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862|回复: 2

王博 五官新说张广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05: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文主人公者,网坛愚弓长也。且看记者王博如何说他-------


《门球之苑》2009.第2期



“五官”新说张广纯



                       本刊记者 王博



cc.jpg (41.98 KB)
2009-4-20 22:12




    济源愚弓长,年已古稀,痴迷门球。惩信息之塞,接受之迂也,约孙而谋曰:“汝协吾精通电脑,指敲键盘,畅达门球,可乎?”豁然相许。然孙献疑曰:“以爷之力,曾不能久窥方寸之书,如上网、浏览何?且烹文煮字?”答曰:“闻鸡起舞奋而学,定能攻克。”遂精诚研习广交良师,敲击点览,忘我投身于门球论坛。儿孙设备升级遗旧款,捡之,修缮用之。寒暑易节,不曾停辍。
    打球老友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樵耕渔读,况追潮弄浪涉网络?”睿智愚弓叹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黄发垂髫。我虽愚笨,有孙助焉,孙忙儿辅,儿忙孙辅,我亦自修,举一反三,笨鸟先飞,乐此不疲。”老友含笑频点头。

    愚弓长自与门球结缘,运筹帷幄论坛间,决胜千里赶赛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济源曾出移山愚公,叹为观止天下客,千古芳名永流传。济源今出门球愚弓,殚精竭虑思球忙,无私奉献不图利。

    今其“眼”睹愚弓长数载奔波劳碌,想述历历在“目”的感受;其“鼻”嗅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讲芳香扑“鼻”的原由;其“耳”探听八百里路云和月,望君洗“耳”恭听齐切磋;其“嘴”调侃揭秘设悬念,盼信“口”开河话愚弓;其头深思熟虑已多时,想忆论坛版主的峥嵘岁月酬。(愚弓长为张广纯的网名)

  “刮目相看”张广纯

    俺是张广纯的眼睛,这辈子不善于挤眉弄眼、阿谀奉承,虽经岁月的洗礼已昏花滞涩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也绝对容不了沙子的插科打诨,这里我只想带诸位领略一下我主人的充实人生。

   主人1935年生人,17岁就单枪匹马闯天下了,第一份差干的是供销社会计,20岁上会计培训班进修学习,做财务报表算行家。而立之年先在县商业局调物价,后到山区公社搞组织工作,办公室的椅子还没怎么坐热又被调到深山区里抓农业。那时俺眼睁睁的看着他变成了泥腿子,七、八十个生产队分布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深山老林中,为了搞好红薯育苗工作,他谨慎小心的地测温度、看长势、查病害,每天都要翻山越岭走七八个钟头,挨家挨户地问情况,鞋都磨破了好几双。为了掌握农业生产中的栽培技术和土壤知识,他又自修了农科的大学课本,山区夏天蚊子多,夜晚他点灯熬油,汗流浃背地学好几个钟头,白天依然要围着山子绕几圈,再苦再累也从没埋怨过。48岁时他被调往县里农业局,当时局里要修科技楼,作为农业局负责指挥、监管工程质量进度的代表,为了搞好这基本建设工作,他又自学了机械学、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大楼建成后,主人成了建筑设计、制图、施工、预算决算方面的好手。56岁时,他成功拿到了济源市颁发的第一批建筑施工预算员资格证,到市建设银行的项目工程预决算中心帮忙,一直干到快65岁才解甲归田,自此俺对他刮目相看,甚是佩服!

   主人不仅是干工作的拼命三郎,更是懂得调剂生活的运动好手。89年初济源源园广场上修了两块不规则的门球场地,上下班的路上我都能瞥见,可当时并没放在心上,没过几个月,市体育局、老干部局组织各单位派人学门球,组队参加比赛,主人又被单位委以重任,主抓农业局的门球工作,从此他便像着了魔似的天天起早贪黑与门球寸步不离,害得我都嫉妒的得了红眼病,没办法呀,只要是主人看中的东西,谁都拦不住。

  “嗤之以鼻”张广纯

    咱是张广纯的鼻子,咱一向不喜欢被别人牵着走,实话实说,咱开始对老张打门球那是嗤之以鼻,异常反感的。老张刚开始打球时,人家问他干啥去,他说打门球,好多人还以为他要去撮煤球(济源话打门球和打煤球同音),你说好笑不好笑。可老张这人干啥事都不服输,认准死理狠钻研,老张刚开始打球时入魔很深,每天都要打七、八个钟头,球在沙土地上滚得辨不出颜色,老张以为丢了白球抓狂般到处找,最后回家洗球时才真相大白。从《门球之苑》创刊到现在,每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他都要研读数遍,写评论、作批注。经典栏目《每期一题》、《请您指挥》,每期他都要反复琢磨、实地作战、权衡利弊、认真作答,有几期老张都是双料冠军。看得多了、琢磨深了、手开始痒痒了,闲不住的老张又搞上了门球创作,2000年他写的《造打双杆球三法》上了《门球之苑》,兴奋的他复印了100多份送给别人“免费观赏”,老张打球打出了名堂,以后我对他也就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了。

   “如雷贯耳”张广纯

    偶是张广纯的耳朵,偶从不做掩耳盗铃之事,偶喜欢振聋发聩的举动,自从老张当上门球论坛的版主后,眼镜腿就经常光顾偶的肩膀,日积月累偶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偶为支持他的工作也算累弯了腰。

    老张这人做任何事都喜欢追求完美,现在虽然有了电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可老张总想在身子骨还算硬朗的时候到处跑跑,到全国高水平的比赛上取经学艺、切磋交流。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作战图吧,06年5月南下苏州观摩体育大会的门球比赛,回来后赶赴河南新安观战全国老年门球锦标赛,12月又转战广州报道门球中冠赛,一年到头忙的是不亦乐乎。07年辗转陕西富平,然后赴安徽黄山,最后再去广州取经。08年先在河南栾川踩点,后去春城昆明观战。这些年为了更好地报道门球,他自费上路、跋山涉水、记录拍摄、整理资料、免费播报,吃住自己解决,从不向组委会提任何要求,别人给他一本比赛秩序册,他的脸上就会乐开了花。多数比赛的驻地宾馆没有上网条件,偶家老张会竭尽全力想办法,为了能把赛会最及时的比赛消息通过论坛发表出去,他会在看了一天比赛后,拖着疲倦的身子带着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秩序册、成绩表去网吧继续战斗,上传资料后他还要编写文字稿,老张打字速度比较慢,那些网上的小文章不知消耗了他多少的心血。老张每次出门比赛,都要录制10多个小时的比赛资料,拍数千张的照片,回家后光整理、上传、归纳分析资料就要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为了满足全国球友的需要,他自学视频编辑、剪辑软件,每次都会把精彩比赛的复盘放到网上,为了不出差错、精益求精,每场比赛光录像他就要看3至5遍,一些关键的细节处他甚至要看上数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张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认可,我现在也算沾上了他的光,走到哪都如雷贯耳,在这里偶要真诚的谢谢老张。

   “苦口婆心”张广纯
  
    愚是张广纯的嘴,可今天愚不想替他说话,愚想把他儿孙、老伴、球友想对他说的话好好跟他唠叨唠叨,掰持掰持。
    老张还记得大外孙2000年送你的第一台电脑吗?还记得大孙子和小孙子耐心细致地教你学电脑吗?还记得小儿子送你笔记本电脑并教你用绘图软件画门球技战术图吗?还记得你去昆明打比赛孙女为你买的回程机票吗?还记得老伴对你的照顾和理解吗?还记得张娜秘书长对你细致入微的关心吗?还记得网上的球友对你的鼓励和支持吗?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与你素未谋面,但他们为你送上了无数的祝福和感人的话语,好多人提出要为你创建专项基金,自愿捐款资助你跑赛场、看比赛,被你婉言谢绝了。他们想推荐你参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的评选,更被你以一句“我做的还不够,没有资格跟他们比”而善意回绝。网友把你评为他们心中2006年中国门球的十大风云人物之一,他们对你的肯定和认可是你搞好门球报道的无穷动力。在这里作为老张的新闻发言人,愚想对那些关心和帮助过他的人说一声,谢谢你们,门球运动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出人头地”张广纯

    我是张广纯的脑袋,他这一辈子没做过缩头乌龟,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不服输、追求完美,喜欢创新探索。今天我替五官来个总结性发言,对他这个论坛版主品头论足一番。

   2005年底门球论坛挂牌成立的第二天,老张就毛遂自荐当上了版主,截至09年2月底的不完全统计,他的总在线时间为1194.33小时,网上积分为17293分,总发帖量为10640次,平均每日发贴8.99次,精华帖数量为146。根据版主登陆次数,在线时间,操作记录,发帖数量,版务处理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他还被星空论坛评为了2008年的优秀版主,为门球论坛争得了荣誉。作为论坛的版主,他自己创建了门球之最、愚弓长视频专页、裁判园、球艺园、济源门球等精品栏目,协助辅导别人创建了门球诗苑、深圳门球、齐齐哈尔门球、青海门球等栏目,还帮王鲁西、漳河水、奇卢等网友创建了个人文集。很多网友刚开始没有上传照片的权限,张老就让他们把照片发到自己的邮箱里,然后不厌其烦地帮他们把照片发到论坛上,他还把绘制战术图的软件、视频剪辑的软件,发给感兴趣的网友,耐心细致地辅导他们。网友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像他这样带着家伙事儿到赛场“赶集”的人也越来越多。去年底的昆明赛场,当他看到8、9位像他一样专业的门球志愿者赶场报道比赛时,幸福与自豪感顿时溢于言表,那个美劲儿至今仍回荡在我这脑海里,久久不能忘记。

    这就是我们五官眼中可爱、倔强、乐观、睿智、豁达的张广纯,他热爱门球,更热爱生活,最后我们五官分别祝他今后生活处处“画龙点睛”,论坛办得“有鼻子有眼”,日子过得“耳目一新”,天天找到“突破口”,门球事业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发表于 2012-3-18 16: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啊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7: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录入中国门球网文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