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前的他球或位于球门线后未超过7.5厘米处的他球,撞击无效,造成他球的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示例】如图12所示:❶球成功过一门,②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3.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后7.5厘米外的他球,他球移动有效,但不算有效撞击;若自球、他球停在界内,自球在续击时可以撞击该球。

【示例】如图13所示:❶球成功过一门,❸球移动有效,(图13-(a)❶球为界
第十四条 撞击中柱
撞击中柱是指已成功通过三门的球,经有效移动后触及中柱。
1.闪击他球撞中柱,在放置他球时,他球与中柱接触,则撞中柱无效。
2.若已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撞击中柱,则撞中柱无效。若与中柱接触,其他有效移动球碰柱造成该球间接移动,则贴柱球得分。
3.撞中柱的球应立即拿出场外,放置在限制线外待进一门的位置。
第十五条 撞击
一、撞击
撞击是指合法击出的自球移动后触及他球。
说明
自球与他球接触时,经裁判员确认后只需击打自球,无论他球是否移动均为有效撞击。未经裁判员确认,他球须有动感才为有效撞击。
二、闪击权
1.撞击后,自球与被撞击的他球均停在场内,即获得对该球的闪击权,如果被撞击的他球(已过三门)撞中柱或出界时,则失去对该球的闪击权。
2.撞击数个他球后,可获与留在界内他球数量相同的闪击权。
3.获得多个闪击权时,应对被撞击的球逐个进行闪击,其顺序与撞击的次序无关。
4.待所有闪击完成后才能获得续击权。
三 重复撞击
重复撞击是指在续击中,自球再次撞击被闪击过的他球。
1.重复撞击犯规后,自球拿出界外,被移动的他球放回发生重复撞击时的位置。
2.重复撞击之前,自球和他球的移动为有效移动。
第十六条 闪击和闪击过程
一、 闪击
闪击是指踩住自球,将被撞击的他球放置于自球旁,通过击打自球产生的震动使他球移动。
1.被撞击的他球必须放在界内进行闪击。
说明
向边线外闪击时,要预先指示闪击方向
2.闪击成功后,所产生的球的移动均为有效移动。
二、闪击过程
闪击过程是指从撞击后各球静止开始,到闪击成功后场上球静止获得续击权为止。闪击过程结束即为闪击完成。
1.闪击过程的程序如下:
(1)捡拾被撞击的他球。
(2)用单脚踩住自球。
(3)放置他球与自球贴靠。
(4)移开放球手。
(5)击打自球使他球移动。
2.闪击过程中允许以下行为
(1)先踩自球后再捡拾他球。
(2)踩住自球后,脚可以旋转或抬脚改踩。
(3)自他呈接触或贴靠状态时,直接踩住自球、他球(视为已放他球)。
(4)放他球时手触及到自球。
(5)重新改放他球。
(6)击打自球的同时击到踩球脚。
(7)自球在踩球脚下移动,但未脱离脚的控制。
说明
当自球在踩脚下移动时,如果裁判员认为其移动后对撞击、过门、撞中柱等有利,则必须将球恢复原位后,击球员才能击球。
3.同时撞击数个他球后,如果自球静止时与这些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第二次及以后需要闪击的球,再依次进行闪击。
【示例】如图14所示: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

【示例】如图15所示:自球与A、B、C 3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和C球。

【示例】如图16所示: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如果裁判员认为暂时移开的B球影响闪击A球时,由其将B球再次移开。如果闪出的A球碰撞了暂时移开的B球,则碰撞后的移动均为无效移动,裁判员将闪出的A球放在碰撞时的位置。

【示例】如图17所示: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将B球暂时移开后,如果发生闪击犯规,裁判员要将A球、B球都放回撞击后的位置,再将自球拿出界外。

三、闪击成功
踩住自球,被闪击的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
说明
闪击成功后,被闪击的球将另一个待闪击的球碰撞出界,视为一次闪击完成两次闪击任务,不影响续击权。
四、闪击犯规
1.有以下闪击行为时,判闪击犯规:
(1)被撞击的球经捡拾后脱手,触及了场内的自球和他球(不包括踩在脚下的自球)。
(2)闪击过程中自球脱离开脚下。
(3)放球的手未离开他球时,击打自球。
(4)将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闪击。
(5)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
说明
●捡起一个要闪击的球后,又改换另一个被撞击的球进行闪击。
●同时捡起多个被撞击的球(可以暂时自行移开的球除外)。
●自球与一个被撞击的球接触,却捡起另一个未与自球接触的被撞击的球。
(6)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距离自球不足10厘米。
(7)闪击时,只击打到踩球脚为闪击犯规。
说明
如果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距离自球达到10 厘米及以上,同时又碰上诸如球门之类的障碍物反弹回来停在不足10厘米处时,则闪击成功。但如果停止时与自球接触,则为闪击犯规。
2.闪击过程中出现犯规,取消击球员的闪击权和续击权,自球拿出界外,他球作如下处理。:
(1)如果犯规发生在放球前,则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2)如果犯规发生在放球后、则他球放在放球位置。
(3)如果犯规发生在闪击成功后,则他球移动有效。
(4)如果被闪击的球反弹回来停止后与自球接触,则他球位置不变。
(5)当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进行闪击时,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第十七条 界内球和界外球
一、界内球
1.界内球是指成功通过一门后仍停在场内的球。
2.界外球被击打进入场内静止时,则成为界内球。
二、界外球
界外球是指由于球出界或犯规而被裁判员放到边线外的球。
说明
球是否出界,可据图18所示判定。图中❶、②、❸球是界内球,④球是界外球。

1.界外球应放在出界点或距离犯规地点最近的边线外10厘米处(图19)。

2.当界外球妨碍击球时,击球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暂时移开该界外球(图20)。
说明
妨碍击球是指妨碍站位、妨碍挥杆、妨碍击球方向。

三、界外球进场
1.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为界外球进场。
2.如果击球员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后,球又滚出边线,则该球成为新出界点的界外球。
四、界外球进场犯规
1.界外球在进场的过程中触及他球。
说明
此处他球是指场内球和其它界外球,不包括无效移动的球。
2.界外球进场犯规按以下方式处理:
自球放到界外,被移动的他球放回原位。
第十八条 触球犯规
一、除竞赛规则允许的行为以外,击球员触及了界内球和界外球,为触球犯规。触球犯规包括下列情形:
1.开球时,用脚放置自球。
2.球槌掉下触及到球。
3.用球槌拖动被撞击的球。
4.身上携带物(指与比赛无关的物品)掉下触及球。
说明
击球员的服装或佩戴的号码标识、眼镜掉下后触及静止球不犯规。
二、触球犯规取消击球权,并作以下处理:
1.触及静止球,被触及球放回原位。
2.触及移动的自球,自球放到界外。
3.触及移动的他球,他球放回触球位置,自球放到界外。
第十九条 违反体育道德行为
任何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均视为违反体育道德行为。当教练员或队员出现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时,主裁判员可以酌情采取以下措施。
1.警告。
2.取消击球权(含闪击权)。
3.自球放到界外。
4.取消过门、撞中柱的得分。
5.取消教练员或队员的比赛资格。被取消资格队员的球拿到场外,但该球此前所得分有效。
6.取消该队的比赛资格。
说明
情节严重时,赛事组委会可对球员或球队给予禁赛处罚。
第二十条 暂停
暂停是指主裁判员要求暂时停止比赛。
1.参赛球队不得要求暂停。
2.暂停时比赛计时暂停。
3.恢复比赛应按原暂停时的状态和时间继续进行。
第二十一条 裁判用时
裁判用时主要是指裁判员处理有关比赛事宜所用的时间。
1.裁判用时包括
(1)从击球权结束(或宣布犯规)到呼叫下一号球员之间的时间。
(2)裁判员做“稍等”手势后,或者让击球员停止击球期间的时间。
(3)裁判员临时移开球所用的时间。
(4)确认比赛记录所用的时间。
(5)确认替换队员所用的时间。
(6)回答队长或教练员提问所用的时间。
(7)更换损坏的球所用的时间。
(8)裁判员维修场地所用的时间。
(9)其它裁判员认为需用的时间。
说明
裁判员用时期间不计算10秒钟,但算在该场比赛时间以内。
2.在裁判用时期间,击球员的击球行为是无效比赛行为。
第二十二条 更换或修复器材
1.更换球槌
击球员在向裁判员申请后可以更换球槌,但只允许将一支球槌带入比赛场内。
说明
●更换时间不作为裁判用时。
●所更换的球槌必须在赛前经裁判确认是合格的。
2.更换比赛用球
球损坏时,裁判员要及时更换,若击球前发现球损坏,在球停止的位置换球,若球在移动中损坏,可让击球员在球移动前的位置重新击球。
3.场地、球门、中柱、比赛线损坏时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说明
更换器材和修复场地,必要时可暂停比赛。
第七章 比赛中止、推迟及结束
第二十三条 比赛中止、推迟及结束
一、中止比赛
1.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迫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时,比赛可以暂时中止。
2.恢复比赛时按原宣布中止比赛时场上状态和时间继续进行。
二 推迟与结束比赛
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导致比赛不能继续进行时,按以下规定执行:
1.若该场比赛进行尚不足20分钟,则比赛推迟,需另定时间重新比赛。
2.若该场比赛已达到20分钟及以上,则比赛结束,其结果有效。
第八章 裁判员
第二十四条 裁判员
一、每场比赛裁判员组成
1.一名主裁判员(简称主裁)。
2.一名副裁判员(简称副裁)。
3.一名记录员。
4.可根据需要专设司线员。
二、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
1.主裁判员的权利
依据竞赛规则执裁,对规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2.主裁判员的职责:
(1)主持掷币选攻,确认先攻方与后攻方。
(2)宣布比赛开始和比赛结束。
(3)呼号。
(4)决定和宣布暂停、中止及恢复比赛。
(5)对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给予处罚。
(6)决定和宣布取消比赛资格。
(7)确认比赛结果。
(8)确定和宣布胜负。
(9)宣布胜负后,接受双方队长签名。
3.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的共同职责
(1)检查场地。
(2)确认双方上场队员。
(3)检查器材及服装。
(4)判断并宣布撞击、过门及撞中柱。
(5)判断并宣布球出界。
(6)判断并宣布犯规。
(7)对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提出警告。
(8)回答队长或教练员提出的比赛中的问题。
(9)将球暂时移开。
(10)处理无效移动的球。
说明
副裁判员除了上述条款中和主裁判员共同承担的职责外,还应积极协助主裁判员,当主裁判员不能履行其职责时行使主裁判员的职责。
三、记录员和司线员
1.记录员的职责:
(1)根据竞赛规则,在记录表中记录必要的事项。
(2)回答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需要确认的事项。
(3)办理替换手续并报告主裁判员
(4)协助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作出判定。
(5)负责计时、报时,并在暂停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担任本场比赛单独计时工作。在比赛中发布比赛时间口令:“15分钟”,“10分钟”“5分钟”“时间到”。
(6)在比赛中,注意观察击球员得分情况、核对记分牌上的记分、对裁判员的失误及时予以提醒。
(7)请主裁判员确认有关比赛记录。
(8)判定和宣布球出界并作出处理。
(9)确认并重复宣布过门得分。
(10)对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提出警告。
2. 司线员的职责
(1)判定和宣布球出界并作出处理。
(2)对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提出警告。
四 对裁判员失误的处理
1.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将因失误而移动的球恢复原位,记录也要相应纠正,无法完全恢复时,以裁判员的认定为准。
2.出现失误后,于下一号击球员击球后才发现,则不再纠正,形成的局面有效。
3.裁判员触及静止球时,被移动的球恢复原位,触及移动球时,不予处理,形成的局面有效。裁判员做出出界手势或宣判出界后将移动球挡在界内,按照出界处理。
附 则
一、本规则同样适用于单打、双打、三人制等不同形式的比赛。
二、开展境外交流时,建议执行国际门球竞赛规则(见附录一)。
三、根据具体情况,可在本规则基础上选择执行下列规定:
1.有效移动球撞中柱后(满5分),不得重新进一门继续比赛,比赛时间到或全队满25分时比赛结束。
2.采取五轮赛制。
说明
场上队员各有5次击球权,第五轮10号击球员完成击球后结束比赛,比赛中不计时间,不执行超时犯规的规定。对故意拖延比赛时间的行为,由组委会制定处罚规定。
3.根据需要,一场比赛可实行上、下半时制,即参赛双方各执一次红、白球。全场比赛以比分累积计算,若比分相同时,按平分决胜方式决定胜负。
说明
若有弃权行为时,按全场弃权处理,判对方球队20:0获胜。
4.增设专职10秒钟计时员
说明
●记录“10秒钟”起止时间,详见规则第九条第二款2。
●击球员若有超时行为,应立即宣告。
附录一
国际规则与我国规则的主要不同
1.每场比赛双杆球无次数限制。
2.得分封顶,即个人满分为5分,全队满分为25分,并执行下列规定:
(1)当红队获得满分时,待白队下一号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2)当白队获得全队满分时,比赛结束。
(3)当红队(或白队)击球员造成对方队全队满分时,待该击球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3.比赛结束时平分,按下列方式和顺序决定胜负:
(1)撞终点柱多者获胜。
(2)当撞终点柱数量相等时,通过三门多者获胜。
(3)当撞终点柱数量和通过三门数量相等时,通过二门多者获胜。
(4)当仍不能判定胜负时,则由两队队员按1号到10顺序依次击球通过一门,成功通过一门多者获胜。
(5)当仍不能决定胜负时,则两队的1号和2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决定胜负,若还不能决定胜负时,则两队3号和4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决定胜负,依次类推。
4、不允许使用斜面槌头。
5、不允许放弃击球。
6、不限制多人指挥。
7、循环赛(4队一组)计算名次,按胜场数、全阶段净胜分、互相间胜负、抽签的顺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