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121|回复: 36

“中式门球”已初步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 23: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8-12-5 22:55 编辑

       似乎有人认为打造“中式门球”,是要对以往的槌球和现代门球(实际就是日本式槌球)以及我国现行的门球一概否定、全部推倒,从打炉灶另起火,其实这是一种误会。我心目中的“中式门球”,是对以往槌球和现代门球的继承和发展,是扬弃,不是抛弃。大部分元素是继承,部分元素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重要的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发展。必须明确创新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从目前我国这一运动的状况看,从最初的照搬,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总结出一些符合我国体育工作方针、符合中国水土人情的,而且也符合当代体育发展方向的新经验,促使我国门球运动在改革的征途上迈出了初步的一步,也可说是“中式门球”已初步形成,其依据:
       一、场地。
       早在几千年以前在我国就存在着用槌打球的运动,从见到的图片看,场地是沙土地;法国时代的槌球主要是天然草地,但也有在街道地面打球的;英美时代,主要是天然草地,后期,美国出现大量用沙场的现象;日本时代主要是天然草地,有时也用沙场,比如他们举办的第24届“发祥杯邀请赛”就是在沙场打的;我国是沙场、人造草场和天然草场并用,以沙场、人造草场为主,个别赛事也用天然草场,我们的这种场地的使用,无疑是最科学的。人造草场是我国发明的,它使这一运动的场地初步达到了专业化的程度,这是我们对国际门球运动做出的一大贡献。
      二、器具。
      主要是球杆和球,球不细讲了,基本是仿照,主要讲一下球杆。
      法国时代的球槌,中间细两头粗,两个端面为平面;英美时代明文规定是圆形;日本时代规则规定原则上是圆柱体;我国是槌头外形不限,允许使用各种式样的槌头,其中包括一端是坡面的槌头。槌头的多样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几百万人打球,各有各的习惯和爱好,多样化、适应性强,无疑是发展,是进步。坡面槌头国际禁用,实际上这是槌头方面的创新。
      三、远动员打球的技巧
      无论以往的槌球还是现在的门球多数是侧打,尤其是日本,几乎是清一色的依托地面侧苗侧打,而我国则不是,基本都是正瞄正打,而且多数是贴脚打。据说开始由日本人把持的国际门联不认可,我们坚持不变,中国人历来最讲究的是一个“”字,那种侧着身子,斜着眼睛,侧苗侧打不适于我们,适与我们的是站直站正,正瞄正打,而且多数是贴脚打,前些年大部分是单贴,近些年较为流行的是双贴。打球的技巧也越来越丰富,擦球不仅是侧擦,跳擦顶越来越显眼,最近我在网上看到柳源跳擦球的录像,从40厘米到40米都可打出漂亮的跳擦,我想在天然草地恐怕是不行的;闪带也在向着多样化发展,原来是侧闪,现在兴起的是直闪,特别是年轻人多数在学这种闪法,有的采用直闪,十几米的球,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令人叫绝。总之,运动员的打球技术,已经形成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风格
       以上三条讲的是这一运动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它的提高和发展是这一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动因,至于相关的规定,如规则、规程等,必须同这一运动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相适应,适应了运动就发展,不适应就成了运动发展的桎梏,因此,我国的规则不可照抄照搬别人的,必需按着我国运动的实际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
       四、规则的突破
       以前是照搬,通过几次修规,现已有所突破,甚至是重大突破。修枝剪叶性的改动很多,意义不大,实质性的突破有两条:一是门与球的双杆限一次;二是“分数不封顶”。分数不封顶,加块了这一运动的节奏,增强了竞争性和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激励运动员苦练基本功,促进技术水平提高,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潜能,说得夸张一点,它就是“中式门球”的奠基石,很可能也是这一运动新、旧历史阶段交替的分水岭。
       五、运动发展的目标。
       法式槌球是少数贵妇人戏耍和病人康复训练的体育游戏;英式槌球即是众人参加的社会群众体育,又是能进现代奥运会(2001年第2届现代体育奥运会和2004年第3届奥运会,槌球都是正式比赛项目的竞技体育;日式槌球(即现代门球)走向了英式槌球的反面,它不再是竞技体育,重新回到少数人(主要是中老年人)参与的休闲体育,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复旧,而是曲折性的发展,是进步,不是倒退;而中式门球现在是双向发展:一是康乐普及,二是竞技化、职业化发展,两者相较,重点是康乐普及,但竞技化、职业化发展也在下功夫抓(球争霸赛、职业联赛就是鲜明的例证),其最终目标是在保持最适于中老年人这一优点的前提下,促其再次走向日式槌球的反面,又一次成为更高水平的即是各群体都参加的社会群众体育,又是能进各种运动会的竞技体育,这是这一运动发展的必然性。
       六、双轨运行,两条腿走路。
        在国际门球活动中完全执行国际规则,在国内门球活动中主要执行国内规则,同时也适度的搞些按国际规则的活动。这种双轨运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它适合目前的局面,至于今后怎么变,那就要顺其自然了。
       从以上六点看,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正如开头我就讲的,“中式门球”已经初步形成。之所以说是初步形成,是因为还有些突出的问题尚未解决,主要是两个:
        (一)、一边倒和总是半场球即半场或半场还不到就定局了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以往,我们总是把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罪于双杆球,后来又加了个高分球,其实这是现象,不是本质。不错,双杆球可以导致一方被清场,高分球可能会使双方差距拉大,不过,我想提醒人们想一想,导致一方被清场的因素只有双杆球吗?现在人们的技术提高了,场地也实现了专业化,一次远距离冲门、远距离冲打、高水平的擦球、中近距离的粘球拿到王牌球都会造成对方清场,可见存在这一弊端的真正的根源是界外球,界外球太多,且毫无作为才是祸根。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个能够一定成度复活界外球的好办法。现在已经试行的有两种:一是打上对方球不准闪出界外,否则视为犯规,他求就地压线,自求拿出界外;二是围绕中柱设一个圆圈,叫“复活圈”或“续击圈”,界外球打进这个圈取得续集权。打上对方球不准闪出界外很简单,但我感到有些弊端:1.打上对方球是个高兴的事,但心里又有负担,不闪出界外,就必须闪到离门、柱、球较远的边边角角的地方,掌握不好出界了,人家的球就地压线,自己的球确拿出界外了;2.它球被闪到不起作用的地方和界外球没什么区别,仍然是无所作为,这一来,无效果的击球就会越来越多,本来这项运动就缺乏观赏性,这样就更没有看头了;3.不能用它球闪带球了,而现在比赛场上闪带已经成为一大亮点,引起掌声和叫好声的往往是远距离精准的闪带,所以,我主张还是多搞些“复活圈”的试验。“复活圈”郑炜的球王争霸赛从08年就开始试行,但效果不明显,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什么问题?圈的直径太短,30厘米如同虚设。09年在寿阳举办的球王争霸赛延长到40厘米,西安市一个老汉两次打进复活圈,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打了个第四名(败给了杨栋)。在我看来,40厘米还是短,还要延长,圈有多大为好,我个人意见,一般运动员打进去的几率达到百分之三十,高水平的运动员打进去的几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不要怕打进去的几率高,打进去只是取得续击权,即不能过二门,也不能过三门,只有打二、三门前后的球,难度还很大呀。所以要大胆的把圈放大,只有这样,关键的时候才敢向里打,才会一定程度的复活界外球。这个办法激励人们苦练力度和角度方面的基本功,同时,这也是一大创新,从英国时代以来,续击权只有两条渠道,一是有效进门球不出界;二是自球撞击它球,双球均在界内,现在,界外球打进续击圈,也获得续击权,这是又开辟了一条获得续击权的渠道,这不是一大创新吗。
       (二)、棋类化、神秘化、看不懂、没人看的问题要解决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过于凸显了战术的作用。本来这是个优点,英式槌球打法简单,没有多少战术问题,实际就是过门撞柱的技术表演,这样的打法,一看就懂,但有点过于简单。日本人把英国只限分不限时,改成即限分又限时的25分制;把场上六门一柱改成三门一柱,这一来,没有大量战术的运用,要完成过三个门撞一个柱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因此,技战术结合是日式槌球(即现代门球)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点。但是,凡事都有个限度,过度了就会由优点变成缺点,现在的问题就是它已经过度了,过于凸显战术,变得神秘不可测。怎么解决?凸显技术,适度的弱化战术。办法我已讲过多次,那就是缩短赛时,搞多局制。比如,每局时间为15分钟,红白各一局,得分累计,或三局两胜,或红、白各2局,得分累计。这能凸显技术弱化战术吗?能,每局时间只有15分钟,如果还是开场布局,中场夺势、最后抢分夺分不行了;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一门留球也不行了;通过大量的战术空调球恐怕也不灵了,很可能开场就是拼技术,抢分夺分,使技术成为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样一来打法会变的简单些,容易看懂,精彩的技术场面增多增强了观赏性。有人认为这样的打法没意思,没关系,我主张的是双轨制,规则附则规定的即限时又限分的25分制,仍然保留,您可以找些兴趣相同的人选择这样的打法玩吗。
        还有一种办法,不是我的想法,是已经逝世的“寒江独钓”网友提出的,把三门一柱改为四门一柱,即在三线中距线三米处增设一门,这一设想我还没有考虑成熟,总觉得涉及的问题较多,当然,如果有人想试一试,也不是不可。

点评

断言"中式门球已初步形成",既不需要作理性论证,也不需要实践的验证,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  发表于 2018-4-10 13:2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2: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人安于现状,不思改变,这在情理之中。谁不喜欢安稳呐,可是不行啊,稳定是相对的,运动、发展是绝对的,妄想这一运动项目永远不变是不现实的,何况现行的国际门球确实已经过时了。槌球这一运动,800年来已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变动:一是19世纪中后期,法式槌球向英式槌球的跳跃,使槌球这一运动由原始状态上升为现代体育;二是20世纪40年代,英式槌球向日式槌球(即人们所称的现代门球)的跳跃,使即是众人参加的社会群众体育又是能进奥运的竞技体育变成主要是中老年人参加的休闲体育。截至目前日本式的门球已经走过了七八十年的历程,其巅峰期和英式槌球差不多,大约持续了三四十年,现在辉煌的时期早已过去,萎缩、衰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说明什么?说明这一运动又该进行一次跳跃了。在这种情况下,立足本国经验和创新,吸取以往槌球和现代门的精华,剔除它们的弊端,倾力打造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式门球,意义重大。像这样的变动,是这一运动自身规律的要求,不以人门的意愿为转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9: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8-4-2 22:00 编辑

       打造中式门球,必然要创新,但是,创新不是对以往全盘否定,因此对现行的国际门球(实际就是日式槌球,即人们所称的现代门球)要有个客观、公正、理智的评价。实现这一跳跃(即英式槌球向日式槌球的跳跃)是和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日本的国情有关的。从国际环境看,当时,足球出现了世界性的热,橄榄球在欧美国家狂热,美国篮球NBA正在兴起,草地网球也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原来也是竞技体育并进过奥运会的槌球受到冷落。受这一外部条件的影响,槌球内在的矛盾运动发生了趋向性的变化:凸显技术向凸显战术转化,凸限竞技性向凸显康乐性转化,恰在这时,野心勃勃的日本成为战败国,举国沮丧,对国家的未来失去信心。为了唤起民心,以图东山再起,铃木和珅等人,看到了槌球内在因素的变化,于是,就对英式槌球进行革新改造,打造成适于少儿戏耍的体育游戏。事实上它也确实起到了预想的作用,不但少儿玩起来了,文教人员也玩起来了,再后来又被中老年人看中,结果使得已经衰落的槌球这一运动又在部分国家以现代门球的称谓兴盛起来,并再次出现了一个时期的历史辉煌。它的积极作用要肯定,同时也要正视它已过时,萎缩、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再次进行深度的改革。至今还是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甚至到了再不能发展的地步,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至于故意的抱残守缺,阻止改革更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05: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看老乡的帖子。
一个人,七老八十的年龄段了,但,心不老,思想不僵化,不固执,能接受新事物,勇于开拓和创新,难能可贵。
关于中式门球的研讨一直不绝于耳,中国门球网是中式门球产生和发展的温床,几位善于思考的人将成为中式门球的奠基人或者叫创业团队。
我有幸能成为其中一员而感到荣幸。
槌球源于中国有些牵强,但中国是历史文化文明的古国,很多东西难免留有历史的烙印。
槌球成形于法国,完善于英国,发展于美国,这个历史演变过程的脉络很清楚。
美国是个后起的国家,曾参加过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庚子赔款后,美国人把他的那一份额用在了中国。
后来出现的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前身)和清华大学与其有着紧密的关系。
当美国人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来到中国燕京大学推介槌球、跑到延安推介槌球、甚至在庐山上和当时的中国最高长官玩槌球,其意义不言自明。
七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再接触槌球。
当门球狂人组团于2017年看了遗存的庐山美庐槌球场,2018组团要到美国去看美式槌球的时候,他也将带着中式门球走出去。
有一个事实请大家注意,槌球曾两次进入过奥运会。
还有个现象也请大家注意,槌球现分为欧洲模式和美式模式。
在美国,槌球也发展为两种流派,开展的也较为普及,有人将其一种称之为:草地上的棋盘。

日式门球是在槌球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七十年的开展,已成为国际门球。有约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一运动,欧美国家和地区也经常有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国际会议和赛事。
中国自接受日式门球那一天开始,就没有严格依照国际规则和惯例行事。
时至今日,中国没有哪一项自己主办的全国重大赛事是严格依照国际规则和惯例搞得。
只有在上海高东承办2010年第10届世界门球锦标赛是按照人家的规矩搞的。

综上所述,三个结论:
1、中国需要认识和了解槌球。
2、中国需要有一项严格依照国际规则及惯例的门球赛事,需要对国际门球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学习的地方。
3、中式门球的产生和发展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需要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当XX大学门球学院创建伊始,就提出:
这所学院要成立三个系,槌球系,国际门球系,中式门球系。
目前,已不是简单的”务虚“了,已进入”务实“阶段了。

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或者说狭隘的、功利的东西和思想需要改变。
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或者说开放的、包容的东西和思维需要发扬。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和理念。
文化的创新是解决继承和发展的问题,是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

戈壁梭梭,不甘寂寞的人,理念创新同时还有着严密逻辑思维的人。
从涿县走出去的老兵,家乡欢迎你回来看看。
我正在忙活涿州的第33届门球赛,这项赛事自1986年开始延续了三十三年了。
顺便告知老乡,在安排部署33届赛事时,我增加了一项:
”涿州中式门球实验赛(单打)“已确定了16位单打选手。
球具不限。
场地有安全岛、复活圈(依你所述,中心圆的半径适当再扩大一些)。
分组佩奇制,打轮次,叫打双杆。
各种基础数据都将会被收存整理。
我相信:这一亩三分地,会长出好庄稼。
这里的庄稼不是泊来品,不是转基因的。
是浸透着哲学思想和中国文化元素的,是符合门球运动发展规律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8: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8-4-2 05:14
很喜欢看老乡的帖子。
一个人,七老八十的年龄段了,但,心不老,思想不僵化,不固执,能接受新事物,勇于 ...

      我是只讲无能力试验,你是即讲又试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式门球的彻底形成大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8-4-2 05:14
很喜欢看老乡的帖子。
一个人,七老八十的年龄段了,但,心不老,思想不僵化,不固执,能接受新事物,勇于 ...

      我一直都想到涿州去一趟,看来今年不行了,我刚从老家回来,明年一定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9: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8-4-2 05:14
很喜欢看老乡的帖子。
一个人,七老八十的年龄段了,但,心不老,思想不僵化,不固执,能接受新事物,勇于 ...

      “复活圈”的试行,希望你坚定不移的试下去,成功了又是一大创举,其意义不亚于“分数不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0: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8-4-2 10:25 编辑

       改变一边倒,我在主贴主要是讲了多局制,其实进一步限双也很重要,有人提出竞技型赛事取消,门球狂人则搞了个“叫打”,这都是可以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中式门球”,既要立足本国,注重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不能持有排外主义。无论英美时代的槌球,还是现在的国际门球都有过辉煌的时期,因此,要打造“中式门球”就必须把他们的精华融合进来,包容性、融合力、同化力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老祖宗积累的经验,我们要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中式门球”只有几个人的积极性不行,必须要有广大门球的支持、参与,我衷心希望有更多人发表看法,积积参加讨论,集思广益才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11: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卫士 于 2018-4-2 11:36 编辑

    非常期待“中式门球”早日成型,让中国门球也进入“新时代”!感谢楼主与版主的无私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11: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复活圈,放在四角上。进圈即可复活,复活即可有续击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1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知道楼主是从涿县入伍到南海舰队,从部队到新疆兵团的老乡,涿州欢迎你回家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卫士 发表于 2018-4-2 11:31
非常期待“中式门球”早日成型,让中国门球也进入“新时代”!感谢楼主与版主的无私奉献!

       您说的非常好,“新时代”,就是要使我国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我相信,我国的门球也必然会成为世界大国、强国,甚至成为这一运动的引领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1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设置 复活圈很有前景,是解决门球比赛一边倒的新玩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3: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卫士 发表于 2018-4-2 11:31
非常期待“中式门球”早日成型,让中国门球也进入“新时代”!感谢楼主与版主的无私奉献!

       谢谢您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