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0 1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咏雪》这首诗用典出自何处
凝雨寒风刺骨寒,
寒酥飞满地天间。
琼妃穿越扬州去,
比比琼花无处闲。
这是一首咏雪的近体诗,其平仄格式为: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看似首句入韵的仄起式正格之七绝,但诗的第四句第五字是平声、应为仄声;如果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当然每句的后三个字不可“三平脚”或“三仄脚”)的要求来评判,倒也合乎。
诗中未见一个“雪”字,然而,四句诗中句句有雪。“凝雨、寒酥、琼妃、琼花”都是指“雪”。典出何处呢?
1、“凝雨”:沈约《雪赞》有“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的诗句。这里的“凝雨”指的就是雪。
2、“寒酥”:徐渭的《梨花》中有这样的诗句“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寒酥”是指雪。
3、“琼妃”:张可久在《黄山雪霁》这首诗中写道:“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这里的“琼妃”指的就是雪。
4、“琼花”:杨万里的《观雪》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琼花”指的也是雪。
首句从体感上写下雪时的“冷”;第二句从视觉上写雪,在天地间沸沸扬扬、漫天飞舞,足见雪之浩大;第三句从下雪的区域广大、展开想象,想到扬州也在下雪,进而联想到隋炀帝带着嫔妃下扬州、观琼花,于是,便有了三、四两句,寄雪于情。诗中有动有静,有感知、也有联想!
恭请网友们在赏析的同时,多多提出指导意见、给予雅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