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066|回复: 8

我的镇江赛后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 10: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长江电 于 2013-4-2 11:10 编辑

第一段:
小泥巴的《赛后总结》讲到了很多,都是肺腑之言,我也有同感。由于镇江天然草地与澳门场地的大大不同,所以很多经验是用不上的。就像亚锦赛时,曾今参加过上海高东世锦赛的人员,他们对上海和澳门的评价也是完全不同,比赛的经验也是大部分都用不上的。由此可见天然草地的比赛随意性很大,因为场地的不同导致的三个比赛感觉是完全的不一样。相对而言人造草地的区别就很小了,归根结底:外出比赛根据场地选用不同的技术以及制定不同的战术才是门球比赛之道。

点评

说的很对,支持  发表于 2013-4-11 13:09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北京阿宏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4-2 10: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出比赛根据场地选用不同的技术以及制定不同的战术才是门球比赛之道。”总结很深刻值得鉴戒!

untitled学习.png

161432qcfricr33rppgau7.jpg

点评

谢谢姐姐的回帖。认识您很高兴!  发表于 2013-4-2 11:2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电 于 2013-4-2 11:11 编辑

第二段:
       具体到自己的比赛情况,有收获有遗憾。
       因为赛事的顺序是先单打,后双打,最后团体,所以我的状态也是随着场地的不断熟悉,以及观赛后的不断总结才会进入到佳境的。虽然是提前半天达到镇江的,但是由于各种的原因,我适应场地的时间有限,所以只对场地的力度、方向、跳跃程度进行了熟悉。而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战术策划,不过用11规则打天然草还的确是头一次,也是边打边琢磨。我小组赛只有三个人,每人只有两场球。结果小组赛第一场意外失手,一胜一负,单打止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电 于 2013-4-2 11:11 编辑

第三段:
      之后我第二天一场球都没有,只有看别人打球的份了。也许是第二天没球的缘故,我居然做了5场裁判,3场记录,倒是很新鲜的事情。顺便从另一个角度从新对此次比赛审视了一番,对第二天的双打和团体赛制定了相同的战术————保守疗法。因为场地的平整度、草的粗细程度、草丝的密度、以及草地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这四项都是无法预料的,比赛过程中技术方面的偶然性太大了。才不得已制定了如此的战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单打小组赛失利的那场就很典型,开局强行冲二门的战术失败后,依然利用我的老一套,两个擦边球从三角打到二角,控制局面后,最后5分钟,被对方仅剩的一个8号给破坏了我的优势,当然也怪我没有对此种场地战术进行细细研究所致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段:
       双打的小组赛也是波澜不惊,三战三胜,除了第二场的点球大战略有波澜外,直到决赛都是使用的保守战术。决赛虽然失利,不过有了小泥巴大哥这样好的搭档也就不算什么了!团体赛的情况基本如我赛前的预料的一致,也是小组赛略有波澜而已。决赛的战术可谓保守之极,我打球这么多年都没有这样干过。不得已而为之啊!虽然打球十余载了,但是干团体教练的活儿却是屈指可数,团体赛我做教练也是完成了我的一个愿望吧!虽然单打失利,但是我对自己的比赛状态是满意的。
       我还有一些比赛的花絮趣事与网友分享:小组赛第一场我冲二门四次不中,但是第二场冲二门6次成功5次这都是场地不确定造成的,并非自己技术起伏太大所致;比赛共三天,第一天两场球、次日没有球打、第三日共打了14场球,自己的体力、心态以及对陌生场地的适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是不虚此行了。(完)

点评

这个比赛没有压力,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发表于 2013-4-11 13:52
我们团体打出好成绩关键是你教练好,所有我们队员心情也好,呵呵  发表于 2013-4-11 13:1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再扯一句,镇江天然草比赛与澳门亚锦赛没有任何可比性,因为赛事规则、器材、场地状况、编排等等都不一样。
发表于 2013-4-2 1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好得很!
赞.gif
发表于 2013-4-2 12: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好,技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战术的不确定性,随机应变,快速适应,这才是用心打球。
发表于 2013-4-2 2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战术的不确定性,随机应变,快速适应,总结很深刻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27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