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033|回复: 15

转孟凡银的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3 15: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对“一边倒”和“幸运球”的建议
                                                                                                               孟凡银/文
       门球比赛过程中的“一边倒”和“幸运球”(偶然性)现象,是门球比赛中的“多发症”,也是困扰门球运动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因为它的存在,严重影响门球比赛的公平性和竞技性,致使我国二十多年来的门球比赛级別难分, 强弱不定, 上届冠軍, 下届落榜, 二连胜不多见, 三连冠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多年来,虽然我们采取了“限双”措施和对赛制的调整,但收效甚微。我们应该寻求新的方法,用科学发展观来探索、认识这一问题,遵循和依据门球发展规律来解决这项难题。据此,我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几点建议。
     一、门球比赛"一边倒"和“幸运球”(偶然性)的症结何在?
       门球运动是二战结束后, 在日本中老年人群中兴起的一项娱乐健身运动,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民族文化的差异,适合日本人的门球比赛规则, 在今天我们看来, 它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因为它的比赛方法很像武士道格斗的方式,即先下手为强—— 一刀将对方刺倒而获胜。比如,比赛中只要抢先击打到对方球,都要闪击出界,少则一只球, 多则五只球全部清场。这种界外球要隔一个轮次才有击球权。所以我认为,称界外球为休克球更确切。在同一场次中, 一方可以多次将对方球“打” 休克状态,然后在场内上演独角戏,对方只能站在场外充当观众。这就是大家公认的比赛“一边倒态势。在门球比赛中一次有效的双杆击球、擦边击球、闪带击球、远射击球、幸运击球等等, 都能将对方球闪出界外休克”, 造成双方击球权的失衡, 形成比赛一边倒和“一杆定乾坤”的态势。从这个角度看门球比赛一边倒一杆定乾坤的态势, 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会形成,仅仅只限制双杆球是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可见,门球比赛中用于闪击对方球的方法和对被闪击出界的它球停止一次击球权的规定、对双杆球续击权的奖励形成对等反差等因素,扩大了双方击球权的差距, 有失体育比赛的公正,这是造成双方击球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破坏了体育比赛对等竞技的基本原则,无公平竞技可言。形象一点讲, “一边倒”现象好比是杀鸡,赛场呈现的只是“杀”和“被杀”,没有“斗鸡”的场面,就不会有竟技和观赏性, 也就不会有观众。所以有必要改革创新。
   二、解决“一边倒”和“幸运球”的建议
    找到了门球比赛“一边倒”和“一杆定乾坤的形成原因, 就会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将“杀鸡”场改为“斗鸡”场就行了。但要认同这个观点和实现这种改革, 还会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 须要门球人共同努力, 深入研究、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其内容, 先实行国内、国际双规制。建议如下:
    其一、保留所有形式的双杆球和大部分功能, 比如闪击权和续击权,但不准用双()杆击打他球,只可用于过门占位等。
    其二、将其闪击出界的“休克”球“起死回生”即将界外球改为出线处的压线球就可以按顺序球号击球,这样才能均衡击球权, 不管闪击出线几次都不“休克”, 恢复其击球权, 就有战斗力, 双方就可对等竟技, 行成了“斗鸡”式的竞技活力。
    其三、击打对方球在闪击时不准将其闪击出场外只能闪送到对己方有利的场内位置。凡将对方球闪击出界外的, 视为闪击球犯规, 停止续击权, 他球置于出线处压线或放回原位, 这样不仅克服了闪击对方球的随意性, 增加了闪击送球的技术难度, 也增加了对方攻击难度, 平衡了击球权, 竞技观赏性更强。
笔者以为,只要进行上述改革, 门球比赛“一边倒”和“幸运球”(偶然性) 现象就可以基本消除。斗胆提出以上建议,希望中国门协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难题做为一项主攻要目来深入研讨,求真务实的促成我国竞技门球的改革创新。

     结束语:    门球先天不足,       竞技还不成熟。
              娱乐健身尚可,      全运奥运难求。
              保守自会衰退,      创新才有出路。
              莫笑奇谈怪论,      兴衰全靠责任。
              写出文章共赏,      欢迎百家争鸣。


点评

孟兄文笔精辟  发表于 2012-6-23 17:02

评分

参与人数 2票数 +4 收起 理由
丽标 + 2
戈哥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23 15: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有理,思路开阔,如闪击不准出界或出界后放在边线上,均十分值得试验.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5: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提出的办法,是解决“一边倒”根本性措施,而“一边倒”又是门球运动向竞技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还有像超时判罚、裁判员确认的问题、犯规条款过多的问题等,都必须彻底解决,才能“像体育竞赛规则的样子”,现在根本就“不像”。
本人非常赞赏“被对方打出的球在出界处界内摆放”的建议。但细节还需进一步研究,如本方送本方球出界、与对方球同归于尽的球、击自球出界、被闪带出界的双方球各怎么算、刚刚摆放好的被对方闪出的球又被闪带出界或被顶出界该怎么算,等等。
发表于 2012-6-23 15: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先生的建议很好,其创意比现在的门球更加科学、合理,是大胆地创造性思维,完全支持,完全同意!希望全国门协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探讨,搞个初步意见,大胆试验,并不断完善,一定会搞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创新门球,我们期待着,真的!呼吁门球人行动起来,以创新的精神,打造全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中国式门球!
       孟先生可谓思想家!

点评

本方送本方球出界、与对方球同归于尽的球、击自球出界、被闪带出界的双方球各怎么算、刚刚摆放好的被对方闪出的球又被闪带出界或被顶出界该怎么算,这些具体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才能算是完整的方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23 17:35
发表于 2012-6-23 16: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凡银的设想使人思路大开。我想不妨先进行试验,在试验中完善细节问题。
发表于 2012-6-23 16: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才有出路”,孟凡银老师提出的设想值得中国门球协会科学
技术委员会及国家裁判委员会研究。要提高门球的竞技性与观赏性,
必须对现有规则不适合门球发展的条款进行改革。
发表于 2012-6-23 16: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门球比赛中,或是靠幸运(还有人称为矇球),打了一个关键球,使对方球全部清场,而使场上局面一边倒,对方就成了边防战士,只好边线站岗到最后输的很惨。这样的结果能说明比赛精彩?能说明胜者就是强队?输者就是弱队吗?在此完全同意孟凡银老师和军旗老师的意见接受新事物,改变旧观念,开创新局面!
发表于 2012-6-23 17: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闪击出界算压边线,很有意思。或许能提高门球竞技、观赏性。
发表于 2012-6-23 17: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旧覌念,开創新局面!{:soso_e18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7: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yqh 发表于 2012-6-23 15:50
孟先生的建议很好,其创意比现在的门球更加科学、合理,是大胆地创造性思维,完全支持,完全同意! ...

本方送本方球出界、与对方球同归于尽的球、击自球出界、被闪带出界的双方球各怎么算、刚刚摆放好的被对方闪出的球又被闪带出界或被顶出界该怎么算,这些具体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才能算是完整的方案。

点评

集中大家智慧,多试验,反复演练,必成正果。  发表于 2012-12-14 10:20
发表于 2012-6-23 18: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先生的想法很有创意,门协应组织专人和孟先生和军棋老师共同研讨,为了门球的发展,共创新的规则。
发表于 2012-6-23 19: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

点评

把对方清场,总觉得好像有当年“三光政策”的影子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24 19: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xia77 发表于 2012-6-23 19:27
好文章,学习!

把对方清场,总觉得好像有当年“三光政策”的影子呢。
发表于 2012-6-29 08: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先天不足,       竞技还不成熟。
              娱乐健身尚可,      全运奥运难求。
              保守自会衰退,      创新才有出路。
              莫笑奇谈怪论,      兴衰全靠责任。
              写出文章共赏,      欢迎百家争鸣。

大胆尝试。




发表于 2012-6-29 08: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对方清场,总觉得好像有当年“三光政策”的影子呢。我也有同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