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855|回复: 4

跳球问询丹江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1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跳球问询丹江口
董振山同志,关于跳球的论述,大大辛苦了。也使我想起了一个有关跳球的往事。
1990年4月,湖北省门球赛在丹江口市举办,我随黄冈代表队(麻城县队),前往参观学习。那天,丹管局2队VS十堰市队,5#击球时间到,红队(十堰)2分领先,6#进二门得1分,中距离擦顶8#,得以落位终点柱前,送8#撞柱,反败为胜。我随后采访6#击球员谢淑琴同志,得知,跳球技术在该市发展普遍,人人能打跳球。
1989年5月,中国门协负责人黄帼会同志,赠我一本《门球运动参考资料》,是门协调研组(孙翼平为组长,包括刘淑芳、刘得新、梁安海、董炳文和杨继智诸位)写的1988年全国门球赛的调研报告,这个报告写得很好,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调研结论的第二条是“打长距离擦边球、撞门柱转移球、打跳球(擦头皮球)、打门前双杆球,使用率和成功率都很低”。我当时已接触跳球,引起了我的关注。
不知丹江口市跳球现状如何?谢淑琴同志还在打球吗?

点评

楼主的思考与时俱进,切合当前门球技术的发展。  发表于 2016-8-7 16:22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15: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跳球” ,即辞海同志所说的擦顶球。读辞海同志帖引起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7 16: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门球者一旦掌握了擦边球、擦顶球的技术,便会战无不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7 16: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长距离擦边球、撞门柱转移球、打跳球(擦头皮球)、打门前双杆球,使用率和成功率都很低”。我有同感,但是我以为这几种球还可以排个队。

长距离擦边球, 因为只要不跑空,总能使自球前进一段路,这是有利的。所以使用率较高一些,自球行程大于被撞他球的行程,就算成功,但是要超过他球的两倍或多倍就很难。
撞门柱转移球,当自球近门,他球在门后不远处,但直接打不到时,有人想通过撞门柱获得双杆,反正没有成功也不吃大亏,所以也能看见有人在正式场合使用。
门前双杆球,机会较少。
打跳球,难度最大,因为控制自球跳起已经不容易,还要落点误差不超半个球径才有意义,所以顶级比赛也鲜有应用。
    我作为一个普通门球爱好者,只想等到看见高人们常用,再下功夫学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