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0|回复: 2

论“苏 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歌@ 于 2025-7-11 12:02 编辑

论“苏 超”

当苏轼在徐州《登云龙山》、

在南京和诗王安石、

在镇江《游金山寺》、

在扬州任知州、在常州藤花旧馆退休时,他绝想不到九百多年之后,

一片名为“苏超”的绿茵场上,全体江苏人正以另一种方式演绎着他的人生哲学。

足球如人生
亦如苏东坡
“苏超”联赛里
总在跃动着那不朽的可爱灵魂
“苏超”各城市参战球队差距不大
尽管都是以业余球员为主
但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全力以赴
没有人情,只有故事 ”“比赛第一、友谊十四”……
高温如蒸、踢到抽筋、
几乎是所有球员都竭力拼至终场哨响,
正如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韧性坚守。
在“苏超”的绿茵场上,不管强弱,无论输赢,
每一位球员都竭尽所能你争我夺,
每一名观众都扯着嗓子加油助威,
每一个参与者都尽其所能,所有的这一切,
都是东坡现代版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东坡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乌台诗案差点丧命,黄州惠州儋州越贬越远,
但他却始终微笑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超”赛场上何尝不是如此?
常州队6场未胜1球未进
难得一球还被吹掉
热搜第一
球员扼腕、教练长跪……
但他们没有过激的抱怨,而是大气公告“遵守规则、尊重规则”,
更没有因此而倒下,反而从自嘲“笔画保卫战”到很乐天地说“拿了一分,就是一个0的突破”,
完全一副苏轼“乐事一笑回头空”(《采桑子》于镇江)的潇洒姿态。
如此豁达开朗,活脱脱东坡精神的现实回响。
世人皆爱苏东坡
万人痴迷“苏超”
皆因二者专业之外的市井情怀

苏轼在镇江和佛印开玩笑、在常州拼死吃河豚、

在徐州勘煤烧炭……

他在江苏大地留下了“竹杖芒鞋”的潇洒背影。

而本次“苏超”
同样是平民上台、普通人唱戏
外卖小哥、程序员、
体育教师、高中学生……

苏州队员和南京队员同喝一瓶水,

从球场乌龙到常州的恐龙、

从呐喊“冲鸭”到南京的盐水鸭、

从中年大叔的滑铲到烧烤摊主的赞助,

“人浪”一样此起彼伏着普通人的心声。

当无锡笑唱《阿刁》、常州发文《无所谓,无所畏》,

谁能不想起东坡“扣舷而歌之”的恣意?


东坡说“着力即差”——我全力以赴,但对结果不必太在意;
我认真对待,但对成败报之以微笑。
“苏超”的魅力,同样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竞技,如同东坡的诗文,
在铁血拼抢中藏着“一点浩然气”,
在胜负无常间酿出“千里快哉风”。
球员的汗水滴落草皮,恰似东坡墨汁晕染宣纸——都是生命力量的泼洒。
难怪N次来到江苏的东坡说“眷此邦之多君子”“逝将此焉止息”
——绝对的人间真性情!
“苏超”何囿于奖杯
人生不辩说成败
“作个闲人”吧!
让我们在负重前行中
一起触摸到那千年不灭的
坡仙气概——
那属于所有笑对风雨的
普普通通的平常人
【来源:常州宣传】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论“苏 超”精彩报道!  发表于 3 小时前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论“苏 超”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