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273|回复: 22

也谈“同归于尽”战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3 13: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6-11-13 14:33 编辑

                          也谈“同归于尽”战法
         “同归于尽”指用自球撞击对方球或用己方球闪带对方球同时出界,最终双双成为界外球。 “同归于尽”战法已经形成一种战术,在比赛场上被广泛采用。
         “同归于尽”战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战法隐蔽。由于“同归于尽”战法在使用的主动权完全控制在场上击球员手里,实施前对方根本无法预测,更谈不上采取有效措施做出积极防范。
          2、成功率较高。“同归于尽”大多是近距离作战,加之队员重任在肩,要求必须完成任务,战时无论采用自球撞顶或用己方球闪带,都会精雕细刻、不负众望,成功率较高。
          3、效益明显。“同归于尽”战法的拼杀对象是对方先手球、对己方有严重威胁的球、关键球、得分球等,这些球该是对方得势取胜的核心球,只要将其打掉,即可削弱对方攻击能力,甚者,还会造成对方溃不成军,失去取胜机会。
          使用“同归于尽”战法要注意权衡利弊。这是运用“同归于尽”战法的前提。“同归于尽”战法是让己方球与对方球同时出界,因此,乙方也要承受一定牺牲,临场指挥员要权衡利弊,三思后行。当运用该战法结果对己方利大于弊时,就应当机立断,以防坐失良机。当对己方弊多利少时,就不可勉强施术,以防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讲究击球效果是运用“同归于尽”战法的保证。运用“同归于尽”战法必须确保成功,万无一失,不可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依据球势需要是运用“同归于尽”战法的根本。临场指挥必须依势定法、恰到好处。不该使用“同归于尽”战法时,就不能勉强运用,否则就是盲目蛮干、得不偿失。例如,有些球既对己方形不成威胁,又不能通过球门得分,打与不打同样效果,显然打不如不打。

           同归于尽”战法举例。
           例一.用自球撞打对方先手球“同归于尽”。
           比赛还有1分20秒,比分20:17白方领先。
           轮至⑤球起杆。依照教练员指令,⑤球通过二门后擦打⑦球奔⑥球附近,闪送⑦球去中柱看守⑧球,自球撞顶⑥球双双出界。
          战例分析:从球势上看,比赛时间所剩无几,白方比分领先,且还有⑥⑧两个得分球。红方教练员通过对场上形势分析,决定打掉对方得分球,即⑤球与⑥球同归于尽,⑦球打出⑧球后⑦球撞柱。这是一种既稳妥又有己方获取胜利的妙招,此战法至少能把比分追平,再靠⑨球远撞中柱得分一搏,倘⑨球撞柱无果,还可通过同分决胜争取比赛胜利。
          例二.用己方后手球闪带对方先手球。
          比赛进入终局阶段,场上比分9:10,白方领先。
          白方⑩球起杆撞击②球闪送三门前意在打掉对方③球,自球撞柱无果。①球通过二门擦打⑦球奔三门恰到好处,用⑦球闪带②球“同归于尽”,自球通过三门后在门后为③球造双杆球。此后,③球通过三门同时撞击到①球打出双杆球,借机打掉④⑥两球,占据场上控球优势。
          战例分析:红方借助①球擦打⑦球闪带对方关键的②球,接着③球打出双杆球,打掉④⑥两球取得该场比赛的胜利。红方用后手⑦球闪带②球“同归于尽”是最佳选择,此举,不仅打掉有威胁的②球,而且不影响①球过三门后为③球摆成双杆球。试想,倘改换一种打法,先闪送⑦球过门得分,再采用自球撞顶②球“同归于尽”的战法,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点评

必要时,就得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要稳、准、狠。  发表于 2016-11-13 17:50
万不得已时使用。  发表于 2016-11-13 15:16
赞两个战例是“同归于尽”战法 的范例!  发表于 2016-11-13 14:28
为夏益民老师的精彩的文章《 也谈“同归于尽”战法 》点赞呀!老师言简意赅地论述了“同归于尽”战法的意义目的战法,令人佩服啊!  发表于 2016-11-13 14:0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天下豪杰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13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夏益民老师的精彩的文章《 也谈“同归于尽”战法 》点赞呀!老师言简意赅地论述了“同归于尽”战法的意义目的战法,令人佩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4: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两个战例是“同归于尽”战法的范例!堪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优秀成果!谢谢老师精辟而详实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4: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高头 发表于 2016-11-13 14:06
为夏益民老师的精彩的文章《 也谈“同归于尽”战法 》点赞呀!老师言简意赅地论述了“同归于尽”战法的 ...

谢谢老师的热忱关注和热情赠贴!

点评

老师客气呀!向您学习呀!  发表于 2016-11-13 15: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4: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6-11-13 14:33
赞两个战例是“同归于尽”战法的范例!堪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优秀成果!谢谢老师精辟而详实的报道!

谢谢老师的热忱关注和热情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5: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谓的“同归于尽”战术有理有据,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5: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16-11-13 14:38
谢谢老师的热忱关注和热情赠贴!

   老师客气呀!向您学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6: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老师的战法表述精湛透彻,是篇临场作战有的放矢的指导性技术文章,值得认真学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7: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老师的战法表述精湛透彻,是篇临场作战有的放矢的指导性技术文章,值得认真学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7: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这是一种战术,有针对的实施。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17: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必要时,就得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要稳、准、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08: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兰 发表于 2016-11-13 17:51
必要时,就得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要稳、准、狠。

谢谢老师的热忱关注和热情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08: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展望 发表于 2016-11-13 16:06
夏老师的战法表述精湛透彻,是篇临场作战有的放矢的指导性技术文章,值得认真学透。

谢谢老师的热忱关注和热情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08: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先友_jMRCU 发表于 2016-11-13 17:19
夏老师的战法表述精湛透彻,是篇临场作战有的放矢的指导性技术文章,值得认真学透。

谢谢老师的热忱关注和热情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0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西 发表于 2016-11-13 15:18
楼主所谓的“同归于尽”战术有理有据,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谢谢老师的热忱关注和热情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