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1-2-12 11:39 编辑
在门球比赛中,设障堵截战术应用尚不普遍。主要原因是,此战术对击球到位技术要求高,如到位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想效果,还容易为对方搭桥铺路或做弹,弄巧成拙,贻害无穷。因此,往往用过几次不见成效,或适得其反,就弃之不用。长期不用,便使其逐渐淡出战术思想,甚至当出现“堵截”成为唯一有效制胜的局面时,也忘记使用。其实,此战术,运用得好,效果明显,尤其是终局使用,常收“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摒弃“宁撞十米远,不打一米(落)点”的信条,那是技术畸形者的经验。只要平时多练击球到位,提高到位精确率是可能的,设障堵截战术,也是完全可以在比赛中普遍应用的。 堵截战术,简言之,就是给对方击球、得分、接应制造困难。具体说,有四个方面,即封堵球门、遮挡撞柱,阻碍挥杆和破坏接应之路。 上图是开局不久出现的局面。1球站位不好,距二线约1米,2球撞击1球,自球出界,1球落门前约20厘米处。4球、8球再打,都没打中1球,落二门后。9球轻进一门后,封住10球进一门之路,保护1球进门打掉4、8球,要比去打1球过二门,效果要好。这类似打仗,派出部分兵力阻击打援,保障主战场取胜一样。9号球就是这样的“兵力”。但注意,9球距一门柱25厘米左右、正中稍偏左为好,千万不能偏右,否则,10球擦左侧进一门,可到二门附近,后果严重。(9球出界仍有续击权)
右上图是中局出现的局面,面对9球进二门后可能有双杆,或擦打1球,到三门前打掉10、6两球,再进三门,打掉4球的不利局面,轮到界外8球起杆,8号击球员轻击自球,在9球瞄准线后30厘米压线,9球若轻粘8球极易出界,不打又阻碍正常挥杆击球。这一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效果非常好。如成功,接下来,10 球擦6球打掉1、3两球,白方形势大好。
到了终局,堵截战术应用的机会更多。比赛还有50秒,比分15:17,白先。2号起杆,根据场上形势(右上图3)白方能够保持胜局的唯一办法,是完全阻断5球到三门前接应7球之路,使7球不能得分。白方教练指示,2球打在5球前,距5球越近越好,防止5球越顶而过。然后4球进场,再进一步封堵。这样,5球进场,也只能打到距4线10米,且靠近3线处的某点。或者打到一门附近。这样,7球想再得三分,使红方反败为胜,难度就太大了。
比赛时间还有20秒,比分15:16红方领先,(左图4)2球撞柱满分几乎没有悬念。论及1球起杆,红方唯一能确保胜局的办法,是1球进场落位靠近中心柱2球一侧,阻挡2球撞柱得分。虽然难度较大,(应该说,比7米撞击距控制线20厘米的球,还要容易一些)且有一定风险,如果到位不好,会给2球搭桥,让2球得分更容易,但这是唯一的选择,成功与否,就看1号的基本功了。 除以上图示的几种情况外,设障堵截战术应用的情况还很多,比如,在终场将要进二(三)门的本方界外球,打在二(三)门前,阻挡对方球进门得分(或逼迫对方送分);把本方界外、或界内不能得分的球
,打在对方闪柱一侧,以妨碍对方闪柱得分,特别是当对方有多个距柱较远的球,待闪柱得分的情况下,此法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