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8 1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冬谈养生(转微信)
今日立冬,立冬季节如何养生?
中医认为: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将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是,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秋末冬初空气干燥,首先要多喝水。季节更替变化明显,要适量加强运动。一切有关补益肾脏、强化肾脏、养护肾脏的养生方法,也就是秋末初冬养生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
初冬养生保健的原则及方法
1、敛阴护阳
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初冬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
2、调节饮食
秋末冬初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矿物质的摄取量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此外,蔬菜、水果和奶类得摄取量也需充足。
3、适度进补
根据中 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秋末冬初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食补”,应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等榖豆类;生姜、韭菜、大蒜、萝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鸡肉、猪腰子及 鳝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核桃、桂圆、栗子、芝麻等果品。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可常吃炖母鸡、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秋末冬初,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秋末冬初也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