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少花钱多办赛事。
昨天看到灿烂网友发的帖子——节约办赛事行得通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很值得讨论。我在跟帖中已经表明态度:行得通,而必须这样做。
目前我国的赛事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中国门球协会主办的中冠赛系列赛及总决赛,每年大约七八次、十来次。报名费标准最高、要求统一食宿标准很高、没有裁判的要交裁判费、承办单位还要向中国门协上交有关费用,总之这种赛事费用最高。但是,它的规模很大,涉及面很广,影响深远,对中国门门球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不能不办,而且还要越办越好。问题是能不能把费用降低点,让参赛者少花点钱呢?我看是可以的。一是中国门协少收点,二是找大的商家冠名给与实实在在的资助。
二、中国老年体协和各地老年体协办的赛事,次数不多,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福利性。比如我们兵团,每年都有一次老年门球赛,吃住由兵团老体协解决,交通费由参赛队所在师市解决,打球的人一分钱都不花,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也有弊端,次数少,一年只一次;人数限制,毎师只七人,少数参赛的很高兴,多数不能参加的确怨气很大。怎么办?我的建议是: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国家用于老零活动的费用会逐年增加,这样的赛事也应多半一些,不过大的赛事不定定稿全包,适度补贴就行了,把省下的钱用于基层多办些小型的赛事,让更多的人都能参加些免费的赛事,这对活跃老年门球活动是有好处的。
三、门球产业公司办的赛事,如:中国门球球王争霸赛就是这样的赛事。它是很受门球人青睐的、规模较大、吸引力很强、对中国门球的改革探路做出贡献的几大品牌赛事之一。他不强求食宿统一,一般为七八十元,最多不超过百元;它的报名费也不是很低,但凡是会员要减一部分,并且不是主办单位全拿走,而是大部留给承办单位用于赛事本身;它不收承办费,而且还以冠名的名义给承办单位一些钱。这在一定成度上就减轻了承办单位和参赛人员的经济负担,像这样好的赛事,现在摆在它面前的是红更多绿灯少。为此我建议:中国门球的领导层面和广大球友给点支持,让类似的球赛继续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多,越办越好。
四、一些门球俱乐部举办的赛事,如:海南候鸟门球俱乐部,它办的赛事是和旅游结合在一起的。现在北方有不少球友,冬季都想到海南休闲、旅游、打球,猛一看费用不低,但仔细一算,这种休闲、旅游、打球结合在一起的活动还是比较花算的。而且,还要看到这种球赛已经孕育着商业运作的因素,为着门球将来向商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探路。
五、就近的、小范围、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小型赛事,如:京南网友赛。去年我曾参加了这一赛事,它搞了个“三不四自”原则,即:不收报名费、不发奖金纪念品、不请客;自愿报名参赛、费用自理、自带裁判、安全责任自负。不花多少钱,大家也玩得很高兴,不是很好嘛。我认为这样的赛事,要到处办、经常办,让广大球友每年都能参加几次不花钱的赛事,这对活跃门球运动、增强门球吸引力、推动门球发展很有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