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430|回复: 36

门球发展离不开谈 钱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1 19: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标题有点刺耳,请听我慢慢道来。
很多人研究门球发展,提出了善良的愿望:
1, 要青年人参加到门球队伍里来。这样才后继有人。
2,门球要竞技化,康乐门球是随便玩玩。
2, 要是使门球职业化,发展职业运动员。
3, 中国门球职业联赛是 职业化 起步。
这些愿望能不能实现?我以为,
  提出这些愿望的网友,很不像是一位饱经沧桑 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会知道任何社会活动是和 经济有关,说白了  要钱!
发展青年打门球,青年人要工作,要养家糊口。下班天黑前 要接孩子,要做饭,靠每周的两天假日,有都少时间可以用来练习打球?
          唐老鸭,是没有退休的打门球人,在球场上无论技术,作风度为门球人立了榜样,但是它参加打门球多困难,请假,找人换班,甚至不得已旷工,能不影响奖金、工资和晋级?
         长江电,那么年轻的门球冠军,经常参赛当然会有很多困难。所以他提出门球比赛要星期五晚上报到,星期日晚结束。否则青年人参加很困难。即使如此,在本地还好办,在外地还是有困难。
         我知道有一位年轻的高级裁判,最近的重要比赛上常见他的身影,他是党校的一位老师,我想是 中国门协和学校沟通了的。否则哪来的门球活动时间?
        所以,在岗青年打门球不可能普及!
门球要职业化,  职业化,就是商业化,俱乐部要通过活动有利润,球员要通过打球赚钱来养家糊口。这些问题不要回避,没有什么难启口,是现实的、必须的。那么钱从哪来?问一问每一个门球网友,全国性的比赛你用足球门票的十分之一30元买一张票入场去观看,你愿意去吗? 没有票房收入,观众少广告收入也就极少。利润和球员工资就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化会有前途吗?
         我赞赏职业联赛的组织者和各俱乐部的赞助商,他们是在明知近期无收入的情况下组织和参与联赛,他们有很多付出,为活跃门球做了贡献。大家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看到了比赛,获得了愉快。谢谢他们。但是我以为这种只有付出的局面是不可能持久的。
       中复康公司,现在在赞助很多门球活动,也是为发展门球做好事。但是,即使他有很多其它产业的利润来支持门球活动,如果在门球 这一块里不能自负盈亏,同样不可能持久!
门球还是定位在 退休老人的康乐活动为好,这个定位符合国家的老年人政策!
(康乐门球也要发展,例如运动量还要提高些,入门到门槛要降低些,规则要增加吸引力等,不是本贴论述的内容)

点评

提倡竞技化改革的人说了多年还没有没有成套的办法,多数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只有军旗、狂人 有过一些改动的尝试。其余 ,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17-7-21 21:50
反对门球打法和规则的竞技化改革,是您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发表于 2017-7-21 21:39
发表于 2017-7-24 1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卫士 于 2017-7-24 11:24 编辑

      先把新规定出来再说。要简单有趣,能吸引观众观看和参加。这是一切的先决条件!!!快马加鞭吧!我尊敬的大师智者们.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16: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主要原因是活动量小,才不被人们重视,另外,人不接触门球,就是看到你在打,他也弄不懂你打的啥玩意,所以不容易被人
重视。现在国家并不提倡打门球,国家倡导的是篮球,足球,
乒乓球,门球只是一个小活动项目,就像地掷球,一般人也看不懂,更别想谈兴趣。关键是国家和政府,只要倡导打门球,谁也拦不住。现在是门球没有国家和政府的提倡支持,就是这个现状。老年人回忆一下87年88年,门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就明白了。因为那时国家给退下来的干部找乐趣玩里,别搞错了,理智点。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闪半利刀 于 2017-7-21 19:42 编辑

     谈钱不亲热,    事事离不得。
     体育将脱钩,    政体在改革。
     有人呼其好,    门球命糟糕。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21: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说到了门球的定位问题。

点评

当然,这是大事,绝不多余。 请评论我的论点。  发表于 2017-7-21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22: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明 于 2017-7-21 23:12 编辑

      对发展门的观点我和烨鹤老师的看法不同,甚至相反。他以前提了很多,本人都没有正面直接回应,只是在另一侧面提培养青少年门球的重要性,也是对发展前途的重要性。在此只谈发展门球的主要骨架。
      一:培养一个10岁的少年打门球,打五十年后才60岁,你看他在这五十年内的技术、成绩、贡献有多大了。
     二:而只在60岁开始或退休后才学打门球,一般要在三至五年才能成熟或有成绩,打不了几年已过70岁了,70岁很多地方受限制不能参赛了。而且请查以往的优异成绩,有多少个是在退休后打球出的成绩?
     三:谈到时间问题,楼主只看到退休后不用上班一面,但未看到退休人员更忙碌一面,一是有些退休人员还是要找其他有收入的工作做的,二是本人发现退休后的很多人比上班更忙碌,是超八小时劳动的,家务清洁、洗衣、买菜、做饭,家里的全部工作基乎全落在退休人员身上,特别最重要的工作是很多退休人员要照顾孙子,不单从一岁照顾到入幼儿园,就是入小学一到四年级也要接送的,有的还接送到小学毕业。其工作,时间,负担,压力真是不比上班轻松。
     四:楼主谈到学生上课,青年人上班工作,其实,学生下课后,成年人八小时工作后,是有大量时间从事体育运动的,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有那些不是在下课、下班后锻炼出来的?
     五:现在学校、单位都是五天工作制,就是说除下班后可练习,每个星期都可有两天时间练习。
     六:至于谈到比赛时间,一般来说,青年一年内有参加两次大型比赛已够了,就是说一年请两次假,甚至不用请假,预早把休息时间安排在一起就行了,少年儿童好处理,因为无论在各省和全国少年赛都是安排在两个假期里进行的。
    七:任何体育运动,要想这项运动得到壮大发展,基本上都是从娃娃抓起,不是从老人抓起的,我认为门球也不例外。
     八:谈到发展离不开钱,本人认同,但一项运动要想得到持续发展,或许起步时单位或政府支持点钱外,如果此项运动没有取得成绩,单位和政府也不会长久白支出的。本人观点与体会是,必须发展人才,提高技术,取得成绩才能有人支持你,才能拿到钱。

点评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比赛和更多的"并列冠军",一切为了门球!  发表于 2017-7-24 11:37
如您所言"取得成绩才能有人支持你,才能拿到钱"。能把您的第一名让出来吗?我们这个地方,也需要政府的扶持。能发扬一下风格吗?一切为了门球的发展。  发表于 2017-7-24 11:31
本人只身到郑二小学向麦校长宣传门球对学生的好处:一是这项运动安全性系数高。二是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三是可培养学生团结、团队集体精神。四是也可以培养独立工作、独立指挥能力。校长点头接纳我在该校开展门球。  发表于 2017-7-22 12:20
门球运动量小而技巧性不低;比赛双方轮流上场,没有身体的接触;它属于户外的、有氧的运动项目,特别适合让中老年人参加。在户外场地上进行,追求击打精准和技巧,讲究战术灵活和丰富,这就是"场地斯诺克"  发表于 2017-7-22 10:10
中国门球是在毯地球场上延用草地球场的规则。现行的规则游戏成分多,不符合竞技比赛的严格规范和要求。其打法更是不适应和充分发挥毯地球场(包括器材等)的特点。规则的竞技化已成为门球发展的瓶颈。  发表于 2017-7-22 09:53
对青少年参加门球,持"不反对,也不鼓动"的立场和态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门球由"老龄办"来主管是合适的。  发表于 2017-7-22 09:37
适合青少年的项目己经很多,适合中老年人的"表演项目"也不少,但有可能成为最适合中老年参加的"竞技项目",只有门球。所以门球应该是中老人的福利项目。  发表于 2017-7-22 09:18
门球的发展最终会演变成怎样?成为"场地斯诺克"是它的目标。成为最适合中老年人参与的竞技比赛项目是它的使命,成为一种向中老年人作政策倾斜的运动项目是政府和社会的政策性福利。  发表于 2017-7-22 09:07
不是规则怎样说的问题,完全可以各舒已见,百家争鸣就很好,每人的论点有哪些切合实际,仼由读者评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03: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明老师说得极有道理。烨鹤老师的对门球发展定位不妥,你以为门球要全民门球,人人门球。试问,足球您去踢了吗,中国又有多少人在踢,国内和国外的大型足球赛事,买门票的人口比例是多少,然足球依然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0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道安和老师说话有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06: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的在理,都还是看到了一个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06: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明 发表于 2017-7-21 22:48
对发展门的观点我和烨鹤老师的看法不同,甚至相反。他以前提了很多,本人都没有正面直接回应,只是在 ...

不是规则怎样说的问题,完全可以各舒已见,百家争鸣就很好,每人的论点有哪些切合实际,仼由读者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08:5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任何体育运动,要想这项运动得到壮大发展,基本上都是从娃娃抓起,不是从老人抓起的,我认为门球也不例外。

点评

关键是娃娃对这个运动没什么兴趣的,是我们学校的领导、老师为了所谓的“教学特色”,才去凑合着练练。一上中学,也即荒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3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09: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布龙.东博 发表于 2017-7-23 08:57
七:任何体育运动,要想这项运动得到壮大发展,基本上都是从娃娃抓起,不是从老人抓起的,我认为门球也不例 ...

             这一条有值得商议的地方。
             但可以肯定,门球是从老年人抓起的。
             而且可以肯定,只有老人才能把门球抓起抓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09: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队有一点,初中队开始萎缩,高中绝迹,青年断代,中年鲜有,老人开始起步。这就是门球运动现状。
     这项运动实际上也只适合老年人,运动的节奏和量让中青年人不屑一顾,老年人固执的性格特点也让中青年人不愿与之为伍。
     保持现状,稳定队伍,扩大阵营,守住最后的领地。

点评

向天歌, 你这样说一是无调查,二是偏激了。本人培养郑二小学五批学生,初中、高中在打,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后现在打,本月广东省少年赛中本人培养的卢泽辉、吴智聪、梁建文分别担任郑二小学甲乙队教练。分别获一、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3 21:34
你这样说一是无调查,二是偏激了。本人培养郑二小学五批学生,初中、高中也在打,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后现在打,本月广东省少年赛中本人培养的卢泽辉、吴智聪、梁建文担任小学甲乙队教练。分别获一、二名,二、七名。  发表于 2017-7-23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0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布龙.东博 发表于 2017-7-23 08:57
七:任何体育运动,要想这项运动得到壮大发展,基本上都是从娃娃抓起,不是从老人抓起的,我认为门球也不例 ...

关键是娃娃对这个运动没什么兴趣的,是我们学校的领导、老师为了所谓的“教学特色”,才去凑合着练练。一上中学,也即荒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2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明 于 2017-7-23 21:45 编辑
向天歌 发表于 2017-7-23 09:27
小学队有一点,初中队开始萎缩,高中绝迹,青年断代,中年鲜有,老人开始起步。这就是门球运动现状。 ...

向天歌,  你这样说一是无调查,二是偏激了。本人培养郑二小学五批学生,初中、高中在打,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后现在打,本月广东省少年赛中本人培养的卢泽辉、吴智聪、梁建文分别担任郑二小学甲乙队教练。分别获一、二名,二、七名。请查今年7月20至22日广东省少年赛分组名单与获奖名次。
    我们无论是讨论规则,或发表意见都要有亊实依据才可说,否则会误导,否则影响工作,效果适得其反。

点评

郑二小的成功确实很难复制。 发表于 1 小时前 IP:106.37.204.6:25782 谢谢老生畅谈老师的精辟预见,本人十分满意,谢谢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4 18:37
郑二小的成功确实很难复制。  发表于 2017-7-24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4 08: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天歌 于 2017-7-24 08:03 编辑

像您老的能有几个呀?

点评

全国应有很多的。  发表于 2017-7-24 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