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10 20: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云保 于 2017-7-10 20:12 编辑
青岛慨况
简介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秦皇曾在这里登临望海,徐福从这里远渡东瀛,五四运动因它而起,欧洲各国纷纷留下自己的足迹,让这里至今保留着许多欧亚风情的老建筑。金色的沙滩,绝美的建筑,闻名天下的青岛啤酒……充满活力的城市色调无不透露出“帆船之都”独一无二的生活品质。
区域分布青岛辖6区4市,市内各区主要是海滨风景度假区,市郊最有特色的是崂山风景旅游区,周边县级市边郊旅游区也独具特色。
海滨风景度假区
以青岛市区滨海步行道黄金海岸线为主,自西向东包括西南部的青岛湾区域,海上皇宫、八大峡别墅区、天后宫等。市区中端以汇泉湾为中心的区域最具特色,鲁迅公园、汇泉湾海水浴场、汇泉广场、都是最受欢迎的地方。
太平山景区是青岛市区最大的一处以自然山体和林木、花卉等动植物景观为主的景区,集中了中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众多公园。汇泉湾以东依山面海的太平角、汇泉角、岳阳路疗养院和八大关别墅区组成了青岛经久不衰的著名度假观光区。
石老人度假区也属新建旅游区,国际啤酒城、博览中心、海尔科技馆、石老人海水浴场、海洋游乐园、高尔夫球场、颐中体育中心和高级别墅区集中在这里,以啤酒文化、美食购物、海洋娱乐为特色。
崂山风景度假区
山光海色,山海相连的崂山是全国名山中唯有崂山在海边拔地而起的。崂山景点众多,面积广阔,分为巨峰游览区、太清游览区、上清游览区、北九水游览区、华楼游览区、登瀛游览区、棋盘石游览区、仰口游览区等八大风景游览区。
周边郊县旅游区
周边郊县旅游区包括隶属于青岛市的四个县级市即墨、莱西、平度、胶州广大范围,以渔家民俗旅游、温泉度假旅游、古文化遗迹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海滨海岛旅游为特色。其中热点旅游地有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等。灵山岛、斋堂岛等近海岛屿也非常受自助旅游者的青睐。
历史文化历史
在6000年以前,青岛这一带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调登州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口,标志着青岛市建制的开始。青岛设置后,清军即在此修筑炮台,至今仍留有青岛山炮台遗址。
“一战”结束后,1919年英、美、法等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将青岛的主权和山东的权益一概交给日本,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1922年12月,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同年12月10日,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正式收回青岛主权。抗战胜利后,青岛被国民党政府接管并成为我国的海军基地,现已建成为海军博物馆。
文化
青岛有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西部旧城区是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是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中部是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属于历代文物古迹风貌。
青岛老城区文化特色浓郁,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拥有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称。保存完好的异国建筑和蓝天碧海、白帆沙鸥相互辉映,不出国门,眼前便是异域风情。
古迹故居
作为旅游城市,青岛有着三里河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齐长城、田横岛、琅邪台、珠山石窟等著名古迹;崂山的险峰异石与市区的海滨风光又形成无数胜景佳区;有那罗延窟、白云洞等神异的洞府;有太乙、神水、金液等名泉清溪。古代名人如郑玄、张三丰、李白、顾炎武、蒲松龄、高凤翰、康有为等的履迹遍布各地,留下了华美的诗文。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是中华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特别是邱处机三次来崂山,把崂山道乐和十方道乐进行了广泛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嗣后,崂山道乐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特别是由于外山派道乐使用管弦伴奏,而且又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因此许多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致使许多道乐名曲在民间传流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