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萤火虫 于 2025-5-16 10:33 编辑
学 习 规 则、理 解 规 则
围绕如何更好的学习规则、执行规则,我总感觉如今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很难自拔。
这个问题,现如今一直在我脑海中不停的缠绕,已达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地步。
今天就把我近来的所思、所想,抛砖引玉的发表出去。供大家研究与讨论。
我感觉:学习规则,重点的是如何准确的去理解规则,而不能随意的解释规则。
何出此观点呢?
下面仅从以下经常容易产生分歧的两大内容,进行探讨和讨论。
2023规则书中第22页
一、有效移动
有效移动是指击球员《合法》击球(或闪击)使球产生的移动。
个人观点:
1、学习、理解、有效移动:关键是理解这句话中的核心内容即《合法》一词。
《合法》、即是“有效移动”;《非法》、则是“无效移动”。
这样的表达和理解,才是最正确的。
2、必须明白:有效移动与球在哪里移动?怎么移动?毫无任何关系。
3、解释来、解释去的内容:都是没有任何意义、且都是人为辩解的错误内容。
(1)球出界后的移动,是“无效移动”。
这明显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解释和辩解。找不到任何《非法》击球(或闪击)的根据。
(2)界外球未能进入场内的移动,是“无效移动”。
《合法》击打界外球的移动,如果不是“有效移动”,那么界外球、还能够顺利进场参加比赛吗?
《合法》击打界外球的移动,最终是:停在界内?还是继续停在界外?这只是“有效移动”的结果不同罢了。
强行的将“界外球未能进入场内的移动”划入“无效移动”的行列,明显是违反规则的本意。
2023规则书中第29页
一、球过门
1、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后方》。
个人观点:
1、球过门:规则在简短的描述中,出现了三个《核心》用词。
即(1)门前方。
(2)整体。
(3)球门后方。
说明:球不管哪一次过门,都必须充分满足这三个条件,否则:过门的行为就不成立。
2、球门线:只是球是否通过或停在球门线及边线上的一个:判断依据,且据球的投影来判断。
说明:球门线绝不是区别球是否在《门前方》的专用线。区别球是否在《门前方》?必定还需要另外一条专用线,才能进行判断!否则:《门前方》将会是无法进行评定的。
3、压在球门线上的球、并不代表在下一次过门时:就是《门前方》的球。而是实足的:不属于《门前方》的球!这样的球:过门能有效吗?
4、 学习规则、必须充分理解规则!不能随意的去《解释》规则。
说明:不同版本的规则、对于《球过门》则有不同的解释。
(1)2004规则书中第23页
一、过门及有关规定
6、界外球进场时,从门前方进入球门并停在球门线上,待下一轮击球时,可以完成过门。
(2)2009规则书中第27页
一、球过门
(七)界外球进场时,球从门前进入球门并停在球门线上,该球在随后的有效移动中过门,过门有效。
解说:以上两个版本的解释则完全一致即:界外球进场、压球门线上,随后过门有效。
(3)自从2011规则书中第25页开始:解释权便发生了变化。
一、球过门
(四)从门前向门后移动并停在球门线上的球(通称门前球),在以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球门,过门有效。
(六)若界外球从门前通过球门时停在球门线上,即使在随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了球门,过门依然无效。
解说:该版本变化之处在于将:门前过来、压球门线上的球,进行了区分。
一种区分认为:球是从界外过来的,虽然压在球门线上,但是是:不能得分的。
另一种区分认为:球是从界内过来、且压在球门线上,压球门线上即是部分过门。
解释称:这样的、压球门线上的球,随后过门是能够得分的。
5、以上的解释,虽然版本不同、解释权各有不同。
尽管解释的理由各有所不同,但是解释的理由都偏离了球过门的原定规则内容。
说明:压在球门线上的球:随后的过门,只符合球过门规则中三条内容、其中的一条内容。
(1)门前方: 不相符!该球是压在球门线上的球,不属于《门前方》。
(2)整体 : 不相符!该球是压在球门线上的球,只有部分过门,不符合《整体》过门的条件。
(3)球门后方:相符!
结果:虽然是压在球门线上的球,随后过门,也应该是无效的。
结论:正如标题中所说,学习规则、全面、深刻理解规则很重要!
千万不要轻易被规则的许多《解释》所忽悠!进行盲目的跟随与支持。
我今天发表的观点,或许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很难接受!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给门球人、看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