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749|回复: 32

一天吃一个鸡蛋的后果居然是这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4 20: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天吃一个鸡蛋的“后果”居然是这样的![url=]-转-菜谱美食大全[/url]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天吃一个鸡蛋的后果是怎样,你知道吗?

一天一个鸡蛋,
不仅能提高记忆力,
还能保护视力,帮助减肥。

但有些人对鸡蛋心有疑虑,
怕每天吃升高血脂。
殊不知,早餐吃个鸡蛋,可是有诸多好处。
补充优质蛋白质:get√

image.jpeg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粥和面包等食物相比,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更好,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与人体基本相似,生物学价值也是所有食品中的佼佼者。

另外,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也比粥和面包等食物高。



增加饱腹感:get√

鸡蛋不仅能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还可延缓胃的排空速度,延长餐后的饱腹感。

研究表明,吃含有鸡蛋的早餐,能使人饱腹感增加,同时,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能提供持续平稳的能量,让肚子饱的时间更长。
有助减肥:get√


早餐吃鸡蛋,能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热量摄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与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人相比,早餐吃鸡蛋的人体重多减了56%,并且他们的精力也更充沛。
提高记忆力:get√
image.jpeg
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

鸡蛋中丰富的胆碱是合成大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必要物质,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使注意力更集中。

因此,对于用脑多的上班族和学生来说,早餐吃一个鸡蛋非常有必要。
提高警觉性:get√

image.jpeg
鸡蛋中富含酪氨酸,它对提高人的警觉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让人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因此,对开车族来说,早餐吃鸡蛋更有助于安全驾驶。
保护视力:get√
image.jpeg
蛋黄中的两种抗氧化物质——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伤害。
鸡蛋怎么吃有营养?


image.jpeg

>>>>
有益心脏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
不加一滴油、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接触氧气(胆固醇一旦被氧化,就会成为最严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胁之一),因此是对心脏最有益的吃法。
第二名:水煮荷包蛋
第三名:蛋花汤和蒸蛋
第四名:煎荷包蛋
第五名:摊鸡蛋
指用少量的油,小火煎成的蛋饼,因此蛋黄中的胆固醇氧化不多。
第六名:炒鸡蛋
鸡蛋打散后再炒,蛋黄中的胆固醇和空气接触较充分,氧化较多。
鸡蛋比较吸油,用油量也较大。

image.jpeg

>>>>
蛋白质最好消化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
有研究显示,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能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摊鸡蛋
这两种做法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8%。

第三名:炒鸡蛋
蛋白质消化率为97%。

第四名:蒸鸡蛋
蛋白质消化率92.5%
第五名:生鸡蛋
蛋白质消化率仅为30%—50%。

image.jpeg

>>>>
维生素保存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
加热温度低,营养全面保留。

第二名:蒸蛋
加热温度较低,核黄素、叶黄素等水溶性维生素损失少。

第三名:水煮荷包蛋
加热温度较低,水溶性维生素有少许损失。

第四名:煎荷包蛋
加热温度高,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都有损失。

第五名:摊鸡蛋
加热温度高,所有维生素都有损失。

第六名:炒鸡蛋
加热温度高,维生素损失较多。
转发


image.jpeg

点评

坚持每天早上吃一个水煮鸡蛋。谢谢罗珊老师!  发表于 2016-7-25 17:37
我不好吃鸡蛋,看过老师的报导,我要坚持吃。谢谢罗珊老师!  发表于 2016-7-25 05:09
谢谢老师的关注支持!恭祝老师的好选择,要向您学习,坚持每天吃水煮鸡蛋。  发表于 2016-7-24 20:52
我们每天早上一个无水煮鸡蛋,只需5分钟,按老师分析,营养丢失应该最少!谢谢老师报导!  发表于 2016-7-24 20:44
发表于 2016-7-24 2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水煮鸡蛋最好!谢谢老师报道!更具体明确了。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祝愿您有个好选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4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快乐 发表于 2016-7-24 20:18
还是水煮鸡蛋最好!谢谢老师报道!更具体明确了。

谢谢老师关注!祝愿您有个好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2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每天都要吃一个水煮鸡蛋了谢谢老师报道!

点评

谢谢感悟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4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21: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水煮鸡蛋最好!谢谢老师报道!

点评

谢谢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4 2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1: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意宏 发表于 2016-7-24 21:50
还是水煮鸡蛋最好!谢谢老师报道!

谢谢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2: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 发表于 2016-7-24 21:43
看来每天都要吃一个水煮鸡蛋了谢谢老师报道!

谢谢感悟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22: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鸡蛋如此详细介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非常感谢罗珊老师!

点评

谢谢山水长流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4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2: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长流 发表于 2016-7-24 22:06
对鸡蛋如此详细介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非常感谢罗珊老师!

谢谢山水长流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5: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好吃鸡蛋,看过老师的报导,我要坚持吃。谢谢罗珊老师!

点评

谢谢海兰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05: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05: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兰 发表于 2016-7-25 05:10
我不好吃鸡蛋,看过老师的报导,我要坚持吃。谢谢罗珊老师!

谢谢海兰老师的关注!祝您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6: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

点评

谢谢友情回复。  发表于 2016-7-26 02:24
不客气了!  发表于 2016-7-25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7: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多以前,我在网上学习了“无水煮鸡蛋”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法,鸡蛋流失的营养最少,又快、又好剥壳。在这里介绍给大家,一同分享。
  在干电饭煲中舗一张歺巾纸,再洒一些清水,把纸湿透就行了。(个人经验:用弯曲的手指背轻轻地把湿纸巾抚平,倒去多余的水份。)把洗净的鸡蛋摆放在湿纸巾上(个人经验:不要让鸡蛋靠着干锅体,以免受热不均),压下饭煲键。等键跳起,鸡蛋即熟了。但较嫩,关电源后再闷1一2分钟,即可取出。两个蛋只需5分钟;四个蛋只需7一8分钟。歺巾纸可重复使用。剥壳时,横着在桌上轻敲,向前轻搓,壳便一分为二,轻松脱开,连三岁孩子都会剥壳!大家不妨一试!

点评

谢谢介绍。  发表于 2016-7-26 02:26
我已坚持数年,每天早晨一个,用蒸蛋器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07:49
补充一句,要蓋上锅盖!对不起,遗漏了!  发表于 2016-7-25 0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7: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归燕 发表于 2016-7-25 07:44
一年多以前,我在网上学习了“无水煮鸡蛋”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法,鸡蛋流失的营养最少,又快、又好剥壳。 ...

我已坚持数年,每天早晨一个,用蒸蛋器蒸。

点评

感谢军旗老师煮鸡蛋的好方法我会试着用蒸蛋器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1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罗珊老师的报道。要想身体好,就要吃鸡蛋,要想身体棒,就要吃煮蛋!

点评

谢谢老师的关注!早上坚持吃一个蒸煮的鸡蛋真的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1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