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0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大批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12月13日,中国将迎来第四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牢记历史,捍卫和平。“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三年前,习近平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讲过的话,仍萦绕在耳边,久久不绝,引人深思。 《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高唱国歌,国旗下半旗志哀;接着防空警报拉起,全城车船止行,人们驻足默哀……三年来,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不仅以国之名,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也得以延续。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仪式上,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被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160个中国字,满满爱国情,声声动心魄。 爱国,是每个人心中无比自然和宝贵的情感。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时间坐标对准了2017年。现在,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摘自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