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骆驼:谭孝波 郑 炜
2011-11-23 08:08:07 上传
下载附件 (40.98 KB)
门球世界第四期封面人物 谭孝波
在我认识的戍边屯垦兵团门球人中,谭孝波老师是最具军人鲜明个性的一个。他雷厉风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我称谭老师为门球骆驼,不知他喜不喜欢,但我每次见到他,总是想起昂首挺胸高大威武执着坚忍傲然行走在沙漠中的骆驼。 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那么谭老师从事门球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与之媲美。 谭孝波老师热爱门球,所以我称他门球骆驼。因为热爱,所以他从事门球工作时全身心投入也就不足为奇了。 谭老师退休前曾先后担任五家渠市粮油公司经理、副局长;本应快乐人生颐养天年,却干上个赔钱赚吆喝的门球协会会长,用他老伴芦永芳的话说,他一天到晚比退休前还要忙。 谭老师自从当上当地门球协会最高“领导”后,召开会议,组织比赛,电话通知,外界联系,电传文件,每月的电话费,少则近百元,多则一百多元,一年下来,上千元的话费都是老伴给予报销。为赛事筹备经费,谭老师找关系化缘可是他的强项。只要他开口,要上几千元没有问题,对方给少了拿不出手,陪笑说:“只要老爷子开口,多了没有,少的还有。” 外地客人来五家渠,都是谭老师自掏腰包请客,每次比赛结束,最忙的还是他,洗照片,写文章在门球刊物上发表,全都是他的事。 骆驼一向吃苦耐劳,几年来谭老师刻苦钻研门球规则和裁判法,苦练打球基本功,比赛关键时刻还能出彩。他组织比赛任裁判长,无论是单、双打,还是团体赛,样样井井有条,样样拿得起放的下。有次比赛,一个外地球员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顺便问了句:“你是国家级门球裁判员吧?” 谭老师笑着说:“实话实说,不怕你笑话,我至今还是二级裁判员。” 骆驼生性温良,是人类的好朋友。谭老师平时喜欢广交球友,每年都四处化缘筹足经费带领两支球队到乌鲁木齐、昌吉、石化总厂、阿克苏等地以球会友、交流球技、增进友谊。外地球友都羡慕五家渠球友有福气,感慨说:“我们要有这样一个人就好了!” 有人这么说,骆驼有两种精神:一是相信沙漠的那边是绿洲,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定的信念;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希望的绿洲,也就是做事一丝不苟扎扎实实。 我们的门球骆驼谭孝波同样具有这两种精神。面对门球群体出现下滑的实际情况,谭老师重视发展年青人,培养后备力量。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该地区已发展一批50岁左右的球员,经过长期训练,苦练基本功,现已成为兵团门球运动的中坚力量。在他的宣传鼓动下,五家渠市青湖南路社区11名工作人员都参加了门球活动,对当地门球活动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1年,谭老师提出要完善团场门协机构,门球活动要从基层抓起,在师市领导、老干局、体育局、老年体协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农六师的奇台农场、红旗农场等9个农牧团场先后修建了门球场,成立了门球队。特别是中蒙边境北塔山牧场,成立了一支清一色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门球队。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支哈萨克族门球队。2010年农六师门球赛,该队要不是一个低级失误,差一点胜了兵团冠军队。几年来,经过全体努力,农六师门球代表队在兵团门球赛事上先后取得二连冠的佳绩。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谭老师这个门球骆驼分不开的。 如果一个人能像骆驼一样坚韧不拔、不遗余力,奋力向前,那么他的面前就不会有无法跨越的“死亡之海”。 门球世界俱乐部的出现,让谭孝波认识到这是开展门球活动的一个好平台,是中国门球最终的发展方向。他向球友大力宣传“一根球杆走天下,天下球友是一家,自己花钱买健康”的观点,为此下大力气四处联络球友。他亲自跑到乌鲁木齐、昌吉发展会员,在新疆各地建立会员工作站,为了得到上级各主管部门的支持及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上报自治区老年体协、门协、兵团老年体协、门协,在他有力的宣传下,农六师老干局魏副局长,老年体协梁主席也加入俱乐部成为会员。现在门球世界俱乐部五家渠分部会员已达到106名,每年在瓜果飘香的金秋九月,五家渠市都要举办一届“会员杯门球赛”,有力地推动了农六师门球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 如果说山站倦了躺成沙漠
如果说水流倦了睡成湖泊
世界变成原始的天地寂寞
你说我是你最后的一匹骆驼
那么说前世回眸不是传说
那么说五色沙漠也曾走过
共看天地之间的日升日落
你说我是你最爱的一匹骆驼
沙漠里的骆驼走不出沙漠
看不到边界我们也迷惑
无情的风沙苍茫坠落
我们都依然快乐着爱着
骆驼聪明又走不出寂寞
你给的空间也是荒芜的
一切的风景都被看破
我们都还说是快乐着爱着
我们都依然快乐着爱着
这首歌叫“沙漠里的骆驼”,而谭孝波老师,是门球界里的骆驼。他为门球而快乐着爱着。
骆驼, 工作, 军人, 沙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