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0-1 09: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支持郑炜的观点, 门球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有正确的球发展方向。 我以为现在 “上面” 虽然自己在“社体中心” 的管辖下,但是对于门球的主要服务对象也不会敢明确的表态。
总认为,竞技化、职业化、商业化是高级,是发展方向。其实“社体中心” 本身就不是竞技中心,社体中心的任务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这个“人民” 应当 包含老年人。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项目,特别是有“输赢”(因此又吸引力)的本来就很少。如果要把它竞技化、职业化、商业化,岂不是把运动场上的门球人推向观众席(能给人带来像看演出那样的快乐), 但是失去了“增强人民体质”的根本目的。有人认为那几化可以推动门球的发展,我看也未必,足球已经高度竞技化、职业化、商业化了,老年人踢足球了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 为了门球的发展,要培养接班人,否则断代了,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目前老年人参加门球运动的只占5%不到,大量的老年人不参加任何运动,他们闲时,乘风凉、晒太阳、聚街头闲聊,或打麻将消遣,门球就应当把他们吸引到球场上来。这个后备军规模大得很!,这才是门球发展应当有的努力方向。我认为作为“上面” 首先要努力推动门球的普及,而不是在各种高级赛会上亮相。
我不理解的是 适合青少年人的体育运动项目 成百上千,为什么这么多老年人热衷于把门球推向青年,为他们锦上添“草”?要让出不多的门球资源给青年? 而且他们不想一想,自己的晚辈为什么可以为你卖球杆 而自己却不参加打门球?
(和郑炜的观点一样,我不排斥青年参加,青年们打球水平较高,有示范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