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 趣 的 讨 论
大家如果都抱着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进行讨论问题,这样的讨论才有趣、才有益。否则会造成互相不服气、甚至是斗气、怄气现象。
门球竞赛规则明确指出
撞击:是指击球员合法击出的自球移动后触及他球。
现在却引发出对撞击一词概念的大讨论。
起因是:自球与一个非撞击的他球触及,算不算撞击?
讨论中各自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自己认为质疑的案例。
一、案例是:
击球员击打4号自球移动后撞击了门附近的6号球。6号球移动并结果撞击门柱、将贴靠在门柱边的5号球发生移动。结果:6号球出界;5号球在移动过程中,又与移动静止的4号自球发生撞击。
疑问:4号自球与5号球之间发生的碰撞现象,应该如何定性?
二、击球员在闪击过程中,被闪击出去的他球,与其他球发生碰撞,其他球因门柱的反弹作用,移动后最终结果与自球发生撞击。
疑问:自球与其他球之间发生的碰撞现象,算不算撞击?
我的答案是:击球员击打自球、只要自球发生移动,之后发生的碰撞或撞击,不论自球移动是静止或者没有静止,都算撞击!
相反:闪击他球、自球并没有发生移动,即使是他球、或是其他球反弹回来再自球发生碰撞或触及,都不能算撞击。
说明:撞击的两个前提条件是:自球移动、触及他球。
没有自球的移动,绝对不可能发生触及他球的撞击现象。
中国人看中国文书一般有一个喜好:喜欢咬文嚼字,这并不错。因为中国许多文字字字含义都特定内容、非常深刻,非咬文嚼字、就不会懂得其中真谛。
比如:开球区内的内,就有特指。
将自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就不能将自球放置于开球区边线上、或触及边线。触及边线放置、就不叫放置于开球区内。特别是触及四线的放置,此时的球已经属于界内球的范畴。并非是待进场的场外球。
至于撞击定义中自球移动后的后,就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是移动一直不停止、直至发生撞击的动态状态;而应该理解为移动在先、触及在后的时间先后状态。这样就能准确对复杂现象、进行正确的判定什么现象是撞击,什么现象不属于撞击。
这就像什么是重复撞击现象一样:重复撞击,只能发生在续击过程中。除此以外发生的再次撞击,都不属于重复撞击。
说明:门球竞赛规则中许多有分歧的认识问题,都必须真正弄懂、弄通、取得共识才行。否则文明门球运动,始终还达不到文明门球的根本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