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之苑》2016年6月号专访襄阳门球协会副主席田怀振
随着暑期的临近,一年一度的全国少儿门球赛也即将在湖北襄阳拉开大幕。襄阳已做好准备迎接全国少年门球爱好者的到来。 湖北省襄阳市有着良好的少儿门球运动基础,一直以来襄阳门球人都想承办一届全国少儿门球赛。今年的全国少儿门球赛落户襄阳,这让襄阳门球人引以为傲。为了让各地球友了解赛会准备情况,了解襄阳少儿门球,本刊采访了襄阳市门球协会副主席田怀振。田怀振担任过襄阳四中党委书记,所以大家习惯叫他田书记。田书记主抓少儿门球工作,是市少儿门球工作委员会主任。
记者:田书记您好。听说襄阳几次提出想承办一届全国少儿赛,但直到今年,全国少儿赛的比赛地点才确定在襄阳举办,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田书记:襄阳少儿门球起步于2002年。十多年来,虽然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教育局、体育局、关工委、门球协会的齐抓共管和不懈努力下,经过一大批离退休老同志与学校师生的无私奉献和积极实践,襄阳少儿门球有了长足的发展,少儿门球已成为襄阳市的品牌体育项目,全国有名,全省领先。
目前,全市所有的县市区都有学校开展门球活动,并延伸至部分乡镇,组建有150余支少儿门球队。举办过7届全市少儿门球赛,4届城区少儿邀请赛。先后9次派出19支球队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少儿门球赛,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看是向上的。但我们与一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技术水平、心里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申办全国少儿赛,是想借办赛的机会与各地球友交流经验,切磋球技,广交朋友,推动我市少儿门球的发展。
我们很早就有承办一届全国少儿门球比赛的想法,也与中国门协就此事时行过沟通。2014年再次向中国门协表达了这一愿望。得到回应后,市门协向市政府递交了《关于申办2016年全国少儿门球赛的请示》,并联合市体育局、教育局、关工委,拟定了比赛方案,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通过省门协向中国门协呈交了申办报告,最终取得了2016年全国少儿门球赛的办赛资格。
能承办全国青少年门球赛我们非常高兴。我们要竭尽全力办好这次赛事。现在襄阳市有门球队900余支,门球人口约9000余人,裁判员735人,教练员600余人;门球场地278块,其中:人造草坪32块,全天候门球场19块。承办了数十次省内外门球大赛,具备承办大型门球赛事的条件。为办好比赛,市政府秘书长先后3次组织召开了有关部委办局负责人参加的筹备会议,制定实施方案,组建办事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量化到人。我们希望给大家奉献一届高标准、高质量的少儿门球比赛。
记者:襄阳的少儿门球运动发展到今天这一规模,都经历了哪些历程?
田书记:21世纪初,少儿门球在全国兴起。当时根据中国门协关于在青少年中开展门球活动的精神,襄阳门协决定开展校园门球活动。2002年,市门协在襄阳四中小学部和实验小学开展门球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非常成功。参训小球员的汇报表演赛,让观赛的教育局、体育局领导和各校校长及学生家长对少儿门球有了认识,纷纷表态支持。之后在市政府支持下,少儿门球在各市、区、县推广开来。并且在2004年举办了首届全市少儿门球赛,并派队代表湖北省参加了当年的全国少儿赛。但后来受湖北大环境的影响,襄阳的少儿门球一度产生滑坡。但经过大家积极想办法,通过表彰、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少儿门球的学校又顺势回升。截止到现在,全市已有58所学校开展少儿门球运动,其中22所学校被授予门球传统项目学校。
记者:经过14年的努力,襄阳少儿门球有了今天的可喜局面。经历过少儿门球发展的起起伏伏,请您谈一下对少儿门球工作的认识和感受?
田书记:在少儿门球推广普及工作中,我认为下面几点很重要: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学校是基础,育人是目的,经费是保障,鼓励是手段。
少儿打门球推广初期,社会不理解,认为它是一项老年人运动;学校不接受,考虑的是体育课都保证不了,门球没时间搞;家长不支持,怕耽误了孩子学习;领导有顾虑,怕搞不好带来麻烦。提高大家对少儿门球的认识是首要问题。我们用两个学校做试点,通过实践结果告知大家,少儿打门球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对学生的健康有利,成长有利。
开展少儿门球活动阻力是很大的,单靠空喊是搞不起来的,全靠老同志的影响也是不够的,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门球工作能否顺利展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关键。而这又取决于领导对此的认知。让领导全面深入地认识、了解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领导要面对的工作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想引起领导重视就要主动请示汇报。工作做出成绩,或者提出好的建议,就会得到认可,取得同意和支持。襄阳少儿门球能有今天的发展,市领导的支持起了关键作用。当年,我们将两校的试点工作情况写成报告,找到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曹金兰,曹副市长看了材料后表示支持,指示市政府分管文教的部门组织教育局、体育局、门协召开会议,要求市直学校和各市县区搞试点,使得少儿门球在全市铺开。这次申办全国少儿赛我们也主动通过调查、论证写出报告,送交市领导,得到了支持。
少儿门球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所以根要扎在学校。为让门球在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设立门球传统项目学校,还准备发展门球示范学校。在九年制学校建立了两级连办制,还准备建立三级连办制。努力将小学球队整建制地升到同一所中学,还通过转学等办法使校园门球延伸到中学、高中。我们培训老师当裁判、当教练,增加学校开展门球活动的自主性。再有就是解决好门球场地问题。我们用学校自建,与门协共用等方式解决了训练场地问题。
门球活动是对少儿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很好平台。学校有升学任务,家长要考虑孩子的前途,所以不能因打球影响孩子的学习。这样教练就不能只教学生打球,还管他们的学习。我们寓教于乐,将德智体教育贯穿始终。比赛后,让孩子们谈体会,写作文,开拓孩子们的学习思路。
经费是开展门球活动的保障。要广开门球多渠道筹集资金。我们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捐资。再就是比赛冠杯。
表彰、鼓励是推动门球发展非常好的一种手段。当我们少儿门球走入低潮时,在市领导的支持下,召开了有各县市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和门协主席参加的总结表彰会。市长对少儿门球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鼓起了大家对门球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襄阳门协是以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来开展少儿门球工作的?
田书记:要使少儿门球工作有序、长效开展,就要有一个完善的领导体制和一个能正常运转的工作机制。我们联合教育局、体育局、关工委同抓共管,四位一体,成立了少儿门球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四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形成的决议,由教育局发红头文件,四家联合发文,下发到各县(市)区贯彻执行。并把这种形式推广到下面九个市县区,成立了少儿门球工作委员分会。委员会作为少儿门球的办事机构,总结、计划、落实少儿门球工作。
现在,襄阳的门球人已经作好准备,期待着全国各地小球友和门球爱好者的到来,切磋球技,观看比赛,浏览胜迹。
门球之苑|中国门球协会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