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268|回复: 2

试谈“闪击”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8 0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谈闪击训练
作者:赵玉书
闪击训练,一般应遵循由近到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就闪击的作用(目的)而言,可分为实用(或称技巧)型闪击和杀伤(或称攻击)型闪击。
【第一、 实用(技巧)型闪击】。多用于中、近距离,是为达成某种战术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富含技巧性的技术操作。主要训练内容应有:
    1、正磕换(夺)位。一般多用于靠近边角或球门附近,使用己方(或对方)球把对方的邻号球磕顶出界,实现换位夺势。磕顶的距离从几十厘米到2米左右。如(图一)(AB)所示:球撞击球,用球把二门1号位的球磕顶出界,球留在界内,并占据原球的位置。球过二门后返回靠在门柱上,为球制造过门双杆球。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4706.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988.png
    这种闪击,要视两球距离适当施力,务使一出一留,换位夺势。尤其在人造草坪场地,边线多为一条浅沟,界外球进场很容易卧入沟内(恰好压在线上),正磕换位时更应注意施力的掌握。
2、侧闪留球。这是一种常用的一举两得的闪击方法。瞄准对方靠近边线或压在边线上的球的里侧,用己方或尚有利用价值的对方球做炮弹,适当施力侧闪,把目标球侧闪出界,让炮弹留在界内,并为实施下一步战术——送位、接力、搭桥、避险等——预做铺垫。侧闪的距离一般在几十厘米到2米左右。如(图二) :球用球把球侧闪出界,球恰移到门后,为球过三门后撞柱预做准备。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850.png
   (图三)球用球侧闪球出界,球恰到球附近,球再为球接力。轮及球起杆,即可利用闪带和擦边向二门发起攻击。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520.png        (图四)球用球把球侧闪出界,球留在界内并移至靠近三角的球旁边。然后调头侧撞球,使球出界,自球留在界内恰停球附近。。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911.png   3、侧移制角。这是一种自助式的技巧球。门球比赛中,许多情况下在杆队员所能接触到的数量有限的几个随机分布的他球的位置,不能为实施下一步的战术提供有利条件。这时就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施以技巧,创造条件,为我所用。如(图五) :球闯过三门后,拟撞柱抢分。附近只有两个球贴近边线。4号队员先轻粘离边线最近的球,用球侧挤球,使其移动后为自己制造擦边靠柱的合适角度,然后擦球奔向中柱。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354.png
(图六)球拟向二门发起强攻,但两球的接应制位均不理想。5号队员便自助制角——先撞击球,用球侧闪球,将其移至合适的角度,再擦球奔袭二门。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484.png
4、自助门双。2011新《规则》规定:每场比赛每支球队只有两次门双杆的使用权。在限双的前提下,每一名击球员都应刻苦钻研、熟练掌握自助门双杆的技能。在需要又可能的时候,机智灵活地利用球门附近的随机球,自己为自己制造过门双杆球。如(图七) :移山填海”——②球撞击门前球,用球侧闪球,使球移到门后正对自球,再过门打成双杆。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801.png
   (图八)移球靠柱”——①球先撞击球,用球侧闪球,使其移动后贴门柱,再擦球到门前,最后过门的同时撞击球成双杆。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786.png
   (图九)移球制角”——此例类似于(图八),只是将球侧闪到门前的合适角度,再打成侧撞分球过门双杆。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2151.png
   (图十)先礼后兵”——遇到类似情况,可能有多种打法:一是球轻击球,用球侧闪球过门后正对自球,然后过门打双杆。二是若距离、角度合适,控好力度,正撞球,让球移动后把球侧挤到门后,再打过门双杆。三是三个球都位于门前正中,且距离适当,可正面撞击球,利用球被撞后的移动(冲击)力把球正顶过门,闪击完球后,再打成过门双杆。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324.png
    自助门双杆的情况复杂多样,无法一一列举。关键在于击球员能否在短暂的时限内,机智灵敏,迅速反应,看出名堂,理出头绪,娴熟操作,磕闪适度,做到无中生有,平中出奇。
5、刁角送门。闪送己方球过门是常用技战术之一。有时因为他球的位置或撞击后自球的落位不当,造成角度很刁,闪送有一定难度。加上比赛时间、双方比分、操作时限、闪送后可否出界……等条件的制约,这种刁角闪送往往就成了一项时间短、任务重、操作精、要求高、甚至能决定胜负的特殊活儿,决不可小视。训练时,可在门前几十厘米至2米左右的范围内,由近到远、由易到难,先练空心(即不碰撞门柱)闪送,再逐步增大难度,苦练必须侧撞门柱才能闪送过门的球。刁角闪送过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瞄准点的选择,击打方式的不同和施力大小的把握。丝毫的误差就会造成要么撞柱即停、要么撞柱弹回或擦柱而过的不同结果。
6、帮一把闪。在闪送己方球过门时,由于某个操作失误,常造成堵在门中或顶在柱上过不了门的现象,既不利于继续闪送得分,也妨碍自球顺利通过球门。这时就需要再帮一把:一是用己方仍需闪送过门的球采用正顶跟进或擦顶捎带的不同闪击技法使两球同时过门得分。二是利用对方球帮一把,不涉及得分时,技法同前。涉及到得分时,则采用侧闪分球技法务使己方球过门得分。具体操作的要点与刁角送门相似。
7、坐地炮闪。自助门双杆,有时因条件限制,必须使用对方球,甚至要使用对方的邻号球,处理不当,有较大风险。这时,就要采用坐地炮闪的技法,果断处置,不留后患。如(图十一)所示 :球利用对方的球以移山填海的技法为自己制造过门双杆,打成双杆后,用球对准球,正瞄、正打、正顶,球被闪出界,球留在界内。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688.png
  8双飞燕闪。情况同上:当不得已必须使用对方两个球自助门双杆时,打成双杆后就应采用分道扬镳的双飞燕技法,侧瞄正闪,达到类似于一次闪击完成两次闪击任务的效果。如(图十二) :闪,两球双飞出界。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4587.png
坐地炮双飞燕闪的操作要点是要视两球的距离,选好瞄准点,施力要适度,否则就会当场出丑,引火烧身!
    9、一石三鸟。一石三鸟是典型的侧闪取利技巧,对客观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只有当有石可用、有鸟可取、且距离角度适当时方可采用这种打法。技巧性更强,操作更需严谨细腻,如(图十三) :球利用球,采用一石三鸟技法,连续打掉对方4个球。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178.png
    【第二、杀伤(攻击)型闪击】。这是一种针对专一目标,定点清除,极富杀伤力的强攻手段,也是每一名队员必须认真刻苦练习的基本功。
    1、一对一闪。这是杀伤(攻击)型闪击最基本的训练项目。在靠近边线处设置单个目标球,练习闪带的距离从5米左右开始,逐步加大到8—10米、15米左右、20米以上。既要练面对边线的垂直正闪,又要练侧对边线的不同角度闪带。
2、“同色球闪。在靠近边线处设红、白两个目标球。两球的间距开始时30厘米左右,尔后逐步缩小到10厘米。练习闪带的距离同一对一闪。要求击球员以红球对红球、白球对白球的方式进行同色球闪带。还可把相距20厘米左右的红、白两个目标球设在门球场地某角的一条边线上,通过变换闪带距离、角度(最后目视两个目标球的间距为10厘米左右)增大训练难度。如(图十四)所示: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6.png说明:练习同色球闪,通过转移闪击点,增大距离,变换角度,缩小两目标球的间距。
    3送加带闪。比赛中经常遇到如下情况:为抢分或避险,门前的己方球必须闪送过门,而这时又有对方的邻号或先手球在门后待攻在势——不送是隐患,送则入虎口!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闪送过门的己方球与门后的对方球恰在一条直线上。就应采取送加带”——既闪送己方球过门,又同时闪带对方待攻球,既得分又攻击,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练习送加带闪可从门前1—2米开始,逐步加大距离,适当变换角度,最后从四角区沿三线在不同角度瞄准三门及门后的目标球(设在门后5米左右到10米)练习远距离送加带闪击。
    4、擦中柱闪。在门球场地两条相互平行的边线(一线与三线,二线与四线)上,分别设置闪击点和目标球,有意使闪击点和目标球的连线尽量靠近中心柱(留5—10厘米的空隙),粗看好象中柱对闪带有些妨碍,实际是让炮弹紧擦中柱,呼啸而过。如(图十五)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541.png说明:闪击点和目标球的具体位置,两者间的距离都可灵活变换。无论怎样调整,都应体现似挡非挡,擦柱而过。除擦中柱闪外,还可练习擦门柱闪(见图十六)和擦球边闪(见图十七)。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275.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44.png 5、连环炮闪。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就是利用两到三颗炮弹以多种技战法向特定目标发起连续闪带强攻。训练的距离一般应从15米左右开始,逐次抵近。如(图十八)双炮闪A球用BC球闪带D球。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113.png
(图十九)闪、擦闪A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412.png球先用B球闪带D球,然后擦C球靠近D球,再闪带。
(图二十)三擦闪A球分别擦BCD三个球逐步向E球靠近,最后闪掉目标球。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801.png
(图二十一)擦、跳闪跳、擦闪A球先擦顶B球靠近C球,并用BC两个球闪带D球。   A球先用B球闪带D球,在擦顶C球靠近D球进行闪带。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9.png说明:连环炮闪的训练方案可塑性很大,各靶球(炮弹)和目标球的设置(位置、距离、角度等)应本照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的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6、大刁角闪。比赛中经常看到最后一杆球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远距离、大刁角强闪送门或远距闯门、撞柱等高超技艺连得数分,取得胜利的精彩场面。大刁角闪就是为此而设计的一种闪击训练方法。如(图二十二)所示 :从二门后3米处开始至三角,沿二线均放10个球,强闪送三门。从三门后3·5米处开始至一角,沿四线均放10个球,强闪送过二门。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33.png
7、钻胡同闪。就是在闪击点与目标球的连线附近(距离连线5厘米到20厘米不等),离目标球从10厘米---几十厘米---1米左右的地方设置2—4个平行或斜向的制盲球,用以干扰击球员对目标球的观察、瞄准和闪带。通过训练,最终达到射出的炮弹不偏不倚,钻胡同而过,丝毫不差,直击目标。如(图二十三)平行制盲的钻胡同闪。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113.png
说明:ABCD是制盲球,可放一组AB两个球,也可放两组ABCD四个球。制盲球与目标球的距离应灵活调整。
【第三、关于闪击方法(姿势)和准确性问题】。当前,采用较多的闪击方法(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斜向踩球、垂直(正向)挥杆的正闪法;一是正面踩球、斜向挥杆的侧闪法。两种闪击方法各有所长,难分高下。我个人对这两种方法都曾做过练习和体验,并写过一篇文章《正、侧闪带之比较》(已发到网上),从瞄准难易度、踩球稳定性、闪带准、力度、全身协调性等几个方面做了分析和比较。最终得出的结论(个人看法)是:从总体看,侧闪稍优于正闪。具体到每个人,究竟采用哪种姿势?只能因人而异,因习惯而定。在门球赛场上,无论哪种闪击,你都能看到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也不乏三、四个炮弹闪不掉一个目标球的可悲场面。
个人认为:关键在于你开始打门球时学了哪种姿势,并在尔后的长期训练、比赛实践中真正适应、喜欢、熟练、习惯了哪种姿势。击球也好,闪击也好,姿势都可以改变,但不能轻易改变,要尽早尽快定下一种最适合自己,操作起来觉得最方便、最顺手、最得劲儿的姿势,基本姿势的选择,不能朝三暮四,变换不定。迄今为止,还尚未见到过有哪位选手在赛场上一会儿这样打、一会儿那样打。每个人只能有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习惯的打法。
    关于闪带球的准确性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其实,所有打门球的人都知道,无论正闪、侧闪,提高命中率的关键是12个字——瞄的准、击的正、心态平、切忌猛。
    ★瞄的准,是确保闪带双飞的基础和前提。会打门球的人做到这一点都不难。但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一是所谓瞄准、瞄正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视觉误差、习惯性动作的偏差率各不相同,因此,瞄准、瞄正就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实践中不乏这种情况:甲认为瞄的很正了,乙确看着明显偏左或偏右,可闪击出去的球确能不偏不倚正中目标。赛场上也经常见到,一个队员瞄准,教练或队友在目标球处指手划脚,帮助纠偏:向左点!槌尾再向右挪一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二是闪带球(其他门球技术也一样)的最高境界是——跟着感觉走!许多门球高手闪带球基本上能做到指哪打哪,百发百中,弹无虚发。这种令人称奇叫绝的过硬功夫是怎么来的?是他们在常年累月的认真刻苦练习中,逐渐摸到了基本规律,悟出了个中奥妙,练就了特定的程序和习惯,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化的操作模式——所有这些因素的积累、沉淀、浓缩、升华……最终在他们的头脑中生成了一种为我所用、唯我适用的灵性直觉。比如:身体站立的姿势、高度;两脚的放置、角度;脚掌或脚趾的哪个部位触及、抠压自、他球的部位、力度;握杆的部位、长短、手形;槌头摆动的时机、幅度、速度……等等,他们都能在短暂的瞬间凭着自身灵敏的触觉迅速寻找并锁定特有的感觉。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高手闪带球,很随便、很轻松、很潇洒,拣起他球往脚下一放,紧接着叭!的就是一杆,干脆利落,场外观众立即鼓掌叫好!是他们不认真吗?非也。不认真怎么能杆起杆落,闪带双飞?这就是所谓的跟着感觉走。那种感觉只有他自己才拥有,才深知,才熟练。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在门球界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每一项技能的提高都没有什么捷径可循,必须牢记:多练找要领,苦练摸规律,巧练识诀窍,精练悟感觉。
    ★击的正的问题,无庸赘述。挥杆击打前的各项操作再严谨再细腻,最后这一击才是决定闪带成功与否的关键。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有些人在挥杆击球的同时总爱习惯性地瞬间转移视线——看目标、看球路或看旁处,最终闪带不中且偏差较大就不足为怪了。
    ★心态平,切忌猛,是紧密相关的。平时大家见到球王、高手都不约而同地向他们请教技术、打法、诀窍,怎么握杆,怎么站位,怎么挥杆,怎么用力……等等。我的看法是:这些东西都是表象的、浅层的,最应当学、也最难学的应当是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良好、平和、淡定的心态。他们把比赛看的很恬静、很淡然、很平常,跟谁打都一样,既是对手,又是球友,每一场比赛都是相互学习、切磋交流,不畏强,不欺弱,认真打好每一杆球,赢就赢得光明正大,输要输的落落大方。从不抱那种还没上场、还没开打就心里一口咬定我一定要赢!我非赢你不可!的异常心态。就拿闪带球来说,我仔细观察揣摩过一些球王的临场操作。他们都是依据战术要求,闪带距离、角度和场地特点,不急不燥,不火不猛,因球施力,恰到好处。不象我们有些同志,好容易抓到一个闪带对方关键球、扭转乾坤反败为胜或制对方于死地的机会,便咬牙切齿发狠心,横眉怒视目光逼人,大幅挥杆,猛然加力,击出去的球响似炸雷,快似火箭。闪中了大喊大叫,连蹦带跳,闪不中捶胸顿足,无地自容。
    心态一失衡,肌肉必紧张,肌肉一紧张,动作必变形,动作一变形,必然出偏差——你的球还能打的上、闪的准吗?!
    【第四、有关问题。】
    1、闪击训练比起其他训练(如:撞击、制位、造双、擦边等)更累人,更辛苦。闪带球十几杆、几十杆下来就会浑身发热,甚至出汗。但不能因此而轻视、逃避甚至少练或不练。要切记——闪击(带)是当前三种主要强攻手段之一。
    2、闪送、闪带球训练,初期可固定闪击点(即自球不挪位),不计时(每一杆不计10秒)。这样便于揣摩要领,修正瞄点,反复体验,总结经验。尔后的训练就应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一杆都严格按10秒计时操作。
    3、实战中有一种拆桥断路、舍卒保车自杀闪”——因某一失误,使己方球落入对方射程之内,为其构成接力引向,搭桥铺路。这时就要使用己方球以自杀方式闪掉这一祸根。成功与否常能起到一球决胜负,一杆定乾坤的作用。

发表于 2013-10-10 0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ooooooooooooooo
发表于 2013-10-10 09: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ooooooooooo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