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896|回复: 20

清明祭祖 缅怀先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 05: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8-4-2 08:01 编辑

清明祭祖       缅怀先辈

           还有三天就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踏青、祭祀扫墓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寄托无限哀思的日子里,让我们祭奠前辈、悼念故人,缅怀先烈、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奋勇前行!
        首当缅怀的应该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那些率领百万大军南征北战的老帅们,还有为了新中国出生忘死的先烈们。不能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野外春天分外明.“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祝福已逝的亲人们踩着春天的一路芳菲在天堂相聚,在天堂安好!

清明前后祭祖忙.
一路春风菜花黄.
千家万户扫墓行,
纸蝶纷飞拜爹娘.
墓前遙思母爱长,
养育大恩不可忘.
哀思深沉悼亡灵,
良好家风永继扬!

点评

良好家风永继扬!  发表于 2018-4-1 09:1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天下豪杰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5: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野外春天分外明;
        岁月无痕,思念不休,惶恐怅惘别样稠。

        春风最是有情物,春风过处,万物萌生,草长莺飞;
        春风最是无情物,一夜风过,杨柳伤怀,草木含悲。

        任眼泪滂沱成河,诉说着对逝去亲人无尽的缅怀和思念;
        任心境潮湿成雨,不忘的是逝去亲人的历历在目的慈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亲人的模样滴滴浮现,悄然落至,历久弥新;
        人已去却歌还在,亲人的慈爱点点滴滴,润物无声,铭心刻骨。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祝福已逝的亲人们踩着春天的一路芳菲在天堂相聚,在天堂安好!

点评

祝福已逝的亲人们踩着春天的一路芳菲在天堂相聚,在天堂安好!  发表于 2018-4-1 0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09: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好家风永继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09: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8-4-1 05:51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野外春天分外明;

    祝福已逝的亲人们踩着春天的一路芳菲在天堂相聚,在天堂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8: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祝福老师幸福康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8: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8-4-1 09:18
祝福已逝的亲人们踩着春天的一路芳菲在天堂相聚,在天堂安好!

谢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祝福老师幸福康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夏老师的清明祭祖诗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1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夏益民老师的清明祭祖诗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7: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司令← 发表于 2018-4-1 19:37
为夏老师的清明祭祖诗点赞!

谢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祝福老师幸福康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7: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升 发表于 2018-4-1 19:53
为夏益民老师的清明祭祖诗点赞!

谢谢好友第一时间热情关注!祝福老师幸福康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2: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相思·清明

父辈情,
祖辈情,
子女心藏伴己生,
时时感涕零。

复清明,
又清明,
考妣深埋坟墓中,
风干吾泪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2: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8-4-2 12:50 编辑

                                           清明节的由来
      
        战国时代,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往国外,常处于饥饿状态。有一次,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实在走不动了。隨从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让公子重耳吃了充饥。十几年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即晋文公。重赏跟随过他外逃的有功之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带着他的母亲去绵山隐居起来。重耳无计可施,忽然想起他是个孝子便下令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结果把介子推母子二人都烧死了。传说介子推咬破食指,用血写下一首遗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強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打这以后,晋文公就以“清明节”纪念介子推,后来逐渐在华夏大地普及。从故事源头不难看出,对忠贞傲骨的推崇,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才是清明节的本意。

                                                                           (    摘自   中国网   张传禄/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3: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前后祭祖忙.
一路春风菜花黄.
千家万户扫墓行,
纸蝶纷飞拜爹娘.
墓前遙思母爱长,
养育大恩不可忘.
哀思深沉悼亡灵,
良好家风永继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2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已逝的亲人们踩着春天的一路芳菲在天堂相聚,在天堂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09: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清明的节日内涵

                                                     来源:人民网








     为个人积存正气,为社会积存正能量,以期走得更远,这是清明节的一个内涵  .        

          关于清明节,《历书》如此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由此可见,注重“清”和“明”,一直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今天的我们,也应当让这个节日气清景明。

          让“奇葩祭品”走开,让祭奠情感保持气清景明。祭奠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站在历史和先人的肩膀上,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智慧启迪,以期走得更远,这是清明节的一个内涵。所以,应当杜绝花哨的“护照”“房产证”“私人飞机”等“奇葩祭品”,虽然这些祭品有所谓的新潮味,但和传统文化、公序良俗、传统美德不合拍,更和崇德向善的主流价值格格不入。

     让陈规陋习走开,让祭奠形式保持气清景明。源于周代的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时间跨度长,存留下来的惯性做法很多,而有些做法和当下社会已经格格不入,比如动辄大烧纸钱冥物,互相攀比讲排场等,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会污染环境,甚至酿成悲剧。3月末,杭州一名住户未将焚烧完的纸钱灰烬妥善处置,结果烟雾涌入过道,导致一名91岁老太太死亡。所以,我们要让祭奠形式保持气清景明,多倡导文明、健康、干净、祥和的祭奠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种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等,将感恩的心、思念的情,融入清明祭奠中。

      让“代人扫墓”走开,让祭奠仪式保持气清景明。清明祭奠,就是要祭祖拜宗,追思先人,慎终追远,思亲念故。所以,这个祭奠必须有一定的仪式感。《论语》云:“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如果自己不亲自进行祭祀,而找别人替代,这对祖先来说是一种大不敬。毕竟,“代人扫墓”的商业化运作再精美、再细致,也终归是一种木偶式的虚假表演,是一种空洞的文化躯壳,它消损了清明节的庄严氛围,违背了气清景明的节日内涵。

    文明祭扫,贵在心意;平安清明,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这样,不仅为个人积存正气,更为社会积存正能量。让我们用绿色清明寄哀思,还清明节一个气清景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5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