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624|回复: 64

门球的"本质属性"及其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5 08: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道安和 于 2019-6-29 09:19 编辑

门球的"本质属性"及其推论

       门球的本质属性是在门球所有的属性中那一些只有门球才特有的,因而是能体现门球本质的属性。它也是门球能够最低限度地保持自我并区别于其它球类运动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删去某一条,或者改变其中的某一条,它就可能不再是门球了。下面试着提出几条,大家还可以讨论:
        门球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是门球的质的规定性,是用来定义门球,使之区别于其它球类运动的属性。而门球规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是从这些质的规定性出发,推演出门球全部打法的集大成者。所以,分析并研究门球的本质属性及其推论,很有意义。
        1、球门、中柱和地面的法定地位:球门、中柱和地面同是球场的法定设施。在比赛开始前,双方如果没有对它们是否规整提出异议,就应该认为球门、中柱和地面等场地设施已经得到比赛双方的认可。是以,因为地面无法做到绝对的水平,球在地面上做蛇行移动应是正常合法的,也应该得到双方的认可。
        2、己方球和对方球:门球在场上有多个球,属于多球的运动项目。场上的球以红、白两种颜色区分成己方球和对方球进行比赛。是以,在球出界和出界球重新进场时,对己方球和对方球应该区别对待。
        3、自球与他球:场上的球分为自球与他球。门球是用球槌击打自球且只能击打自球。门球是通过击打自球来碰撞他球和进门(撞柱)得分的运动。  
        4、不得干扰球的移动:有效移动中的球,只能与地面、球门、中柱和场内的球相接触,除此之外都属于违规的干扰球行为。  自球被有效击打后先获得一个初始的动能,然后在地面、门柱、中柱等固定设施和它球之间做自由的摩擦、滑滚和碰撞运动,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直至动能耗尽后球都停止。所以除非受到其它外界的干扰,自球和它球的移动都是有效的。是以,球是否出界,应该由球停下时的位置来判定,这也有利于裁判的裁定,有助于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议。.
        5、呼号后上场并获得击球权:裁判呼号后,该球号的球员方可上场并获得击球权;当撞击或闪击不成功或者出现犯规时该球号的球员失去击球权并离场。击球权包括撞击权和闪击权,所谓的"续击权"是自球延续的击球权。
        6、球出界后成为死球:出界的球是死球,应该重新放置。
        7、撞击和闪击:门球有且只有撞击和闪击两种击球方法。  
        8、击球权的连续:撞击他球成功获得闪击权,闪击他球成功获得续击权;撞击或闪击时,球过门(或撞柱)成功亦获得续击权。由于在平坦规整的毯地专用球场上闪击他球,已经具有不低于撞击他球时的命中率,因此有必要规定在闪击他球时,被闪击球也必须击中目标球,才能获得续击权。这正是由毯地球场的优良性能所决定的。
        9、击球权的累加:撞击权和闪击权都可以累加,并在续击时使用。 是以,门球应该有双(多)杆球的打法和规则。
        10、顺序过门撞柱的得分:门球是依次过门(撞中柱)成功后得分。得分多少是评判比赛胜负的优先标准。是以,如何才能让比赛的双方更积极地过门(撞柱)得分,这是以得分为目标的比赛,对规则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
        11、轮換击球的用时:门球是双方队员轮流上场击球,即按球号顺序轮换击球。在双方不同时上场的比赛中,每人每次在场上的比赛用时和每方的累计用时都各不相同。是以,在门球比赛中对双方的比赛用时实行分时累计,就可以计算出比赛双方得分与用时的比率。它可以表示双方在用时相同的前提下得分的大小,或者表示在得分相同的情况下用时的长短,因此双方的分时累计可以用来也应该用来做为评判比赛胜负的后选标准。

点评

楼主已对主贴原文中的11条"本质属性"重新进行了编辑,对各条目的内容作了修订,对条目先后的顺序作了调整。特此说明。  发表于 2019-5-30 03:48
本质属性十一(顺序过门撞柱的得分):门球是依次过门(撞中柱)成功后得分。得分多少是评判比赛胜负的笫一标准。  发表于 2019-5-25 11:36
本质属性十(呼号上场获得击球权):裁判呼号后,该球号的球员方可上场并获得击球权;当撞击或闪击不成功或者出现犯规时该球号的球员失去击球权并离场。  发表于 2019-5-25 11:19
本质属性九(轮換击球的分时性):门球是双方队员轮流上场击球,即按球号顺序轮换击球。在双方不同时上场的比赛中,每人每次在场上的比赛用时和每方的累计用时都各不相同。  发表于 2019-5-25 10:03
本质属性八(己方球和对方球):门球在场上有多个球,属于多球的运动项目。场上的球以红、白两种颜色区分成己方球和对方球。  发表于 2019-5-25 08:59
本质属性八(己方球和对方球):门球是场上有多个球属于多球的运动。场上的球以红、白颜色分成两方,可分为己方球和对方球。  发表于 2019-5-25 08:41
本质属性七(球出界后成为死球):出界的球是死球。球是否出界,由球停下时的位置来判定。  发表于 2019-5-24 14:53
本质属性六(击球的连续累加):闪击权和续击权都可以累加使用。  发表于 2019-5-24 14:42
本质属性五(击球的有效性):撞击球成功获得闪击权,闪击球成功再次获得撞击权,可以此类堆;球过门(或撞柱)成功获得撞击权。  发表于 2019-5-24 14:28
本质属性四(撞击和闪击):门球有且只有撞击和闪击两种击球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发表于 2019-5-24 14:01
本质属性三(球门、中柱和地面的法定地位):球门、中柱和地面同是球场的法定设施。因而,在比赛前双方如果没有对此提出异议,在比赛中双方不得对球在场上发生的不规律运行现象提出异议。  发表于 2019-5-22 23:33
本质属性二(球在移动中的有效性):有效移动中的球,只能与地面、球门、中柱和球相接触,除此之外都属于违规的干扰球行为。  发表于 2019-5-21 23:06
本质属性一(自球与他球):场上的球分为自球与他球。门球是用球槌击打自球且只能击打自球。门球是通过击打自球,来碰撞他球的运动。  发表于 2019-5-21 17:53
简单地说,以球静止的位置判定球是否出界,并不违反本文第2夈原则。  发表于 2017-9-25 14:38
老师对门球的"本质属性"阐述地全面而精辟。学习、分享了。  发表于 2017-9-25 14:12
第7点球是否出界,由球停止时静止的位置来判定。如果球停止前出界后又滚回界内能算界内球吗?  发表于 2017-9-25 12:00
现行规则,包括国际规则和中国规则,都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明确改良方向。打造中门网的社区规则,则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打法。  发表于 2017-9-25 10:14
老师的理论很有新意,给“门球是什么?”划了一条红线。  发表于 2017-9-25 10:04
门球规则本是人制定,人无完人,规则也并非是终极"完本"。明嘹门球的本质属性,当有助于改进规则,本文讨论的意义正在于此。  发表于 2017-9-25 10:0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手留余香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16 11: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7-9-28 19:40
门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我没有兴趣,但是讨论球的出界与否,以停下来为准,还是以动态过程为准我有兴 ...

球体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动态运行的最终结果:以静止状态时的状态进行判定,绝对公平、公正,没有任何猫腻。所谓的裁判员必须进行及时宣判,实则是支持、包庇极个别裁判员为非作歹的行为。才是造成比赛场上纠纷不断的根本原因。

点评

如果规则规定裁判可以"提前呼号",无异于是给"黑哨"开了一扇后门!  发表于 2019-5-29 16:05
"及时"在规则的原意是球一停稳就应该尽快呼号,某些人却将"及时"错误地解释作,可以提前呼号。比赛规则是不可能允许裁判"随心所欲"地呼号的。裁判提前呼号与推迟呼号一样都存在"黑哨"的嫌疑。  发表于 2019-5-29 16:0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8 09: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只有一次击球权"?您的第12条与第10条有何不同?

         门球最基本的属性之一:一是击球员击球后,不得接着再击球,所以说被呼号的击球员只有一次击球权;二是一次击球后,只有出现撞击并闪击完成后、或成功过门并停在场内后,才能获得“续击权”,续击权与击球权有区别。
         因此,我的第12条与您的第10条,有着本质的区别。

点评

您说的是门球么?我们这里只谈门球。  发表于 2017-10-9 19:19
击球权指击球的权利,门球的击球有且只有撞击和闪击两种方式。门球规则规定:呼到号者获得撞击权,撞击成功获得闪击权,闪击成功获得续击权,即再获得撞击权,如此往复下去。所以击球权包括撞击权、闪击权和续击权。  发表于 2017-10-9 19:17
你如果在击球后接着再击球,按规则是"连击"了。  发表于 2017-10-9 19:03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8 1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道安和 发表于 2017-9-27 12:40
为什么以球静止的位置判定球是否出界?
         有网友提出一个疑问:第7点 球是否出界,由球停止时静止 ...

门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我没有兴趣,但是讨论球的出界与否,以停下来为准,还是以动态过程为准我有兴趣。
我支持楼主的观点,以停下为准为好。理由如下:
1,  道理上球的运动中只要曾经出界,就算出界,看起来合理。但是判别很难,非常容易引起争议。因为过程一瞬即逝,谁也无法举证。以停下为准,就可以让更多人来看,让裁判长来看。不会留下遗憾或留下心理不平。
2,  理论上,如果场地平整,球永远走直线,也不会倒退,停下来为准和动态过程为准的 结果永远相同。场 地不标准才有走曲线的现象,规定停下为准,好判,也没有不公平现象。
3, 同样的原因,过不过门线也以停下为准将方便判处,大大减少争议 。


点评

有同感  发表于 2017-11-5 11:36
人的认识总是从迷糊的必然王国走向自觉的自由王国,历史的发展也总在左和右的干扰下迈步向前。"病树前头万木春",门球的春天就在前头。  发表于 2017-9-29 07:29
我支持此观点!  发表于 2017-9-28 19:5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1: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最突出大的特点是多球、多门制,这是其他球类所没有的。

点评

门球与台球的最大不同可说是户外球场和室内球台两种不同的比赛场地了。此外门球闪击打法,台球的台面四边反弹打法,对方也都没有类似的打法。其它的不同点还有不少、就不一一 列举了。  发表于 2017-9-26 22:15
台球也是多球、多门的。所以,门球的本质属性不只是这两个。  发表于 2017-9-25 12:1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09: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手留余香 于 2017-9-25 10:02 编辑

    老师的理论很有新意,给“门球是什么?”划了一条红线,(至于这条红线画得对不对,可以另议)。门球也有他的基本属性,离开了他的属性的许多想入非非的主张,就是臆想。所以,当一些朋友热衷于提出某些脱离了门球基本属性的主张时,最好先取一个新的名称,不要再称为“门球”了。例如:当主张“人”,应该再生出“两条腿”时,就得先考虑好一个新的名称,不能再称为“人”了。




点评

有道理。门球,首先要有“门”、“柱”;其次是顺序性。  发表于 2017-10-8 19:02
发扬门球的本义,修正己不适合现实状况的谬误,才是我们要做的。  发表于 2017-9-25 15:14
胡闹乱搞门球,门球就不再是门球了!  发表于 2017-9-25 15:03
请多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17-9-25 10:3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0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概括得很全面,也很规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0: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7-9-25 10:30 编辑

这个问题可以各说各的,没有标准答案。
因此对门球发展没有约束或指导意义。



点评

当我们在定义"门球"这个概念时,就是在确定门球的"内涵"和"外延"。而内涵就是门球的本质属性。  发表于 2017-9-25 11:55
当您一本正经地、义正词严地,还时不时愤愤不平地罗列门球规则的种种不是时,是否连什么叫门球都无法确定?您絮絮叨叨地说了那么多,说的是门球吆?  发表于 2017-9-25 11:48
当您在罗列中国规则的种种不是之时,您只是在自说自话,也是"对门球发展没有约束和指导意义"的。理由正是如您所言"这个问题可以各说各的,没有标准答案"!  发表于 2017-9-25 11:33
不必留面子,放开胆子说。  发表于 2017-9-25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7-9-25 12:35 编辑
烨鹤 发表于 2017-9-25 10:28
这个问题可以各说各的,没有标准答案。
因此对门球发展没有约束或指导意义。

      赞成您的看法。中道安和网友说的这些特征只是槌球这一运动发展到日本时代即人们所称的“现代门球”的特征,做为槌球运动,纵观其800年的历史,基本的质的规定性就是“用槌击打球的体育运动”,场地大小,球的大小、球的数量、颜色的区别、门的多少、双方人数以及打法、玩法等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变化。

点评

我讲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共性,您讲的是目前运动特性,就目前的特性而言我不反对你的见解。  发表于 2017-9-25 19:10
忽右忽左的两种主张,都不应赞同!  发表于 2017-9-25 14:50
"我主张打造中式门球(槌球),不是否定现行的规则而是肯定现行的规则"这是您在本月17日的帖子中所主张的。这与您现在的"各说各的"的主张,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发表于 2017-9-25 14:16
中门网允许您随心所欲地说门球,但门球不会允许您为所欲为地改规则。  发表于 2017-9-25 13:52
当然您也可以如此这般地解说门球,比如曾有些人主张:场上队员也可以用球槌击打"它球"。这应该就是"这个问题可以各说各的,没有标准答案"的真实见解吧!  发表于 2017-9-25 13:29
对不起了!我们谈的不是800年来的槌球,而是中国现在正在打的门球。特此说明。  发表于 2017-9-25 1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4: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对门球的"本质属性"阐述地全面而精辟。学习、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道安和 于 2017-9-27 13:28 编辑

为什么以球静止的位置判定球是否出界?

         有网友提出一个疑问:第7点 球是否出界,由球停止时静止的位置来判定。如果球停止前出界后又滚回界内能算界内球吗?
        此案例, 球是否出界,如何判定?网上历来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大部分人认为要以球运动的轨迹来判断,少部分人认为要以球停止时静止的位置来判断。因为判断的依据不同,判定的结果也会不同。上述的案例中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执裁结果,前者认为应判该球出界是界外球,后者则认为应判该球不出界是界内球。那么究竟那一个判法更合理呢?
        本人倾向于后者,其理由有三。欢迎众网友批评指正。
        理由一,球从界外又滚回界内的移动是有效的,判界内球并不违反主帖提出的第2条本质属性:
          2、自球是先获得一个初始的动能,然后在地面、门柱、中柱等固定设施和它球之间进行能量的传递转换并同时发生一系列自由的摩擦、滑滚和碰撞运动,直至动能耗尽球都停止。所以除非受到其它外界的干扰,自球和它球的移动都是有效的。
         主帖的第2条提出的门球动力原理,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球从界内滚到界外又滚回界内都是在初始动能的驱动之下,因而球从界外又滚回界内的移劫是有效的。   
        理由二,球场地面不可能是完全水平的,在球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下,球的运动轨迹也不可能是平直的,会是一条起伏摇摆的曲线。这种现象在场地施工中地面找平和草毯粘接质量欠平整时尤其明显。但是,地面也是球场法定设施之一,赛事组织者有责任对严重影响比赛的地面进行修整,如果比赛双方赛前都未对地面平整提出异议,则表明此地面的不平整是双方都认同的和可以接受的事实。而在之后的比赛中双方就都不得以球的移动轨迹弯曲摇摆提出异议。
        理由三,再从裁判执裁的可行性出发考虑该问题。如果以球运动轨迹作为执裁依据,球移动的痕迹稍纵即逝,裁判的观察角度等主观因素对判断的结果容易产生偏差,在没新的技术手段,比如排球、羽毛球采用的电子阴影辅裁技术之前,裁判的一些裁决容易引发争执。而采用球静止后的判断,就可以提供有效可行的和较令人信服的的执裁结果。
        主帖第7条中"球是否出界,由球停止时静止的位置来判定。"可以说是第2条的引申 ,是否可以作为门球的本质属性值得商酌。作者将之写入,意在引发研讨,有助于规则的改良和规范。

点评

门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我没有兴趣,但是讨论球的出界与否,以停下来为准,还是以动态过程为准我有兴趣。 我支持楼主的观点,以停下为准为好。理由如下: 1, 道理上球的运动中只要曾经出界,就算出界,看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8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7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硒都门球 于 2017-10-7 21:22 编辑

             门球还有一条重要的"本质属性":
      12、每次被呼号的队员成为击球员后,只有一次击球权。
   


点评

什么是"只有一次击球权"?您的第12条与第10条有何不同?  发表于 2017-10-7 2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9 2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道安和 您说的是门球么?我们这里只谈门球。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发表于 半小时前 IP:27.154.77.18:36279                  

                     击球权指击球的权利,门球的击球有且只有撞击和闪击两种方式。门球规则规定:呼到号者获得撞击权,撞击成功获得闪击权,闪击成功获得续击权,即再获得撞击权,如此往复下去。所以击球权包括撞击权、闪击权和续击权。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发表于 半小时前 IP:27.154.77.18:36225
                     你如果在击球后接着再击球,按规则是"连击"了。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发表于 半小时前 IP:27.154.77.18:35944

         看了您的点评,使我出现了四点疑问:
                  1,规则中哪有“撞击权”?
                  2,“击球后接着再击球”,是两次击球。怎么会是“连击”?
                  3,击球成功过门,不能获得“续击权”吗?
                  4,我补充一条“属性”,怎么就说的不是门球了?
         既然您不欢迎讨论,我再不回帖就是。

点评

恕不奉陪  发表于 2017-10-9 2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23: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道安和 于 2019-5-26 09:37 编辑

过一门的特殊规则

        主帖中的第10条指出:" 10、顺序过门撞柱的得分:门球是依次过门(撞中柱)成功后得分。得分多少是评判比赛胜负的笫一标准。 "?该笫10条含有二层意思:前半句指出门球打法要依一门、二门、三门的顺序过门然后撞柱,成功过门(撞柱)可以分别得分;后半句说门球比赛是以得分多取胜。
        在门球的过门规则中,议一议如何"过一门"很有必要。现规则(包括国际规则和中国规则)的过一门就如同学生在入学时,学校要先对学生进行入学前的合格考试,测试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学校学习。测试不合格可以重考,如果三次考试都不合格,就要失去在该校学习的机会。这一规则,也完全符合该规则的最初制定者要为中小学生设计门球游戏的这一初衷。
        这种过一门的考试,很具特色,也就一直保留至今。在草地球场上,草地浓密稀疏不整齐,在这样场地上过一门的考试有相当大的难度,也就具有一定的看点;而在毯地球场上,人造的毯地均匀平整,过一门的难度降低,考试大多流于形式,不但是看点少,还在一门前开出一道沟。由于是入学前的考试,由此还衍生出一些特别的规定,比如一门前阻挡入门的他球应该暂时移开,过一门后撞击到他球,不是闪击他球而是再撞击他球,如此等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规矩,难免招人訾诟。在毯地球场上,我们有必要改变过一门的打法规则,尽可能与过二、三门的规则保持一贯。
        取消这种较游戏的学生入学考试式的过一门开球后,可以规定:除了直接过一门,也允许撞击己方球,然后闪击和续击他球(包括对方球);同时取消原来短狭的发球区改为在整条一线外发球,并将原二门作为一门,三门作为二门,一门作为三门。这样一门前的地形开阔了,打法也增加了,这都将给开球的战术打法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新变化。
        草地门球的开局战术原本是十分单调的,大都是先进一门然后各守二、三门。采用新的打法后,给整个布局和攻守战法带来的变化将是全方位的。直接进一门的射门距离拉长了,需要他球来接应;三门前的地形狭窄后,过三门的球容易受到对方阻击,需要与来自一线的己方开球相配合;同样地,要撞击中柱的球和暂停在三门后的球亦容易受到来自一线后开球的保护或攻擊。过一门、三门和撞击中柱都会受到开球的影响和控制,这将大大地丰富门球的开球战术。

点评

本帖介绍的是「毯地槌球规则」的开球打法。  发表于 2019-5-26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5: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与台球最相近相似。
     门球就是"场地斯诺克"。

点评

门球要实现成为"场地斯诺克",最关键的一步是,形成专门用于毯地球场的打法和规则。  发表于 2019-5-28 13:03
平坦规整的毯地专用球场,让门球向"场地斯诺克",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发表于 2019-5-28 12: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