,闪送③球过二门得分,自球用两杆球完成进攻白方的任务或过三门得分、撞柱得分。再如未过三门的①球在三门后40—60厘米,已过三门的③球在三门前10厘米,同样用顿击手法击打门前的③球,①球过三门得分,回缩到三门后成双杆球,闪③球撞柱得分。自球用两杆球攻击对方或撞柱得分。
                                                                                   ——老赤马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23: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面槌头的功能与使用(四)
                                  老赤马
   《2011年规则》取消了撞击球双杆球,但撞击球双杆球还是能起到重要作用,那就是派遣王牌球战术。如①球距压线的③球1米,②球距③球30厘米,距边线30厘米。①球若要粘③球把握性很小,只有打掉②球,为③球造角。如果使用斜面槌头便可完成此项战术任务。具体运作是:利用斜面槌头击打横拉双杆球即可。如图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网友老炮兵回帖   
    在高老师的指点下,最近几天进行了练习,昨天做了一次实验,分别用90°、68°击球面,两球距离30cm,瞄准点选在他球的边沿,各进行了10次擦边练习,测定了各球落点的坐标,其情况如下图所示:

   说明:
   —— 图中球门为二门;
   —— 两种方法,瞄准点相同,击球力度相同;
   —— 两者相比,平均分球角,68°击球面大于90°击球面;平均距离,90°大于68°。
   —— 68°击球面确有大于90°的分球角。
   由于刚刚练习,精度不高,误差较大。准备对不同距离(两球距离)、不同瞄准点做进一步的实验。
   希望老师进一步介绍具体的打法,最好附有相应的实验结果。
   再次表示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长流 于 2013-5-14 22:40 编辑

  老赤马:
             您计算的十分精准!
    使用斜面槌头,运用缩杆技法,正击正缩,自球反向回缩角度为170—180度(甚至大于180度,撞点稍偏所致);运用缩杆技法击打横拉擦边,是正击偏撞 。改变了自、他球的撞点,(自球要撞在他球中心点的左侧<右侧>1厘米处)才能击打出横拉的效果,完成战术任务。

         
斜面槌头的功能与使用(五)
                 老赤马
             斜面槌头的功能很多,现介绍正击偏缩的击打效果。如①球、③球在二门后待过二门,普通槌头要想①、③球过二门,恐怕难以实现。使用68度斜面槌头击打轻松完成。再如①、③球在三门后待进三门,用同样击打方法即可完成,①球还可撞柱再得2分。尤其在收杆球时再得2分或在三门的球势再得4分的情况下,斜面槌头便发挥了重要作用。见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长流 于 2013-4-23 14:53 编辑

                门球技术击球方法的应用与练习(一)
                             
  作者     老赤马
      
优秀门球运动员站姿、握杆、击球动作规范是门球技术水平成熟的标志和检验标准。击球姿势正确,击球质量相对就高。击球质量高,命中率就高,命中率高,比赛的胜率就高。这是门球站姿、握杆、击球、胜率、比赛成绩的辩证关系。
优秀门球运动员技术全面,掌握多种击球手法(也称杆法,下同。)根据比赛需要来施用各种手法。像比赛中粘打边线球、“拔钉子”、闪顶压线球、闪送球到位、自球到位、轻打,轻溜、巧打门前门后双杆球等等。我们把多种击球手法归纳为五项,分别是平、切、顿、挑、推。现在向球友们一一介绍:

    1.平打:这是我们大家常用的一种击球法,最为普遍。虽然站姿、握杆、击球动作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属于平打,在此就不做介绍了。
    2.下旋球:(也称下切打)下旋球的作用是对2-3米距离的目标直线撞击;或自、他球相距2-3米、与边线平行,距边线10-20厘米。下旋球就是一种有效的攻击手段,是门球赛场上常常遇到的情况;一个很好的擦边球打过去,距目标2-3米的距离、甚至1米远没打着;好不容易打出个双杆球来,一杆没到位,差1、2米的距离,续击不中,痛失良机。这是每个球员都不愿意遇到和看到的事情。究其原因,除心理因素外就是击球手法单一。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使用一种击球方法(平打)。打完了还认为是场地不平,溜球了,拐弯儿了。自球不出界,为对方提供了炮弹;出界了,双杆球白搭。有可能因为这一次失误造成败局,输掉比赛。
    下旋球更适用于和对方压线球换位,可做到他出我留,以便在下一轮次进攻时占据主动。用平打有可能是我出他留。下一轮次己方出现断号,给对方创造先手、王牌球的机会。如果自球力小了,留在他球前面,马上就给对方提供了炮弹,后果很严重。这在大型比赛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可见下旋球的运用凸显重要。
    下旋球的功效还在于纵向闪击送球法,也称下切送球法。门球运动有“送球到位是灵魂之说”派送先手、王牌球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就是送球到位。运用下旋方法闪送的球能产生回旋力。它的优势在于送球到位率高、不易出界、简单易学、便于掌握。运用下旋方法送球,具有初速快,受回旋力的影响,会逐渐减慢速度。越接近目标,速度越慢。接近目标时,球基本上停止滚动。这样就可以减轻下一杆击球员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给其创造了好的击球条件。下旋方法还可用于闪顶对方压线球出界,己方球留在界内。造成对方球进场、压边困难。是击打技巧球最有效的杆法。战术功效还有一石二鸟、闪调擦边、闪调门前门后双杆等。
    动作要领为:面对自球,站正瞄准。放杆时槌尾翘起,离地面约1.5厘米。击打时向后撤杆,保持槌头前低后高。槌头击点在自球中心点上方0.5厘米处。也就是自球的4.25厘米处(从地面算起)槌头端面从自球后上方、向自球斜下方快速摩擦击出,产生回旋力。击球动作完毕,球槌先槌头后槌尾落在地面上。
    下旋球用途广泛,他可以轻进一门,攻击一角附近的目标以及集结在三门前后的目标或轻进一门,擦击6米线上的接应球攻击三门前后、四角、四线的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水长流 于 2013-4-23 14:54 编辑

  有网友问下旋球和顿击的区别在哪里?
高老师答:下旋球和顿击手法截然不同:
   (1)球杆的放置:击打下旋球球杆前低后高;顿击手法是前高后低。  
   (2)击点不同:下旋球击点在自球中心点上部0.5厘米处《自球4.25厘米处,从地面算起);顿击击点在自球中心点上,(3.75厘米处,从地面算起)。
   (3)击球力法不同:下旋球是自上而下向自球斜下方快速擦打,使自球产生回旋力;顿击则是使用爆发力,向后撤杆不超过10厘米,杆尾搓地而行,击球完毕,槌头即刻停止运作。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6: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旋送球的要领与打法
   下旋送球也称下切送球法,(之所以称为法,只是一种击球方法的简称而已)
    动作要领为:捡拾他球,面对闪送的方向、目标。这一点很重要,有很多球友送球是大概其。这样做,送球往往不是左就是右,要不就是不到位或超过目标,达不到战术要求。更有甚者把先手、王牌球送出界。送球到位给己方下杆队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击球条件。例:1球送王牌3球去打十几米外靠近边线的4、6球,差2米多,自球再去接应,一是接不到,再就是接过了,离对方球近了。造成3球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迫使教练员改变战术。如果将3球送到离对方球半米左右的话,3号队员击球时心态放松,成功率肯定高,能轻而易举的完成教练员的指令。

    接着说打法:放好他球后,槌头前后对正自球,槌尾翘起2厘米,向后拉杆,保持槌头前低后高。击点在自球中心点上部1厘米处,向斜下方击打(俗称斜切)。击打结束时,槌头、槌尾先后落地。
    这样击打他球初速快,受下旋力的影响,会越来越慢。到位率、成功率很高。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8: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技术击球手法的应用与练习 (二)
                                                                        老赤马     
     3.上旋球(上挑打、提拉打)
    击打上旋球是利用槌头端面与球体快速向上摩擦,使自球产生旋转。自球转动速度加快大于球体滑动速度。

    上旋球击球手法适用于击打边线球(指距边线10-20厘米左右的目标,自球距目标最好不大于5米。)上旋球球速虽然不快,但它有一定的前冲力。运行轨迹为直线,能克服场地的不平。命中率较高,击中目标后,自、他球不易出界。赛场上称之为粘打边线球。演练成熟后,可在比赛时大胆使用。倘若击打成功,一定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威慑,并可藉此机会扭转战局,为比赛获取胜利奠定基础。新规则实施后,运用上旋球手法可击打出门前跟进双杆球。
    动作要领为:面对自球,站正瞄准。放球杆,槌头上扬0.5厘米。击点在自球中心点下部1厘米处。(自球球体2.75厘米处,从地面算起)槌头自下而上挑起,作用力是向自球斜上方提、拉。
    另一种上旋球击打手法是击打自球中心点上面0.5厘米处(自球4.25厘米处,从地面算起)他的作用力只有拉,没有提。效果不如前面所示。另外击球姿势不如前面所示潇洒。选用那一种击球方法,请您随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3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