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音淖尔 于 2024-1-30 15:22 编辑
浅谈战术的合理性(2016年10月)
文、图/信晓红 (北京市)绘图、编辑/高永祥(北京市)
一场门球比赛的失利,在战术部署实施上,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争论不休。客观地 讲,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总会有几套战术方案供教练员选择,若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把战术安 排的井井有条,几近完美是教练员的必修课程,也是教练员必备的指挥艺术。
这是2016年北京市“运河杯”八进四的一场比赛。比赛进入到中后局,白方在比分上领先。但 红方机会在手,只见5号队员起杆,薄擦①,打出了一记世界波,来到白方守地。场上态势见图1。
轮及⑤起杆。⑤擦击①直奔二线中,闪送①过二门得分,再撞闪④带⑥双出界,续击⑩时,自球 偏出界外。⑥进场压边。⑦撞击①不中,⑧进场接应⑩。⑨无攻,放弃击球。⑩擦击⑧靠近中 柱,闪送⑧撞柱得分,续击自球守住二门。①撞击⑦不中,自球出界。②、④进场接应⑥。③进 场接应⑨。此后,白方在先手球⑥的进攻下,红方大败,失去了进入前四名的机会。
评述:红方此战失利后,十分懊悔。场下球友更是议论纷纷,七嘴八舌的说啥都有。有说教练员 指挥有误的;有说5号队员不该出界的。有其他球队教练员对红方教练员提出了自己的战术见解: 认为⑤擦边到二线中,击中④后,要带⑩双出界,置⑥不予理睬,自球过二门得分后去四线边找 ⑨结组,以形成下一轮次的绝对先手球。待⑥起杆时,不能通过球门得分,只得击打⑦出界后便 无可作为。⑦进场后就近击打在⑥附近处,等待⑨撞送⑤到⑥处,形成二夹一战术。轮及⑤起杆 时打出⑥,再击打⑦成派送王牌球之势。这时,教练员弃⑥不打,避而远之的战术方案也是一种 控势战术,属合情合理,实施起来难度也不大,但毕竟这是事后诸葛亮,马后炮而已。
本人认为红方教练员的战术安排更加缜密合理,红方教练员命5号队员用④闪带⑥双出界,解除了 对⑦的威胁,面对一米远的且又不是靠近边线的⑩,没有不打的道理。假如撞击⑩时没有发生失 误的话,把⑩可借用给⑦搭桥过二门,自球过二门得分后到三门前。⑥进场。⑦击打⑩调位,用 ⑩闪带刚刚进场的⑥双出界,自球过二门得分后,再到三门前集结。这样,白方场内无球,红方 踏踏实实地控势得分,赢得比赛。红方教练员的战术安排无可挑剔,只是5号击球员的技术失误, 打乱了战术安排。导致了战术的实施失去了保障,这才是输掉比赛的根本。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这场比赛的战术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