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7-9-15 09:13 编辑
秋季养生杂谈 秋季燥寒夹杂 多喝四款养生茶: 秋季来临,天气渐寒,身体容易出现一些不适。为了让身体适应秋季可能出现的问题,秋天宜喝以下4种养生茶。 预防秋季感冒——生姜薄荷茶 [原料] 生姜15克,薄荷叶10克,红糖适量。 [保健功效] 发汗解表,温肺止咳。适用于秋季风寒燥邪夹杂侵体引发的以头痛、身痛、口渴为主要特征的感冒。 [其他功效] 对咳嗽吐白色泡沫痰、胸闷、胃胀等不适也有一定疗效。 缓解燥咳——桑菊枇杷茶 [原料] 菊花10克,桑叶、枇杷叶各5克,冰糖适量。 [保健功效] 可预防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咽干唇燥、咳嗽等不适。 [其他功效] 还可预防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水痘等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润肤活血——桂花荷叶茶 [原料] 干桂花15克,干荷叶10克,清茶6克。 [保健功效] 润肤活血。适用于因秋季干燥引发的皮肤干燥、苍白。 [其他功效] 对声音沙哑、牙痛等不适也有缓解作用。 缓解秋季食欲不振——蜂蜜清茶 [原料] 蜂蜜20克,清茶6克,红糖5克。 [保健功效] 健脾和胃,助消化。对秋燥夹寒伤及脾胃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入秋渐凉泡泡脚 暖身祛病胜补药 入秋越深,愈发感受到凉意了。中医讲“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驱除寒气,是很惬意的。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鼻、耳、乳是人体三个方面的根本,而脚是人体总的精气之源。因此双脚对于人体来说格外重要。 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热水泡脚来防病治病。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合适的水温、水量和时间都非常重要,最好再来点足底按摩,那就更加完美了。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中老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便可。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人到中老年,要坚持五不扛: 一是不扛病。胃疼了吃点胃药,肩膀疼了贴膏药,头疼了吃点去痛片,这些已成为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常态。殊不知,头疼、胃疼、身体发麻等症状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一味漠视、吃点药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 二是不扛饿。研究发现,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等问题,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另外,不按时吃饭的人比正常饮食者的胆固醇高33%。经常不按时吃饭,胆囊不收缩,久而久之会引发胆结石。 三是不扛困。长期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导致患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几率升高。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脱发、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四是不扛累。正所谓积劳成疾,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来的,长期过度疲劳会出现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 五是不扛压。很多中老年男性有苦有累自己扛,有了苦闷情绪也憋着不说,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得不到释放,就会扛出大问题。 长寿从散步开始: 散步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散步既不需要任何体育设施,又不需要指导老师,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锻炼项目,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散步是理想的锻炼方式之一。散步的益处很多,但是也需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体质者应采用不同的散步方式。 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肥胖者:长距离疾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人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