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感谢灿烂老师第一时间报导了哈尔滨长寿公司的一款个性化新产品。
门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门球运动器材日异翻新,但是,我发现如何翻新,只是在外观装饰及材料使用上有所变化,没有实质的突破。今年10月底隨团到韩国观摩门球赛,在考察各国运动员使用及各国厂家生产的器材时,偶然发现了一种‘拐把’球杆(暫用名).径试用,后与长寿公司协商买回一支杆回国研究。
从科学角度讲,任何工具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体结构与运动方式的关系。有专家曾论述过之间的关系:1、要有利于肌肉组织的协调。2、要有利于肌肉力量的均匀分配。3、要有利于肌肉群的自我调节。4、要有利于流畅动作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运动伤害。拐把的产生,首先联想到老年人用的拐仗,端头弯形一则能吃住力,二则手握舒适。球杆上端直把,打球时间一长手腕就会疲劳。其次在击球瞬间,由于手腕用力的变化,会产生方向性的偏差。而拐把则能主导击球方向且握把舒适。
由于刚开始使用,只是理论上感觉不错,尚无更多体会还需实践。于此联想到器材的改革,要与竞技运动的发展与时俱进。器材的改革要依据运动员的体能、运动习惯、运动方式等特点,为他们生产更多、更好的个性化产品。我所能想到的个性化问题如:1、球杆与球锤的重量比问题。2、球杆的弹性值问题,要依人的力量分出等级。3、球锤是否非用金属的,是否可用些软性材质的。我还有一个非分的想法,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式能将球象打台球一样,打出‘香蕉’球。
综上所述,希望长寿公司技术研发部门为门球器材的发展,向广大运动员敞开研发的大门,为他们生产出更先进的器材。同时,也希望广大球员,更多的提出你们的要求,让厂家制造出更得心应手的工具。为了门球的发展共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