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260|回复: 36

细说中国门球(三、运动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4 23: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8-11-23 12:26 编辑

       运动员
        构成这一运动本体的客观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其中包括,击球员、教练员、裁判员、运动组织者和服务者等等。本帖所说的运动员,仅限于击球员和教练员。这个问题涉及面也很广,我要讲的只是运动员的打球方式和技战术水平。
        一、我国运动员的击球方式。
       总的说是正瞄正打,且多姿多肽,不拘一格,怎么打的准就怎么打。其中:有的是短杆悬空跨打;有的是槌头依托地面跨打;多数人是贴脚打,贴脚又分内贴、外贴,最近又有不少人改为双贴,似乎这种打法更精准;闪带原来多为横闪,现在的新生代大多是直闪,似乎直闪的成功率更高些。总之运动员的击球,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是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风格。
       对我们的这种击球方式历来都有争议。据说刚开始国际门联不承认我的这种打法,后来也默认了。尤其是贴脚打,即使在国内也有争议,部分人认为有“非法获益之嫌”。我不这样认为,理由有三点:
      1.纵观各项体育运动,有的对姿势有严格地规定,比如游泳,它分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蛙泳比赛如果你用自由泳姿势游就犯规。有的体育项目对姿势就没有约束,比如篮球、足球、排球就没有,篮球不管什么姿势,投进篮就得分;足球也不管你怎么踢,射进门就得分;同样,排球也不管你是用手掌拍,还是用拳头砸,只要把球打到对方场地内就得分。门球(槌球)有没有关于打球姿势的规定,没有,800年来从没有过这样的规定。法国时代一般都效仿高尔夫的击球,侧苗侧打; t01b8853be3e214a2c8.jpg    t018e5e1f8895024d57.jpg

      
      到英国时代,就向多样化发展了;
t018c8bdccffd17ba50.jpg t011309b338529e76fe.jpg       
      到了日本时代,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大家都清楚,日本是侧苗侧打,有的国家也仿照,但不少国家或地区是多元化的打法。既然从来都没关于打球姿势的规定,又何谈“非法获益”,“非”的什么法?
       2.日本式的侧苗侧打不是都没有依托的击球,我国的正瞄正打也不是都有依托的击球,我和日本队打过球,看到他们有的是悬空侧瞄侧打,有的是槌头依托地面侧苗侧打,所不同的是我们贴脚的打法是即依托地面又贴脚,因此有人就感到这是不公平。贴脚的打法较准,这是我们30年实践得出的经验,但不是“专利”,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门球人都可采用,如果您觉的这样确实打得准,您也这样打吗,哪还有什么不公平?
       3.球打的准不准,要领就是六个字:瞄的准,击的正。瞄的准是前提,击的正是关键。瞄的准各有各的窍门,击的正就是要做到球槌不扭动。似乎贴脚容易做到,实际也不尽然,因为人的脚是弯曲的,穿的鞋也不是笔直的(在鞋上做文章,贴上滑行板,那是歪门邪道,必须制止),要做到球槌不扭动,也必须下功夫练。事实上,球打的准不准和采用的姿势没有必然联系,不是采用某种方式就必然打得准,而另一种方式就肯定打不准。实际上它和个人的爱好、习惯、要领的领悟以及苦练的程度是相关的。2006年我和日本队打完球,对双方打球姿势进行了切磋,他们的一个主力队员,用我的球杆,采用贴脚的打法,打了三次;而后,我用他的球杆采用侧苗侧打的方式也打了三次,球距都是两米多,结果都是三击不中,而且他的偏差比我大。打完了,他用手势向我示意,好像是说你们的打法我们打不了。
      击球方式的多样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贴脚打是先进的,要自信,坚持不懈,继续创新
      二、我国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这一点不许细讲,看看近些年世界大赛的成绩就行了。2010年10届世锦赛,我们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实现了前八有七,并包揽了前三名;11届在号称门球大国、强国的日本照样捧回了冠军杯;16年在韩国举办的亚锦赛,也是多队进了前八,并捧回了冠军杯;这次在巴西的世锦赛上,虽然丢了冠军,但做到前八有四,前四有三也不失大国、强国的地位。
      总之,构成这一运动本体的客观要素之一——运动员,无论打球方式,各种技术打法或战术运用都有多方的创新,已经形成我们中国自己的风格,并且站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点评

学习此贴,自信倍增!  发表于 2018-10-15 11:23
点赞!!学习分享了!!  发表于 2018-10-15 08:54
点赞!  发表于 2018-10-15 02:2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3: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说”是讲一般;“二说”是讲场地;本帖是讲运动员;下一个帖子讲球杆,希望人们参与讨论,支持、反对都欢迎,讨论起来问题会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3: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选的图片不是太典型,但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比如:英国时代就有正瞄正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3: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0-14 23:49
选的图片不是太典型,但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比如:英国时代就有正瞄正打了。

     说明什么?说明那个时候,打球的方式就向着多样化发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00: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08: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甲子 发表于 2018-10-15 00:15
此帖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谢谢转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08: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云保网友的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0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细说中国门球”。本节讲运动员击球的观点,我非常赞成。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学打球的年龄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怎么“准”就怎么来,无可厚非。但是客观地讲,如果让我来培养少年运动员的话,我肯定是要用“新生代”的姿势。其中的道理不用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09: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0-14 23:49
选的图片不是太典型,但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比如:英国时代就有正瞄正打了。

      有人说侧苗侧打才是正统打法,因为这一运动就是高尔夫和撞球(台球)的混血儿。这是否事实还值得考虑,我见到的资料认定撞球产生于16世纪,而槌球(门球)至少13世纪就在法国形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09: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益民网友的点评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成这一运动本体的客观要素,人的要素还有裁判员。我们的裁判员也是一流的,一是年青化,二是实践经验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0: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元化的击球方式是人性化的体现,因为人的爱好不同、习惯不同,多元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对这一运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1: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此贴,自信倍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2: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峰 发表于 2018-10-15 09:20
感谢楼主的“细说中国门球”。本节讲运动员击球的观点,我非常赞成。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学打球的年龄 ...

      您说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2: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0-15 12:15
您说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说一千,道一万,还要实践来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