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棋乒羽 于 2016-9-2 05:43 编辑
作为一名门球人进一门是起码常识、基本要求,应该不是问题。但是最近我发现一些打球有几年球龄的球员甚至一些老球员都过不了一门。这个看似简单对于一些球员却是一个大难关的基本问题,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进不了一门好比打乒乓球不会发球和接发球,试想你取胜的机会很小或者渺茫。如果连一门都进不了,谈何战术。一门留球战术那就无从谈起。更要命的是把接应球作为大礼拱手送给对方。简单的例子比如,开局第一轮①进一门占二门一号位,②③放弃,④占三门零号位,⑤⑥⑦⑧放弃,⑨和①隔门拉手,⑩进门接应②,如果②进不了一门,⑩白白的送给了③。第二轮③进一门接应⑤,如果⑤进不了一门,③就成了白方⑥的接应球。
进不了一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技术方面的;其次是心理素质的原因;当然也有不熟悉场地的因素。姑且不谈不熟悉场地这个客观因素,只就技术方面和心理素质两方面谈一点粗浅看法。
好多球友进一门率不高的原因是没有按照站位、瞄准、校准、慢撤、缓进、眼睛紧盯击球点这些基本击球要领来完成,殊不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过不了一门。从裁判呼号后,一些击球员,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一般右侧)后,直接站位,然后瞄准击球,忽略了向后退一两米这个不可缺少的动作,尽管其他动作都做到位,仍然过不了一门,其实,是位站偏了;一些人技术没问题,麻痹大意,瞄个大概其,没有细瞄,结果进不了一门;还有一部分人击打自球时眼睛不看击球点(在门、击球点来回看),最后击偏了。我的总结是:如果站正位、精瞄准、慢撤、缓进、眼睛紧盯击球点,没有过不了的一门。
而大部分球友是紧张、怯场、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动作变形所致过不了一门。如果没有接应球,一般还能进一门,当队友给自己接应了一个两个甚至多个球时,想的太多,如果自球进不了门接应球会丢,而不想击球要领,结果真就过不了一门。当有接应球时,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按照要领一步一步来,最后考虑力度。千万不能想如果我进不了一门,将把队友的球给了对方。如果感觉压力大,在站好位时深呼吸,定一定神再瞄准击球,不要匆忙出杆。因此,一定要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多经过大赛的历练。
有的球员好几轮过不了一门。换一种击球方式,可能效果会好一些。比如使用“顿杆“,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力度。 作为一名球员,自信心一定要强,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一定行,不想结果,做好过程。只要按照要领做好了,做完整了,你进一门肯定不是难事,不信就试试,也许会有改观。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