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的习俗是,大年初一早上吃汤圆,再就是正月十五要吃汤圆。当然,其他时间也可以吃,但这两个时间是过年的习俗,一定要吃。为了过年能吃上汤圆,各家各户很早就要做准备。先要泡酒米(糯米),泡过心的酒米要在磨子上磨,然后将磨成粉状的酒米糊舀进布口袋里滴尽水分,再将滴过水分的酒米粉阴干,然后储存起来。做酒米分子的同时要做汤圆心子。汤圆心子有咸的,就是肉馅,但主要是甜的。甜的心子有各种做法,芝麻、玫瑰、花生等等,依各家的喜好随意制作。当然也有优次之分,因此也就有了大家公认的美味汤圆心子,比如赖家和郭家的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因此就形成了赖汤圆、郭汤圆这样的知名品牌。做好了粉子和心子,吃的时候就在干粉子里加水揉和成酒米团。将酒米团掰成小块包上心子就成了汤圆。下锅煮熟,吃起来又软又糯,十分爽口。从以上的制作过程可以看出,汤圆粉子和心子的制作是麻烦而又耗时的,尤其是将粉子阴干的过程,不能变味,也不能发霉,要好生伺候。有人性急,将之去晒,结果变成味酸色红,难以食用。尽管汤圆的粉子和心子的制作过程麻烦耗时,但这个过程正是人们期盼一年的过年氛围。在这种氛围里,人们的心情是愉悦的,尤其是孩子们。孩子们在这种愉悦心情里长大后,不管到了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任何一个角落,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就要想起汤圆带来的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