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庄子游

门球技术新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7 21: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力学理论就可以解释。但很费一番功夫。
发表于 2013-2-4 2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庄子游 于 2013-2-10 21:03 编辑

最近有的球友提出门球技术的新概念
那位提出?在何处可见原文?盼告。
千里冰封老师的介绍;在门球瞄准技术中,须把三维空间简化成二维空间,降低瞄准难度,以便瞄得准,就必须建立瞄准面,在瞄准面中瞄准。瞄准面和自球表面相交是一个圆,对着球员一侧是一半圆弧,取其地面上以3.75公分(击准点)的点为中心的一段圆弧我们称之为“击点弧”,我们知道,这个圆弧上的点和球的中心的连线都在瞄准面内,其水平投影和瞄准线重合。因此击球点只要落在击点弧上,球槌給于球的冲力的水平分量就一定是瞄准线方向。球在冲力的水平分力的作用下击一定沿瞄准线方向运动。如上回复。希望您能满意。本人将就瞄准面 瞄准线 瞄准
浏览门球技术栏目帖子,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新理念:
第一,控制自球位移可数量化,建立球棒推进距离和自球移动位移间的线性关系。其理论根据是物体运动学。这样就从“力度”中解放了出来。
第二,控制自球的方向关键是要“击正”。根据动力学理论和瞄准的实际提出“击点弧”的概念,指出,球槌击打自球的击点只要落在“击点弧”上,自球就一定沿瞄准线方向运动。不必刻意追求球槌方向绝对“正”。
在可靠理论的论证基础上的理念,必然能指导实践,也必然为实践所证实。请球友给于关注,并在实践中补充完善发展。
点评点 击点弧 等有关瞄准问题发表帖子。期待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3-2-5 1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习,{:soso_e179:}
发表于 2013-2-10 1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皇封 发表于 2012-6-30 09:46
力学太深奥,最好简单易懂给予解释,让门球人共同提高。

难度较大待细心领会。
发表于 2013-3-24 22: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场下练好球技,场上控制心态.
发表于 2013-3-27 0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哪都没 发表于 2012-6-30 11:00
有始无终

科学练球、打球,在理!啥理?地理、物理、生理、原理、心理。。。。。。

{:soso_e181:}
_3468370240479691216.jpg
发表于 2013-4-3 2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齐 发表于 2012-9-29 19:46
击奌只有-個,而线有二条1是自球和目标及棒槌之间的連线叫苗准线,2是槌在击打自球的击奌時产生的力度走向 ...

击球动力线与目测瞄准线的重合,是打好门球的关键!
发表于 2013-4-4 15: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奥 慢慢学 细细品
发表于 2013-4-4 22: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P
发表于 2013-4-5 06: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理论如是呓造出来的,将会误导很多打门球者。如多少角度,摩擦力多大,用力多大分球角度多大,极力想把撞击,擦边,等门球技术数据量化。这显然是心想,观望,猜出来的。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砂土地上,包括正在兴起的人造草场地上打球,你是否用量角仪器测量了,用控制力的大小的仪器测量了,砂的粗细程度,人造草的对球阻力大小,等等,起码是目前没有人做到。可这样编、想出来的东西能在主流上传,是让人没法理解的。
发表于 2013-4-5 06: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请把击点弧传授一下,最好带图,谢谢。
发表于 2013-7-1 2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法很好,对我这个新队员来说,没有身教还是不行。
发表于 2013-7-2 03: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soso_e181:}{:soso_e183:}
发表于 2013-7-5 13: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击球时按球的弧线上任一点瞄准,就像按地球的赤道瞄准一样,是不是这样呀?
发表于 2013-7-5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理论化了,按照中国功夫的说法,武功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本人认为,能够做达到人、球、杆合一的境界,能够随心所欲,自然掌控杆与球才是门球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高境界。

点评

这里球友们提出的新的门球理论,我认为很新特,对网友们有新的引导做为论证。击点孤,和推动球的位移理论都有着可探讨性,不是叫你们去追究它而是让大家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从中就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击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5 20:39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