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6-7-19 16:32 编辑
中国门球人应该引领世界门球的发展 中国要引领世界门球的发展,必须首先创建不同于日本的规则。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高手在民间”,我认同这一论断。创建中国自己的规则,广大网友都有责任,我相信几万名网友,也有这个能力。在网站10年网庆之时,念念不忘规则的修改。 (作者:军旗)
搜根挖底,正本清源 ——“界外球过多症”的诊断与治疗 门球比赛一边倒、观赏性差、偶然性大、很多时候技术不能主导胜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界外球过多,场上双方实力失衡,这已是大家的共识。《门球之苑》2014第七期连发三篇有关界外球改革的文章,这是令人鼓舞的。因为,这表明众多朋友,尤其是门球界高层,规则改革的目光,瞄准了“界外球过多”这一规则诸多弊端的总根源上,无疑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界外球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被对方打出的,一是本方失误、犯规造成的。前者的数量远远高于后者,而且是水平越高的队,两者数量差距越大。因为,越是高水平的队,失误、犯规越少,而打、带、顶对方球出界大的能力越强。由此,我们可以说“允许将对方球打出界外”,是造成界外球过多的根源。 建议中国的规则,规定“不允许将对方球打出界外”,从而阻断界外球产生的主要来源,这才是减少界外球的根本措施,界外球只产生于本方失误或犯规,这样界外球就会减少90%,高水平的比赛,可能全场都不出现界外球。这比其他任何措施都有效,而且干净利索,便于操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便于和国际接轨。(平时用中国规则,参加境外比赛,改用国际规则,不吃亏,还占便宜)这个问题解决了,规则的主要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