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快乐人生w

转:【“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总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2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90后”门球老寿星的故事,这不正是门球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就是最大的目的。丰富了生活,充实了生活,愉悦了心灵。即给自己带来了欢乐,也给子女减轻了负担,这何尝不是一种发光发热给社会的给社会的一种贡献呢

点评

谢追风神驹1老师的关注。祝你开心身健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11 15: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 15: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战争年代老革命 如今门球老寿星
                                                                           战争年代老革命

如今门球老寿星


文、图/丁和、陶象平(江苏省)

居住在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一干休所的韩少军、张振超两位老阿姨,今年都已九十多岁高龄。她们当年都是转战大江南北的老革命,如今同是活跃在门球场上的老寿星。

坐上轮椅打门球

由于笔者这几年学习打门球的缘故,得以在北固山门球场认识了韩少军、张振超这两位门球老寿星。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才知道两位老阿姨原来都是战争年代来自山东老区的老革命。
出生于1928年5月3日的韩少军,1946年初中毕业后在山东老家参加了八路军,参军后在部队宣传队里工作,同时继续学习,有着高中文化。1949年,韩阿姨参加了渡江战役,跟随部队打南京、打上海。全国解放后,韩阿姨在上海转业到地方,先后在上海华东局组织部、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直至1984年离休。

韩阿姨称得上是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的楷模。离休后,她便到老年大学去学习。随着门球运动1983年从日本传入中国,国内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部队干休所很快开始推广这项适合老年人的“轻运动”。

韩阿姨居住的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一干休所组织离休老干部学打门球时,爱学习的韩阿姨便积极报了名。进入干休所门球队后,韩阿姨一边勤学苦练门球技术,同时还学习战术运用,不久就成为部队干休所门球队的主力队员。那些年,部队干休所的门球队经常到无锡、苏州、南通等地参加南京军区老干部门球比赛并多次获奖。

1997年,干休所成立门球协会后,韩阿姨所在的门球队每年都参加省、市、区以及部队门球协会组织的各种门球赛事,多次获得冠军。

韩阿姨自从学习门球后,就把打门球当成了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30多年来,她一年四季坚持训练,直到现在还是每天上午都要到门球场打上几场。

如今的韩阿姨,在身体方面的唯一不便就是腿脚走不快。可韩阿姨却有她的办法,前几年她就买了电动轮椅代步,每天早饭后自己都熟练地驾驶着电动轮椅,从干休所的家里来到门球场。

北固山门球场的地势比院子里的路高出1.5米还多,连接这段升高的距离的,一边是28个台阶,一边是斜坡。韩阿姨每天开着电动轮椅到了门球场的斜坡起点处,然后下来自己推着电动轮椅爬上坡;进了门球场的大门,再坐上去驾驶着轮椅来到门球协会办公室的门前,取出球棒开始她每天上午的必修课——打几场门球。

94岁高龄的韩阿姨说,她离休前身体比较弱,属于有点娇气的那种类型,一不注意就会感冒。坚持打球后,现在身体反而变好了,已经多年不感冒了。韩阿姨还说,打了门球以后最大的收获,不仅是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还认识了很多朋友。现在打球的不仅有老年朋友,还有不少年轻朋友。朋友多了交流多,交流多了心情就好,心情好了身体也就更好了。如今,我们的国家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国家提倡全民健身,一起奔小康,所以自己要一直坚持下去,每天打门球锻炼身体,尽情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同龄球友张振超

韩少军阿姨所在的干休所门球队里,一直坚持打门球的老寿星不止她一人,1927年11月11日出生的张振超老阿姨也是其中一位。张阿姨如今也是94岁高龄了,同样每天上午都要到北固山门球场打球锻炼。

每天早饭后,保姆都会陪着张阿姨步行到球场,28层台阶,张阿姨“劲抖抖”地就上来了。上午打完球后,张阿姨便独自一人回家。

张阿姨每天来到球场,第一件事就是到门球协会办公室的考勤表上打考勤,这已成了她多年来的习惯。

张阿姨的身体一直比较好,年轻时常打乒乓球,到了老年正好又赶上国家推广门球这项适合老年人的“轻运动”,给张阿姨提供了坚持锻炼身体的好机会。拥有三十多年球龄的张阿姨,目前除了血压有一点高,每天需要半颗药外,没有什么其他慢性病,而且吃的下,睡得香。虽然因患白内障,一只眼睛已基本失明,但张阿姨靠着一只眼睛的视力,同样可以在门球场上顺利的进一门,冲二门,满球场跑。

张阿姨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记得前几年,笔者刚到干休所学习门球时不敢参加比赛,张阿姨就拉着我上场,并鼓励我不要怕,她说,经常打打比赛就知道打球的规则了。

张阿姨的这种性格与她从抗战起就参加工作的经历有关。她高小毕业后,1943年10月到解放区参加工作,后来考入师范学校学习、任教,被评为模范教师。1948年全省教育停办,张阿姨于1948年7月1日参了军,并参加了淮海战役。

当时,张阿姨在部队医院做文书,对俘虏进行管理教育工作。后来在南京、上海等地的部队机关敌工部、情报部担任会计工作,经常到北京出差。1954年,张阿姨专业到地方工作后,长期担任所在单位的人保科长,一直到1982年55岁离休。

离开工作岗位的张阿姨,上了3年老年大学。当干休所成立门球队时,她第一批报名,一直打门球到现在。张阿姨常说,自己每天到门球场有五个好处:走路练脚力,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和朋友聊天,打几场球锻炼全身,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当然要坚持下去。

韩少军、张振超两位老革命,在战争年代有着相似的光荣履历;离休后,她们又因为喜爱体育运动,共同选择了学习门球,在同一个门球队里朝夕相处、共同走过了30多年的门球生涯。现在,她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参加门球运动,健身强体长寿”,继续每天坚持到门球场,让门球这项“轻运动”终身陪伴着自己,尽情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信韩少军、张振超这两位老革命,百岁后在门球场上的表现还会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三十载门球情初心不改——记苏州市二郎巷社区门球人杨作铭                         原创 钱瑜、丁浩民 [url=]门球之苑[/url] 昨天


三十载门球情初心不改
——记苏州市二郎巷社区门球人杨作铭


文/钱瑜(江苏苏州通讯员)
图/丁浩民(江苏省苏州市)

杨作铭老先生,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农村一个富裕家庭,今年92岁高龄。小时候,他跟上私熟的堂叔一块读古文观止,唐诗、四书五经,高中在南京读书。1949年5月,19岁的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复员到苏州,在文化系统担任领导,从事戏曲、评弹理论研究。1980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离休后,在夫人的影响下,开始学打门球。自此,便与门球结下了不解情缘。杨老的夫人原是苏州门协荣誉副主席,是一位优秀的教练员,三年前不幸病逝。在悲痛之余,杨老把对夫人的感激之情,全部投入到了门球事业中。

个人出资翻修球场
打造苏州门球基地

二郎巷社区门球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一块堆放建筑材料的废墟上建立的,后铺设了人工草坪。因使用年久,草坪破裂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球的正常滚动,球员技战术得不到发挥,打球积极性不高。杨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与家人商量后,他出资3.5万元,又向企业筹资1万元,以翻修旧球场。

球友们非常高兴,热情高涨地志愿参加翻修球场的工程。大家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艰苦施工了一个多月,一块茵茵草坪球场便镶嵌在小桥流水,迴廊曲折的二郎巷深处,宛如一颗闪亮的明珠,这也是苏州市社区拥有的唯一门球场,吸引了其它社区干部前来参观学习,也成为了苏州第一个门球训练基地。为苏州培养门球新人,集中训练,参加省内外大赛创造了有利条件。

心系祖国无私奉献
不计名利助力门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牵动着亿万人心,也深深触动了这位老党员的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拄着手杖,步行到市红十字会率先捐款一万元,表达了一位老党员、离休干部为国分忧解难的情怀。

疫情中,市区内体育场馆封闭,门球人居家练球。在取得抗击疫情阶段性成果,体育场馆有序开放后,已半年没有在球场打球的门球人十分渴望出来打球会友。杨老十分理解球员的心情,门球运动需要开展,才能绵延不断地发展。他出资不留名,委托姑苏门协举办了一次大型门球邀请赛,30支球队300人参加。按照防疫要求,分片举行预赛,最后决出名次。球员们在比赛中热情奔放,格外激动,释放着门球给人带来的快乐心情,享受着门球运动的巨大魅力。


在开幕式上,姑苏门协史会长高度称赞了杨老无私奉献、高风亮节的崇高思想,值得广大门球人学习。杨老则说:“我要感恩党,感谢国家。我身逢盛世,安享晚年,是党和国家给的。我要回报社会,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快乐人生  惦念门球人

杨老热爱生活,更爱门球。他不但每天坚持打球,文艺活动也丰富多彩,擅长书法、创作诗词,七绝诗尤具特色。如今,92岁高龄的杨老仍然身姿挺拔,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在得知《门球之苑》编辑部在线上举办全国通讯员培训活动后,杨老对此大加赞赏。祝愿通讯员们都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成,为书写门球活动的新风尚,笔下生辉!并特作诗一首:
门球赞(七绝)

小小门球益健康,
挥戈博弈互争强;
笑语欢声添福寿,
熣灿红霞照夕阳!


微信图片_20110106190246.jpg
微信图片_20110106190257.jpg
微信图片_20110106190306.jpg
微信图片_201101061903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0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人的楷模
——记九零后老寿星温志强的门球故事
在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镇桥头街2号302住着一位老红军、离休干部、门球老寿星,叫温志强。出生于1931年12月15日的他是地道的广东人。他从红小鬼,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再到九零后门球老寿星,是门球人学习的楷模,受人尊敬的老者。

十一岁红小鬼  在部队茁壮成长
1942年,年仅11岁的温志强自告奋勇参加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港九大队当上了一名小小的交通员。因天生聪慧、喜欢学习,在东江纵队领导特别关怀下,学知识、学文化茁壮成长。1948年光荣参加了“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获得的数十玫金光闪闪的奖章、纪念章足以彰显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光荣历史。
三十载门球情缘  无私奉献
1956年,温志强从部队复员后,组织上安排到广东省宝安县(深圳市前身)南头剧院担任经理。1980年因工作需要,他来到盐田区政府部门工作(现在的沙头角),工作勤勤恳恳,直到1992年离休。半年之后,温老走进门球场,成为“沙头角老干门球队队员”,开始了他的门球之旅,两年后担任球队队长。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在将近三十年的门球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老革命优良传统,军人风范。
1、重视培养年轻人
作为队长,温老非常关心、培养年轻人。2015年我来到沙头角学打门球。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我,只能在场边练球,他就把他打的球让我打,还非常耐心地指导我练球。只要人多,温老总是把练球机会让给年轻人。有一次,天突然下起雨来,大家都迅速躲雨,我见场地有空就赶紧练球。这时,温老从球场对面冒雨赶过来,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扣到我的头上,他却顶着雨走了。刹那间热泪盈眶,油然而生的崇敬与感动让我哑然无语。老一辈对年青一代的关心永远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刻苦训练。
2、注重门球队建设
近年来,沙头角老干队经历了兴盛和低谷,温老对门球运动的热情支持和对门球人的关怀从未削减。只要深圳有赛事,无论大小都组队参赛。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就自掏腰包缴纳参赛费,还负责全队用餐。无论比赛成绩如何,都鼓励安慰队员,让大家高兴、开心。队里号码布旧了、坏了,温队自己出钱买。门球坏了、缺了也是温队出钱补充。在她身上体现了老革命、老干部的优秀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常言道:“厚德載物”。正因为温队的厚德,许多人都愿意到他的队里打球。他是来者不拒,尤其是没有队的队员,他是一揽全收。在温老的带领下,沙头角队培养了许多优秀队员,有的在大赛单打中,取得进入前八名的好成绩。同时,门球队伍已经扩大到两支球队的编制。
3、带队参赛 锻炼队伍
参加正式比赛是锻炼队伍、提高球队技战术水平最好的机会。深圳市的比赛或者其他区有邀请赛,温队从不放弃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015年,由盐田区老干中心带队,以温老领队参加深圳市罗湖邀请赛时,他甘愿做后勤服务,在其支持和鼓励下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2016年参加龙岗老干中心的老年赛,亦在众多球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夺得季军;特别是2016年中冠赛深圳分区赛暨“迎国庆”门球赛在东湖门球场举行。温老率队参赛,获得第四名。并被深圳市门协推荐代表深圳市参加了同年11月3-6日在湖北省大冶小雷山举行的“德丰利达杯”中国冠军赛总决赛。这是温老带队参加的规格最高的赛事。通过走出去参加大赛,队员见了世面、经受了考验、学习了经验,锻炼了意志。大大促进了球队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4、现身说法 宣传门球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温老不幸突发中风住进医院。幸好医治及时,有惊无险,很快出院。病后的他谢绝家人的劝说,毅然来到球场每天上、下午各两小时练球。一年后,温老的身体恢复了正常。坚持打门球对他病后身体康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此以后,他练球的时间就更长了,无论刮风下雨、天寒日晒,天天必到球场。坚持不懈的努力感动着门球人,也感动着他自己。他以现身说法告诉球友们,“我的身体好了,全靠坚持打门球进行康复训练的结果。你们也要坚持打门球啊!”。
这就是温志强——门球人的楷模,一位九零后老红军,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门球老寿星。让我们向温老致以崇高的敬礼,向门球人的楷模——温志强学习!
深圳市盐田区  王淑杰
编辑 林明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门球——让我快乐,让我健康,让我长寿
门球——让我快乐,
让我健康,让我长寿
文、图/苗清暖(广东深圳通讯员)
孙福汇、孙国伟(广东省深圳市)
在深圳,提起“90后”老寿星孙福汇无人不知,而他和老伴王玉荣形影不离地活跃在门球场上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孙福汇1932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市。1948年,16岁的他在渤海军区参军,后转入沈阳军区302兵工厂工作。1953年入党,1954年被国家保送到东北农学院(现东北农业大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职。由于教学贡献突出,获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于1993年6月退休。退休后,孙福汇把门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健身爱好,加入了东北农业大学门球队,先后担任过队员、教练员和裁判员,1997年考取了国家一级门球裁判员,从此与门球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健身,他还动员老伴打球,夫妻一起打球已有近30载。

定居深圳畅享门球2005年,孙福汇和老伴随子女来到深圳定居。二老非常喜欢深圳这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打门球的地方,这里的门球场遍布全市各区,到处是热衷打门球的球友,全年安排满满的各项门球赛事,也让二老更加喜欢深圳和深圳门球人。
2006年,孙老被聘为深圳市福田区老干部门球队队员兼教练,并在福田区门球赛中任裁判长。此外,他还做过鹏兴门球队和深圳市残联福牛残疾人门球队的教练,把一些从来都没接触过门球的残疾人球队培养成了深圳甲级队,该队还在 2018年全国残疾人门球赛中荣获金牌。成立家庭门球队2016年,孙老已是84岁高龄,老伴也已83岁了,二老想把在门球运动中尝到的甜头让我全家分享,于是便提出了成立家庭门球队的想法,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当年4月,孙福汇的家庭门球队正式成立,在大梅沙门球场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仪式,取名为汇麟家庭门球队,队员有孙福汇和老伴以及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孙老担任教练,儿子孙国伟任队长。
经过一年多的授课、练习,家庭门球队开始参加深圳市候鸟老年门球协会举办的各项门球赛事,家庭门球队得到了候鸟门协各位领导的肯定,还获得了协会颁发的“门球之家”奖牌。
门球助老伴走出“中风”2018年4月,孙老的老伴不幸中风,经过8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终于获准出院。出院后,需要做身体机能康复训练,在孙老的建议下,老伴毅然选择通过门球进行康复训练,把球杆当拐杖,恢复体能,她常说:“看到门球就让人兴奋,到了球场就忘了病痛。”经过两年多的刻苦练习,孙老的老伴又成功重返门球场。
让全家人更为高兴的是,2020年10月,老伴又作为队员重新走上门球赛场,参加了深圳市门球丙级赛,并打满了2场比赛,外人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年近九旬并曾中风卧床的老人。通过近30年的门球生涯,孙老和老伴找到了快乐、健康和幸福,并双双收获了长寿。2021年,二老迎来了结婚70周年,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非常和谐幸福,其乐融融。孙老也下定了决心,今后要让门球这项运动在儿孙们之间得以传承,继续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90后寿星孙福汇,贤妻良母王玉蓉,同床共枕七十载,夫妻恩爱数第一。热爱执着门球狂,早出晚归绿茵场,老孙裁教兼球员,老伴击球稳得肯,组织家庭门球队,儿女女婿齐上阵,影响数百门球人。只因老伴中了风,无能为力球场奔,即使治疗住医院,门球心里常挂念,球友探望话门球,晚上做梦打门球,晚年唯一是门球。芲天不负高寿人,几经治疗奇绩现,站得起迈出了步,手握球杆又战斗,日思夜想是门球,门球使其康乐寿。天佑二老福寿长,阖家幸福又吉祥!年复一年打门球,感谢时代感谢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3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七十载伉俪情深 三十六年门球人生                                         原创 尹仁喜 [url=]门球之苑[/url]
                                               
七十载伉俪情深

三十六年门球人生


文、图/尹仁喜(甘肃两当通讯员)

在甘肃省两当县,每天早晨,总能看到一对老夫妇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门球场。球友们出于尊重,总是把5号球交给老爷子,把6号球递给老太太,老两口顿时眉开眼笑,像出征的将士精神饱满,走进球场开始练球。

这位老爷子名叫刘茂章,1929年11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县。194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他历任甘肃省徽县、成县人民医院院长,大河店区委书记,两当县陶瓷厂厂长等职,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9年从两当县纪委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老伴康春荣,1929年2月生,也是河南省偃师县人,1954年参加工作,1984年从国营企业退休。

老两口1951年结婚,儿孙满堂,妇唱夫和,相敬如宾。在当地堪称一对模范夫妻,按民间传统讲也算是“福婚”了。两人从1985年开始打门球,每日结伴打球,相互促进,切磋球技。多次随队参加地区运动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打遍了陇南九区县,名列前茅”。还曾应邀去陕西省凤县、汉中,四川省广元市参加门球联谊赛,门球让他们收获了健康和快乐。
   
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人有一个共同的优点: 珍爱自我,遵守规则。哪怕在没有裁判执裁的自娱自乐的对抗赛中,他们也是手握自球站在开球区,听从教练指令。比赛中,他们不指责不埋怨,看重的是友情,不是输赢。二老自爱、自律、自尊,表现出了良好的道德风尚,赢得了门球人的普遍赞誉。

说起多年来打门球的经历,二老感触最深的是门球锻炼身体,让人收获快乐的裨益,提高了二人的生活质量。康奶奶说:“我退休的那年,因心脏病、高血压,一年住了五次医院。后来老伴动员我去打门球,和球友一起有说有笑,心情愉快,加之门球动作舒缓,击球时屏气凝神,增强了心肺功能,慢慢的,病就自然好了。老头子年轻时爱下棋,蹲得时间久了,头晕眼花,严重时浑身抽搐。自从学打门球后,身体十分康建,只是偶尔吃点降压药。每年体检,各项指标基本都保持正常。2月29日是我92岁的生日,是门球延长了我们的寿命。只要我们还能走动,就要坚持打门球。”门球的健身价值,从这两位“老寿星”的身上便得到了最好的例证。

如今,两位“九零后”老人伉俪相携,命运与共,每天迎着朝阳来到门球场,挥舞球杆,描绘着自己门球人生的绚丽画卷。在康老太太即将迎来92岁寿诞之际,让我们衷心祝愿两位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16: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三十四载门球情 无私奉献的“地下党”                                      原创 李瑞鹏 [url=]门球之苑[/url] 前天



三十四载门球情
无私奉献的“地下党”

文、图/李瑞鹏(北京市昌平区)

北京市昌平区门球老寿星——96岁高龄的柴克锐,出生于1925年3月,1949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加入地下党,1988年在太原赛鼎公司离休,并开始参加门球活动。2000年定居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至今已有三十四年的门球情缘。

创立回龙观门协 修建首片门球场

柴克锐是组建昌平区回龙观地区首届门球协会的创始人,曾任回龙观地区第一、第二届门协主席,并是回龙观地区门协第三至五届的名誉主席。他痴迷门球,并积极宣传门球运动。

回龙观地区首届门协组建前期的2001年,由柴克锐写信建议,回龙观地区风雅园物业服务公司研究同意,决定将回龙园公园内一块文化休息场地,改建成回龙观地区第一片沙土地门球场。

举办培训班 门球队伍从无到有

2002年3月,由柴克锐发起举办了第一期门球培训班 ,共有临近小区的24人参加(其中只有9人曾打过门球),柴克锐亲自担任教练。培训班结束后,在柴克锐的倡导下,学员们组建了三支门球队。从此,回龙观地区门球运动开始走上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之路,参与的单位从民到公,球队数量从少到多,各队的技术水平也逐渐从弱到强。此后,各队相继举办了汇报表演赛和周边友好球队的门球邀请赛。2003至2004年,由于门球队员逐渐增多,在回龙观东区又新组建了三支门球队,至此,回龙观地区共建立起了六支门球队。

为门球人排忧解难办实事

2005年3月,回龙观地区办事处正式宣布成立地区办事处门球运动协会,柴克锐担任门协主席,时常为门球队员排忧解难。2005年9月,回龙观体育公园里新建了一块门球场,即回龙观地区的第二块门球场。但公园管理处规定,每场次打门球按5元收费,引发了广大球友的不满。柴克锐得知后,马上直接找到公园管理处有关领导交涉并提出意见,从而使管理处经研究同意,降低了收费标准。

柴克锐2003-2010年担任门球协会主席期间,回龙观门球队曾获得北京东城区东城杯门球赛冠军、亚军。2008年还参加了中国门球冠军总决赛北京分赛区东城区选拔赛。

2010年,因年事己高,柴克锐不再担任门协主席。但他仍一如既往的关心门球工作,积极参加本地区的门球活动,并根据个人多年担任教练员的优势和门球实践经验,做到言传身教,多次举办教练员培训班,既向学员讲授专业知识,又在现场手把手的传授门球技能,使学员受益匪浅。此外,执着于门球的柴老,为了回龙观地区门球事业发扬光大,于2019年7月向回龙观地区第六届门协委员会递交了他主笔拟写的,长达12页的《回龙观地区门球运动大事记》。

当地的门球晚辈,对柴老热爱门球,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非常敬佩,纷纷决心以他为榜样,为中国门球的发展而努力!


微信图片_201101230742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15: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人生w 于 2021-3-11 15:25 编辑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最美莫过夕阳红 至乐恰在门球场                                                   原创 黄鹰 [url=]门球之苑[/url] 昨天



最美莫过夕阳红
至乐恰在门球场

文、图/黄鹰(江西省高安市)
从左至右:高安中学副校长付光荣、席瑞成夫妇、高安中学老协副主席

在美丽富饶的“赣中明珠”——高安,有一所百年学府——高安中学。席瑞成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退休老师。席瑞成出生于1930年12月24日,南昌英专毕业,毕业后,在高安从事英语教育工作,一直到退休。据他的老伴高安中医院退休医生柴玉珍的介绍,席老退休前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常常腰腿疼、头疼,且容易感冒。退休后的席瑞成在学校留任了一年,由于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老伴就劝他彻底退休,走出家门锻炼身体。
从1995年开始,席老师又是种花,又是打太极拳,还打乒乓球,骑自行车,拉双杠、单杠,身体渐渐好起来。尤其是在爱上打门球后,身体就更棒了。距席老师的住宿楼不远,就有一个学校自建的门球场,他常常和退休的老同事,在绿茵场上练球。高安市门球活动中心门球场离他家也不远,在那里也常常可以看到席老练球的身影。每年门协组织门球团体赛 ,席老师总是披挂上阵,无论是过门很准,技术没的说,因此常常赢得场外观众的掌上和赞美声。2020年,90高龄的席老夫妇还参加了市门协组织的双打比赛,成绩也还不错。赛场上的席老师

席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爱好广泛,夫妻恩爱,儿女孝顺,孩子们非常支持他打门球锻炼身体。据其老伴柴医生介绍,自从席老师迷上锻炼后,20多年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从没有间断过,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好,心情也格外舒畅,什么事都顺心顺意,觉得生活很幸福。
2020年席老师90岁生日的那天,他原本准备邀请高安市城区教育部门的教育队、高中队、二中队,卫生部门的卫健队以及门协队共五支队伍的球友们,一起在高安中学门球场展开交流赛,但由于疫情的原因没有办成。今年3月7日,疫情防控情况已然好转,且天公作美,这场本该在去年开展的比赛终于如席老师所愿成功举办。高安门协班子成员和席老师夫妇合影
是啊,只要心情舒畅,处处鸟语花香,只要身体健康,幸福总在前方,只要童心不老,活得潇洒漂亮!最美莫过夕阳红,至乐恰在门球场!


微信图片_20110124062619.jpg
微信图片_20110124062632.jpg
微信图片_2011012406264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15: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风神驹1 发表于 2021-1-31 21:36
好一个“90后”门球老寿星的故事,这不正是门球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就是最大的 ...



         谢追风神驹1老师的关注。祝你开心身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6: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门球老寿星的七彩人生一一记本溪“九零后”门球老人郭枝盛                                                      原创 金长学 [url=]门球之苑[/url] 昨天
                                                             门球老寿星的七彩人生
一一记本溪“九零后”门球老人郭枝盛

文、图/金长学(辽宁省本溪市)

在辽宁省本溪市望溪公园门球场,每天都能看到一位身材高大,体态稍瘦,面带笑容的老人与球友们挥杆对垒,他就是本溪市交通局离休干部,今年90岁高龄、绰号“大爷”的郭枝盛老人。

郭老离休后不久就参加了交通局门球队,已有25年球龄。他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为队里主力队员。由于他球技精湛,品行端正、口碑好,被选入本溪市门球队,经常随队外出参加各类门球赛事。郭老八十多岁时,还多次报名参加市里的个人单打比赛,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如今,耄耋之年的郭老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体态轻盈,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有人问郭老:“您身体这么好是如何保养的?”郭老说:“一是买菜做饭亲自解决,饮食起居有规律,按时午睡;二是伸直腰,迈开腿,不管刮风、下雨、下雪,只要公交不停运,每日出行靠自己;三是每天活动有规律,早晨去跳舞,上午炼筋骨,下午打门球,风雨无阻。除特殊情况外,每年最少350多天的“出勤率”,大年三十也要去球场;四是闲暇时做些保健操。因为只有身体好才能打好门球。”

由于郭老早出晚归很准时,邻居见面常会调侃道:“郭老上班去呀?下班啦?” 郭老不仅“出勤”率高,门球打的也很好,习惯用低杆打球,试试槌后再击球。打的很准,被当地球友称为门球场上的常青树。

郭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还懂球路,会执教,90岁高龄,能打、会教很不容易。球友都说:“郭老这么大岁数了,球还打得这么好,真了不起。而他“大爷”的绰号,就是因郭老经常把“王球”说成“大爷”(意思是这号球是大球,谁也管不了),加之他年纪最大,球打的也好,所以球友们都尊称郭老为“大爷”。
“大爷”不但身体好,球技高,而且德高望重人品好,很有正能量,从不因打球与球友争执,球友之间发生矛盾时,他还能做劝解和疏导工作,深受球友们的爱戴和好评。
郭老爱门球场如家,虽年事已高,但仍关心球场建设,经常打扫场地,冬天下雪时还一早来扫雪 。为了球场的维修、维护,门协每年都收取一定数额的场地维修费,按贯例,八十岁已上的老人不缴费,但郭老每年都主动缴费。
郭老退休不褪色,保持了一名党员的优良品质,有正义感,有正能量,勇于向不良风气说“不”,充分体现了老同志、老党员的政治修养,展现出了离休干部高尚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为了表彰郭枝盛老人为门球事业默默贡献,树立典型,宏杨正气,本溪市门球协会还为郭老举办了《本溪市“九零后”老寿星贺寿门球赛》的专场赛事。来自各行业、不同单位的28名高龄门球老人参加了比赛。郭老身披授带,更是兴致勃勃的连续打了三场比赛。

赛前,协会还用广播宣传了郭老平凡而感人的事迹。本溪市门球协会主席金长学为老寿星郭枝盛披授带,挂奖章,致贺辞:祝老寿星们老有所乐,健康长寿,快快乐乐的打门球,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郭老非常激动,并身有感触地说:“感谢门协领导为我组织这场赛事,感谢老球友们参加比赛。我热爱门球,打门球是我的最爱,我与门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已经打了25年门球,受益匪浅,既锻炼了身体,又结识了好多球友,每天在一起有说有笑很惬意,球友们就像一家人,很亲切,有困难时大家互相安慰,互相帮助,我这大年纪,球友也没有嫌弃我。球场人好,空气好,环境好,春夏鸟语花香,球场绿草茵茵,秋天野果累累,冬雪覆盖大地,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在这样和谐的门球大家庭里,我感到很幸福。”

郭老还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会持之以恒坚持打门球,决不放弃。这就是郭老发自内心的感概,这就是老寿星的门球情怀,这就是一位“九零后”门球老人的七彩人生。


微信图片_20110201073322.jpg
微信图片_20110201073316.jpg
微信图片_20110201073301.jpg
微信图片_201102010733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救了我的命
——记“九零后”门球人石玉文


文、图/何寿珍(北京市海淀区)

精神矍铄的石玉文老人,是湖北省一所大学的数学老师,生于1931年,三十多年前开始接触门球。石老师常说:“门球救了我的命。”而这中间又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呢?

原来,2009年,石老师的老伴病逝,这一度让她几近崩溃,几乎失去了生的欲望。于是儿子把她接到北京,她发现中国科学院(中关村)有个门球场,从此,石老师每天吃过早饭就来打门球,午饭后休息一会儿就又来打球,雷打不动,乐此不疲。是门球让她从崩溃中解脱出来。所以,她常说:是门球给了我生的希望,门球救了我的命!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石老师在北京已经十几年了。她说,这十几年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在中科院(中关村)门协春节联欢会上,石老师激动地讲述出了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

石老师出生在武汉,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她非常爱国,三观端正,为人正派,她也用这样的信念培养孩子,儿子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事业有所成就。石老师勤劳爱干净,乐于奉献,来京后还主动为中关村门球场打扫卫生间。她待人热心友善宽容,德高望重,是球友们的暖心大姐,很关心年轻球友的发展,多次出资资助门协用于组织比赛。问她做这些都是为什么,她说:我很感恩,我要回报门协!

球友们尊敬她、爱戴她,在国庆七十周年之际,门协特别颁发了荣誉证书以感谢她为当地门球运动发展所做的贡献。

借此机会,笔者要对石老师说一声“谢谢”,感谢您曾给予我们那么多帮助。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永远快乐!更长更久地跟门球、跟球友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101.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111.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1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9 16: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九零后”老寿星田树深的门球故事


文、图/苗清暖、田媛(广东省深圳市)

田树深,1930年出生在湖北省建始县,美丽的清江画廊景阳河岸边。虽因当时家庭不富裕没有读到很多书,但他从小就特别愿意学习和钻研。通过自身的努力付出,1956年被选送到恩施地区财校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被留在地区行署工作。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他都是兢兢业业力争做到做好。1960 年,他作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出席了“湖北省文教群英会”,有幸受到毛主席、杨尚昆、王任重等领导的接见。如今,田老虚岁虽已92岁,但还经常活跃在深圳的各个门球场,参加各种比赛,且担任着运筹帷幄的教练员。
快乐的深圳候鸟
田老退休后开始学习打门球,特别用心学,1997年就被湖北省体育局授于“国家一级门球裁判员”的称号。早在1999年,这位酷爱门球的七旬老人便随子女定居到深圳。当年为了找到打门球的场地,他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终于在深圳西丽军休所找到了一群热爱打门球的伙伴们。从此,这位快乐的深圳候鸟便开始了在深圳打门球的快乐时光。
甘为深圳门球写春秋的老黄牛
田老居住在深圳南山区。在发现南山区探亲人员中的门球爱好者多达40余人后,南山老干中心负责门球活动的张富亮,找到热心的田老,请他负责将探亲候鸟——来深圳的人员组成门球队,参加南山老干中心举办的“贺岁杯”门球赛。此后,连续好几年,都由郑主任和田老担任正副裁判长。当时打门球比赛,对户籍有些要求,为了能参与各种比赛,关心时事新闻的田老,正好看到深圳市新出台的户籍政策,自己便去公安局派出所办理了随子女迁入深圳户籍的全部手续。从此,田老夫妇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快乐的候鸟深圳人。
南山区有很多来深圳探亲的候鸟门球爱好者,为了让大家能够有组织地参加深圳市门球的各种活动,田老和来自江西的门球爱好者王攸彦先生一起,在南山筹备成立了深圳“候鸟门球俱乐部”,后来得到市门球协会主席李军的大力支持,正式成立了深圳市候鸟门球俱乐部。田老被推选为副主任(负责裁判工作),和王攸彦、李文龙、季景华、江城、王兆生几位深圳候鸟负责人同甘共苦,呕心沥血,逐步使深圳候鸟门球俱乐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了拥有众多品牌赛事的、省内外驰名的候鸟门球俱乐部。田老在俱乐部走过的漫长岁月里劳苦功高,在俱乐部里也是岁数最大的,编排及赛事工作量也最大,在比赛现场的总台上、记分板前总能看到田老忙碌的身影,球友们既心痛又高兴。心痛的是因为田老每次比赛都特别累,高兴的是田老的身体特别棒。球友们戏称田老师深圳门球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活到老、学到老
由于候鸟俱乐部的各种比赛都由田老进行编排,为了做好编排工作,除了用手工抄写,田老还让大女儿帮忙用电脑打印出来。由于比赛较多,大女儿便教会田老自己用电脑编排比赛的各种表格,并专门给他买了电脑和打印机。当时已经接近八十的田老,凭着一股钻研劲,硬是学会了用Excel自己编排打印比赛的各类表格。每一次编排比赛秩序表,他都伏案工作到很晚。好多次打印机出现问题,他就自己扛着机器去找师傅修理。
为了深圳的门球工作,田老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作为国家一级门球裁判员,田老也常常被市门协抽调去担任比赛的裁判工作。深圳市门协换届时,候鸟俱乐部的几个主要人员都被选为市门协领导,田老和候鸟的李文龙先生被安排在姜海殴负责的竞赛委员会,三人一同负责深圳市门协比赛的编排工作。
2008年,田老自费担任深圳候鸟门球队的随队裁判员参加了在河南滦川举办的全国老年门球比赛,因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优秀裁判员,并获得了由时任中国门协秘书长张娜亲自颁发的奖状。
2010年,田老和老伴一同赴上海参观第十届世界门球锦标赛,并结识了马占琨先生。2012年,候鸟组队参加河北霸州门球赛,田老和老伴又顺势参加了北戴河第三十届长寿杯门球赛。2019年,深圳候鸟第十二届候鸟杯上,90岁的田老和84岁老伴袁美洁参加双打项目,女儿田媛全程陪同,一家三口成为了当时赛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后,一家人又参加了海南海口门球赛。门球陪伴田老一家人走过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
百善孝为先 田老幸福满满
2020年1月3日,田老的子女们为了感谢十几年来一直陪伴父母活跃在门球场的各位朋友,在田老九十寿辰之际,举办了九零老哥快乐门球邀请赛。
田老的孩子们非常用心地组织举办了这场比赛,同时还专门用一首诗描绘了九零老哥快乐门球三十年的写照:
哈哈哈,休笑当年情未了,你比我编赛出妙,而今门球三十载,以球会友精神好;
来来来,七零晚辈别懒腰,八零小弟莫卖老,九零大哥挽起手,电脑秀我赛程表;
比比比,且放儿孙后脑勺,潇洒童趣今重要,挥手举杆草地见,一身精气神来邀;
看看看,请来场上过过招,或者席上瞧瞧瞧,出门就是健康行,一生啦啦一号角。
如今,虚岁92岁的田老,心态好,爱运动,身体状况不错,打门球依然是他的最爱,每天一有机会就要去球场上打两小时的门球。球友们都祝福田老健康开心,做一棵门球场上的不老松!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438.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447.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523.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531.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3539.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4118.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4125.jpg
微信图片_201102110741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守三十载
门球铸寿星
——记"九零后"门球人刘永正


文/徐禹汉(湖北省通讯员)
图/漆学海(湖北省咸宁市)

刘永正1931年7月出生,1990年初学打门球,因为热爱,悟性很高,门球技术提高很快,当年被咸宁市(原咸宁地区)工商银行抽调,加入了刚组建老年门球队,并担任打1、2号的主力队员。当我们与老人交谈时,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三十年如一日,热爱体育运动,坚持门球健身,提高门球技术,当好门球教练的一些往事。

热爱体育  学打门球

刘永正天性好动,注重身体锻炼。年轻时打过乒乓球,羽毛球,即将退休时的1990年,学起了打门球。因为热爱球类运动,学习门球也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一名门球骨干。1990年下半年,就加入了咸宁工商银行门球队,成了一名老年门球运动员。在组队参加湖北省工行系统门球比赛的集训中,他刻苦认真,勤学苦练,很快成为了当时的一名门球高手,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指挥技能。

1991年,参加湖北省工商银行,在老河口市举办的全省工行系统门球赛上,刘永正主打1、2号球,一举夺得了冠军,为咸宁工行争得了荣誉。从此,他与门球结下了深深的感情,不离不弃,一直坚守。如今90岁高龄的他,天天骑着电动摩托车到球场,从不间断。即使2012年因事故骨折,他也要拄着拐杖到球场,看大家打球。伤愈后,他改为每天搭乘公交车去球场,热爱门球已到了如此痴迷的程度。

当好教练  夺冠争荣

刘永正一生从事银行工作,精通业务,勤奋认真,在银行系统是一名可圈可点的人物。在退休融入门球运动中后,他心细胆大,敢打敢拼,深研球技,虚心好学,做到边打球,边细心、认真地向老教练们学习。功夫不负用心人,2006年,他担任了市工行门球队教练,至今仍然坚守在门球教练员的岗位上。

他执教球队很有特色,一是声音宏亮。无论是在平时康乐球赛中,还是在市直门球比赛时,他指挥打球的声音,整个球场都能听到。二是思维敏捷,能通观红、白10个球的变化,和自球结组防守策略,进攻决策,从不犹豫,果断出击。因此,咸宁工商银行队,在全省、乃至全国工行系统门球比赛中都取得过好成绩。在参加全省工行门球比赛时先后夺得冠军2次,在参加全国工行山东烟台门球比赛夺得第三名,在参加中南6省4市工行门球赛中也夺得过冠军。三是口、手并用。刘老指挥打球,不但出声果断,声音宏亮,而且以手示教,嘴上说到那里,人即奔向那里,并以手指定落球位置。近年,在市直门球赛事活动中,市工行门球队仍然是一支较强的门球队伍,这和他担任教练不无关系。

宝刀不老  打球不止

如今,刘永正已跨入90岁高龄,按理说应该留守家中,颐养天年。但他从未如此考虑过,仍每日前往市老年大学门球场,并和几位80、90岁的老球友们自动“结组”,打起康乐赛,且当仁不让的担当教练。虽说刘老用的依旧是30年前学的跨式击球打法,但他的远击球、闪带球、撞柱的准确率仍然很高。在执教方面,虽不像年轻门球人那般敢打善冲,创造一些新的打法,但他仍以所在市工行门球队的习惯排兵布阵,制定攻守方略。2020年,市门球协会还授予刘永正"优秀运动员"称号。

目前,90高龄的他,仍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身板硬朗,能说善辩,能教善打,每天仍坚持数小时在球场活动。在球队里,他是离不开的知名老将;在那些老球的友眼中,他仍是一把不老的宝刀。坚守三十载,门球铸寿星。

微信图片_20110212073901.jpg
微信图片_201102120739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15: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我的“九零后潮奶奶”                                        原创 吴甲 [url=]门球之苑[/url]
                                            我的“九零后潮奶奶”
文、图/吴甲(广东省深圳市)

我的奶奶贾晓霞,今年90岁了。前些天,奶奶给我发微信说,《门球之苑》编辑部面向全国征集“九零后”门球老人采访报道的稿件,希望门球爱好者积极组稿参与。回想起奶奶在西安和深圳两座城市生活的几十年里,门球是她最喜爱的体育活动。记得奶奶还给我讲述了她的门球历程,1980年退休后,她得知西安市组织老年人在古城南门外西侧“松园”打门球,便前往学习,了解学习这项新兴的老年人健身运动项目。
自1985年开始,奶奶把全部业余时间都全身心投入到打门球之中。一开始,她在教练的指导下慢慢摸索,打不好的时候还曾被教练数落。奶奶为此着急沮丧,但她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劲儿,坚持苦练,上午打,下午打,有时晚上还借着月光打,门球就像勾住了她的魂儿让她痴迷。随着球技的不断进步,她又参加了当时只有18人参加的西安市首届门球裁判员学习班,并获得门球一级裁判员的资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拉着爷爷也进入到打门球的行列,并代表西安市教育系统门球队和一些老干部门球代表队,先后在松园、西安市人民体育场、革命公园、老干部活动中心及一些企业的厂矿家属区及院校门球场参加比赛。有一次,在一场比赛中,奶奶当值裁判员,她跑动及时,口令响亮,判罚果断,但有名参赛老年球员输球后不服判罚,竟说她是“假”裁判。对此,奶奶却笑呵呵地说:“我是姓贾。”最后,总裁判长出面,认定她是一名优秀裁判员,执裁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判罚无误。
在西安市门球协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奶奶是一位最早拥有会员证、裁判员证和教练员证的老人。奶奶和爷爷原来都在学校工作,他们常年热衷于体育锻炼影响着家庭里每一位人。记得我5岁时,就和爷爷奶奶及小叔祖孙三代一起参加过西安市教育系统的“家庭运动会”,并被评为西安市的“模范体育家庭”。
1992年,由于父亲调往广东工作,我们全家从西安迁到了深圳。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我们慢慢适应稳定之后,决定把爷爷奶奶接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1995年初春,爷爷和奶奶来到深圳,他们非常喜欢这里的气候。平日接送我上小学之余,有十年球龄的奶奶最关心的就是去哪里可以打门球。经了解,深圳市门球协会于1988年成立,当时老年人还不算多,全市只有30支门球队,所有老人们基本上是在上步路深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门球。奶奶很快就融入到这个环境之中,并与深圳离退休和外地来深圳探亲的老人们成为球友。
进入1997年,门球这项运动受到许多老年人和中青年人所了解和喜爱,深圳市门球协会又承担着比赛、交流、培训等工作任务,奶奶是老裁判员,自然就被邀请参加了首次门球裁判员的培训工作。由于她热心、开朗、豁达,还被大家选为深圳市门球协会理事。许多球友都夸奶奶是好队员、好教练、好裁判,是深圳门球界的元老,人称贾大姐。
在深圳20多年里,奶奶参与培养的28名裁判员至今还活跃在各门球赛场上。每年深圳举办各种“迎春杯”、“巾帼杯”、“长寿杯”、“候鸟杯”等比赛,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候鸟老人”是指许多来自内地的老人,他们每年来到儿女家享受温暖的冬天。后来,在深圳市门球协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成立了“深圳市候鸟老人门球协会”,会员更是一年比一年多。
时光荏苒,我如今也已成家有了女儿,一家人四代同堂,其乐融融。母亲常常这样对我说:“我家有两宝——奶奶是我们家的老宝贝,孙女是我们家的小宝贝。”为了让奶奶安度晚年,她老人家80岁以后,我们就尽量不让她打门球比赛,但她仍情系门球,家人戏称她是“三打”老太太:早上打门球,下午打麻将,晚上打电话联络球友、牌友确定第二天的活动。
如今,奶奶已90岁高龄了,家人商量不让她再当“候鸟老人”飞来飞去。两年前,奶奶回到古城西安,时不时还背起门球棒自己乘公交车和老球友相见,只是西安很多门球场已逐渐消失,打球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奶奶会玩儿智能手机,拍视频、发视频、发微信,几乎每天都和深圳门球协会的老朋友、老球友联系。这就是我的“九零后潮奶奶”。


微信图片_20110219064112.jpg
微信图片_20110219064139.jpg
微信图片_20110219064154.jpg
微信图片_20110219064121.jpg
微信图片_20110219064104.jpg
微信图片_201102190640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4-27 0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