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音淖尔 于 2024-4-16 07:18 编辑
初学门球“巧”为径
文、张志义 (河南省舞钢市 )绘图、编辑/高永祥(北京市)
人们赋予门球运动的诸多美誉是:具有高尔夫的风采、台球的技巧、象棋的魅力;也有将其喻 作“绿色雅片”,至国内有近500万人来参与门球运动,有益于门球人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
近年来,新一代门球人的崛起,使我们看到了门球运动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被称作是“新生代” 的门球队,用其不断创新的战术和精湛的门球技术以及在大赛中取得的骄人战绩,为门球运动平 添了几分奇妙和风采。
反观老年门球队伍,近几年却日渐减员。细想其因,除了年龄、身体等自然规律外,那就是门球 文化的深奥和厚重。圈外人不谙其妙,乍看难懂,望而却步。虽有涉足者,却因缺乏理论指导, 学球漫无目标,整天耗时于简单易学的环节,除了撞击还是撞击,久而久之自觉乏味,浅尝辄止。 而对颇具魅力的技巧球又不得要领,久试无果,可望而不可及,便收杆作罢。另外,初学者往往 对日常的康乐型对抗赛乐此不疲,球技难以提高。这是我们地区门球运动发展的具体写照,也是 国内各地门球运动的普遍现象。
针对现在这种状况,我们在发展新学员时,按照“领进门,留住人”的构想,先从理论入手,着 力打好宣传牌。结合本人“入其门、知奇妙;知奇妙、得其乐;得其乐、持之久;持之久、益其 身”的切身体验,现身说法。使学员“未学先知”,认识门球,懂得门球,爱上门球,置身门球。 在具体辅导时,根据学员们的文化素质高,理解能力强的特点,舍弃“由简而繁,循序渐进”的 传统模式,径直采用“理论为匙,开箱取宝”的快捷方法:将多年来门球之苑这一“百宝箱”中 所介绍的技术精华汇编成口诀(顺口溜)。三言两语,便将要领概括其中,句式简短,言简意赅,便 于记忆。即使是颇有难度的技巧球,不少学员按照要领当场一试即会,兴趣使然。致使这些新球员 在短期内进步快速。在之后不久的比赛中所展示出精湛球技令人赞叹。
现将部分门球技术和技巧球的击打技术归纳成口诀:
1、撞击:
瞄的准,打得精,四点一线要记清
2、擦边球:
擦边球,宜扇面,钝角它球瞄垂点。
3、闪击(标杆瞄准法):
左眼闭,右眼睁,四边一线(瞄准时,使自球、它球、目标球及球槌外沿处在一条直线上)打 正中(击打自球中心点)。
这里介绍的是用槌头边儿做辅助瞄准线,通过举放在胸前的槌头,使槌边和自、他球、目标球 形成四点一线。
4、密贴球:
球相贴,要偏瞄,下旋自球达目标。
“偏瞄”是指他球与目标的连心线上做垂线,垂线上球心到球边的半径点,是瞄准点。避免采 用正瞄平打时,发生连击犯规。因此,需改用旋击方式,适度用力,使自球到达预期位置。
5、近距球:
两球近(自、他球相距10厘米),易连击,挥杆须改方向力。
10厘米以内的近距球与密贴球原理大致相同,若正瞄平击,容易发生连击犯规。这时,可采用 左、右擦分,或上、下旋击方法,使自球改变运行轨迹。
6、擦顶球:
俩四十,打上部,找准射角控力度。
击打擦顶球时,自、他球相距以40厘米,入射角约为40度为宜,这种球势击打成功率高。在实践 中,可根据实际距离远近,对入射角作适当调整,以自、他球相距20厘米为例,入射角度加大到 约为50度;反之自、他球相距若为60厘米左右时,入射角则减少为30度左右。还要根据不同的场 地(人造草坪场地、沙土场地)控制好击打力度,避免跳空或出界。
7、贴柱球:
贴柱半,门侧站,槌边轻旋转。
当遇到自球紧贴左侧门柱,需要通过球门得分时,可站立于门前左侧,用槌边击打自球,使之逆 时针旋转移动,通过球门得分;右侧贴柱球,用右侧槌边,旋击自球,使之顺时针旋转移动,通 过球门得分。
8、顶撞得分:
顶得分,半边瞄,层次前抢效率高。
近距门前已方球,可用撞顶方法,使其过门得分,实现层次前抢。瞄准时,无论顶撞,还是闪 顶,顶撞点均应选在被撞顶球的1/4点。见示意图1。
9、闪送杆后有障碍:
近闪门,杆遇碍,正放他球杆斜打。
闪送球近距离过门时,若因杆后有他球妨碍正常挥杆闪击时,可将所闪送的他球对准球门中心, 击打自球的斜上方,可以完成闪送他球过门得分,又不触及障碍他球而犯规。
10、闪送到位
闪送他球要到位,首先杆法要学会。
比赛中,闪送到位是灵魂,是发动进攻的基础。要想闪送球到位,就必须学会闪送球的杆法, 根据闪送的距离,使用不同的击打方法和掌握击点的变化,才能有效地完成战术任务。
综上所述,瞄准点和撞点掌握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技术实施的的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