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 忘
送走了最后一批远道的球友,回到空空的球场,一丝惆怅涌上心头。
热闹的几天、欢乐的日子让人难忘。
难忘比赛前的日日夜夜,因为时间太急了,我们又没有人办过这样的大赛。而且海润为门球担负起了责任,门球人也要尽到我们的责任,对海润有个交代,这是我从未有过的压力。这时候,几位有影响的门球专家都伸出了援手,有的还亲临霸州,参加了赛事的编排,这可能是他们多年都不用亲自动手干的“活”了。
难忘球王们的情意,此次大赛参加的重量级选手之多超出我的预料。我知道,不少人是为情意而来,有的家中亲人有痒、有的是到最后时间才决定腾出时间来参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大家风范,一位老资格球王在预备会上倡议:“这里是门球人的家,我们要爱护这个家,我们要有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赛风”。这得到大家热烈相应,当然,比赛中裁判也有一时的误判、纰漏也不少,但都没有引起任何争执;还有,所有胜负双方都高高兴兴赛后合影,有的像兄弟一样拥抱在一起;为对方的好球鼓掌、叫好,屡见不鲜,所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赛前,中国门协一位领导在交谈中,特别希望我们在多方面要起到示范作用,我想在起码这次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了。
难忘无私的志愿者们。为了给企业降低成本也为了减少比赛开支,我们把工作人员压低到了极限,严格说专职工作人员包括我只有5个人。而且大家都身兼数职,最累的是俱乐部经理胡金明,除了所有后勤事务他还是个兼职司机,每到夜间所有的接送站都是他,是兼职秘书—所有文印都是他,最后还是专职放映员,大家看的老电影就是他放映的。我也“客串”过采买、接送站的司机等等。尽管如此,仍然有若干倍的事情是我们几个人做不过来的,甚至是不会做的。这时候,我们的志愿者来了。有我们本地的志愿者,包办了场地上所有的后勤事务。有网友看照片提出不理想的是看比赛观众少,也说为什么本地爱好者也这么少,哈哈,他们都在岗位上啊。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他们义务来到基地承担了所有一切,事情做完了,又悄悄地走了,有的甚至没来得及听见我们一声道谢。这其中,有我们只认识了几天的朋友,有七十多岁的老人;再有因为基地公寓临时被另一个儿童比赛挤去了一部分床位,北京的几位志愿者有时候就只得“走读”,来往车程就是四、五个小时,且不说车票都是“自费”,也都是有些年纪的人了。
更难忘那欢乐的时刻,联欢会上球友的表演是那么投入而且水平是我始料未及的,一起坐在小凳子上看老电影就像我们多少年前就认识......
还有很多的难忘,当然也难忘一些遗憾。因为被挤去了床位,有不少热情的观众没如愿来到现场看球,栾南一个专程来到的“看球团”我们也只能让他们住到市区的小旅店;由于时间紧一些想做的事情没有实现;赛制和比赛的组织上还有一些不很完善的方面,引出了些许不该有的现象,如此等等。
最终,还是这所有的“难忘”给了我们鼓舞,也更使我们增加了责任感,以后的事情会办得更好。
尽管朋友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我还是想向一家人说声“谢谢”。
(2011.9.1)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