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村官
参加2010年长江沿岸城市第二十三届老年门球赛。在赛场上见到一位身材标致,看似文静,常带笑脸的女生。她就是东道主,名字与世乒冠军一点不差!李菊,这位毕业于天津农大的高材生,学生党员,优秀的学生干部。今天却是一名新时代的村官!
因为,比赛场地是在她的管辖内,所用经费均有该村提供。经“不老的兔子”(王强)指点有幸见到了她!
笔者认为,中国门球的发展不能再由政府财政提供,应靠拢该赛的模式了。
李菊今年三十岁,一米六四的个,淑女型的通州姑娘。2003年2月通过统一招聘考试来到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剑山村当了一位女村官。到农村工作后,很快适应了农村环境,认真观察农村,掌握农村习俗,学习农业知识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积极、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之中。2007年4月被狼山镇党委提拔为剑山经济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现任总经理);同月,被村民推选为剑山村监委会主任;2008年7月,参加南通市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干部选拔考试并以崇川区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入选;8月,经民主推荐和考试,入选崇川区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李菊凭其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敢想敢拼的工作干劲,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尊重和信赖。
学习从上级精神开始,落实从熟悉村情入手。进村后,党总支安排李菊负责村里的党建(现任党总支书记),监委会、文秘、团支部、现金会计以及村内部事务工作,可以说是面广量大、任务很重。但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每当,回首当初刚到农村工作时的情景,李菊笑称“不堪回首”。那时候刚到村里,想写点材料,脑子里没有内容;开会讨论个问题,弄不清前因后果;去调解纠纷,众说纷纭也搞不清谁是谁非。当时那种着急和焦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但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锻炼人。面对当时的情况,她迅速调整好思路,从几方面下手。一是翻阅档案,剑山村有详细的档案资料,从那里可以全面了解村里的重大纪事、基本情况以及近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二是多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跑,不懂的多听多问。通过村干部的悉心帮助指点,加之自己的勤快好学,李菊很快便熟悉了村情,开始接手工作。三是多深入村组、深入群众熟悉情况。每天中午吃过饭,李菊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骑车到各个组里转,熟悉地形熟悉人,而全村最熟悉各组情况的莫过于各组组长,那一阵子,她几乎天天往组长家跑,从他们那里了解各组经济发展情况和组里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过去,该村是有名的讨饭村。村民之间的宗族关系,亲戚关系,邻里关系比较复杂。如何能统一思想团结全村,这是进村后的第一要务!
组织全村的各种集体行动,如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积聚全村的团结向上理念,走共同富裕之路!自02年起全村每年一次“农运会”,逐渐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很快改变了民风!实现了从农民——村民----市民的历史转变。通过全村共同打拼。剑山村一跃成为南通市个私民营经济明星村,私营企业达148家,这是剑山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几年来,有计划的投资近千万元,对堆场等4个地块进行简临改造,沿长江路两侧新建了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三产用房,一个集汽车服务、通讯、餐饮、银行、医药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初具模型。
集体富了,她最先想到的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几年来,她和领导班子共同商议,投入上百万元解决全村老百姓的水、电、路、桥等问题,并为村民装起了有线电视,安起“平安灯”;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她们投入近20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室内外门球场和38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在全区乃至全市树立起公共服务的品牌。
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李菊总是这样挺身而出,可当自己小家庭需要她的时候,她却一直忙碌在工作岗位的最前线。记得在文明创建最关键的时刻,李菊不到3岁的女儿突然发高烧住了医院。因为创文每天起早带晚,她已经整整一个礼拜没和女儿见面说句亲情话了。眼下女儿住院,作为母亲,恨不得飞到女儿身边去。可是这时候是文明创建的关键时期,剑山村又是市里推荐的必查单位,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不能放松。强忍心中的酸楚,依然忙碌在创文宣传、卫生督查的第一线,对女儿的挂念只有在通电话的那一刻稍稍得到缓解。也许这时候的女儿还不会理解母亲,但李菊相信,“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将是母亲教给女儿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课。
李菊数年如一日,关心集体的发展,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生活。在建党86周年之际,她组织成立剑山村爱心协会,专为村内困难家庭募集资金、提供帮助。每当村民住院,她都要亲临病房看望!诚恳待人、勤恳做事是李菊一直以来为人处事的原则。村民把她当成了“自家人”。李菊,这样一位朝气蓬勃、敢想敢做、一心想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大学生村官,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2004年底,第一次参加村委会委员选举,她就以1179票高票当选;2007年4月份,又以96%赞成票当选为监委会主任。因为成绩突出,她还多次被评为镇、村优秀党员,区、镇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没有侃侃而谈,不必高谈阔论,切切实实为村里的发展着想,真心实意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这就是李菊,一位深受老百姓欢迎,让大家感到放心、窝心、贴心的大学生村官。
从她的办公桌上我细心地抄下了她的座右铭:“以廉洁之面筑执政之基,以公仆之身树党政行象”。她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此次,长江沿岸城市老年门球赛事由她所在的村出资承办,在中国是第一家!
谢谢你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村官----李菊同志!
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农村就要立于世界之林!
(7131010583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