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徐建中还是2012年在农展馆打比赛时,看到他虽是滿头白发,但身板硬朗,说话干练,满面红光,打球精准,初识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徐建中原为《人民门报》高级记者,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湖南省常德市人。1951年在省立第四中学读高中时,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在空军第六航空学校历任飞行学员、文化教员、文化干事,1956年开始在飞行团、师、军政治部担任新闻干事,为文字与摄影报道打下坚实基础;1976年转业后到《人民日报》社担任记者,到退休年龄时因工作需要继续返聘,直到2002年正式享受退退休生活。
(这是徐建中老师与作者在2021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参加第28届“会员杯”时合影)
《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局1300多名老同志,退休生活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多种文体活动。2006年9月26日,报社兴建门球场,组建了第一支“金台门球队”徐建中为首任队长。
(这是成立门球队时全体队员合影,其中7号为徐建中)
门球队成立初期,队员们球杆拿不稳,击球打不准,送球难到位,战术更不懂。徐建中面对球队现状,主动向领导汇报后,老干部局特地从东城区门协请来门球教练讲课,又邀请朝阳区兄弟门球队来现场陪练,通过各种途径使门球队员们技战术得到提高。在徐建中带领下,经过10年苦练基本功,由丙级队升为甲级队,2017年在朝阳区举办的门球赛时,由几十支参赛队中“金台队”脱颖而出荣获冠军。
(这是夺冠后五名队员合影,中者为徐建中)
“金台队”队员们始终以健身为本,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通过参加门球体育运动,不仅让身体得到锻炼,更让正能量传递友谊长存。2019年2月17日,朝阳门球场四块场地欢声笑语,9点30分时三场地67岁李建福突发情况处于昏迷状况,徐建中从二场地立即跑过去给病人吃糖送药,又大声求助场地外的爱康体检中心救助,同时拔打了120电话,在门球球友、体检人员、急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李建福被及时送进朝阳医院得到救治,这一曲一人有难大家相助动人心弦的音符经常响在徐建中的脑海里。
“金台队”的茁壮成长,每时每刻都有徐建中的辛勤付出与汗水浇灌,老徐说:在深入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中,门球很适合老年人参加,室外空气好,天天晒太阳,再加上动手动脚又动脑,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要是参加竞技门球比赛,更能促进与增強思维能力。徐建中热爱门球、痴迷门球,自费举办过三次“金台杯”门球邀请赛。2021年3月31日朝阳区举办“友谊杯”门球赛时,徐建中老师购买两箱矿泉水送到比赛现场。“金台队”在当地门球界名声鹤起,“金台队”的成长壮大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让《人民日报》社领导十分高兴与滿意。
(时任社长王晨与门球队员亲切交谈,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把门球运动做大做强)
(时任局长刘宝元在比赛现场与门球队员们合影留念)
参加门球运动16年,门球带给徐建中是身体健康,虽已90岁高龄,现在是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敏捷、声音宏亮、身心健康,打球、游泳、骑电动车东奔西跑,看上去就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
(这是徐建中参加2021年5月朝阳区第28届“会员杯”时留影)
目前徐建中组建了一支80后门球队,2名队员中有4人都在80岁以上,这是他的一个愿望,目的是为更多老年人参加门球体育运动,通过活动把身体锻炼的结结实实。
当我结束采访时,徐建中老师还兴致勃勃地谈了他退休生活的“三部曲”:第一曲——击打门球哒哒声,即每一天上午打门球,三百方圆结交球友切磋球技,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做到风雨无阻常年坚持。第二曲:按动快门咔嚓声,即坚持摄影不放手,外出走动强身健体,景山公园听红歌,天坛公园看表演,电影院里看大片,商场里赏变化,外面旅游观风光,用一生喜爱的“宝贝”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为此《人民日报》社组织了专题展览,徐建中名列前茅。第三曲书写博客唰唰声,即几十篇文稿和几百幅照片推上人民网博客平台,点击率达3万多人,徐建中老师真正成为了文化战线上老兵的典范。
从徐建中退休之后的“三步曲”,我看到了这位90岁高龄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活特别充实,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健康老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时,徐建中被北京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与徐建中老师临别时,他还高兴地送给我一本《两栖生活》精装本,记录了他一生在文字报道与摄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徐建中为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接见外宾时宝贵照片,这更加使我感动。

在朝阳区门球运动员中,每次参加比赛时徐建中是最长者,门协会长刘贵海高兴地与徐老合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时,徐建中老师奋笔疾书写下了:

衷心祝愿徐建中老师健康快乐,继续在晚年发挥余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